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國學與師德

國學與師德

2019年6月18日,長春市實驗中學班主任培訓,中國文化網路傳播研究會副會長、長春大學網路國學院院長金海峰教授受邀做《國學與師德》專題講座。

國學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浸淫著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和靈魂。

國學與師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要想養師德,如果能夠把《論語》讀熟了,《論語》中涉及的林林總總,方方面面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論語》是中華民族用經典的語句給我們留下的一個老師的言行錄。如果把孔子所有的光環都去掉,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師。孔子用自己一生的教學留下很多可思考榜樣的力量。做老師第一強調博學;第二強調耐煩;這一點就是孔子強調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中華文化的思想就是「道德」。道,強調頭,重在理性分析,側重客觀規律;德,強調心,重在主觀感受,側重人文修養。德,在心為德,施之於行。對內是德性,對外是德行。德者,得也。它是心得。得之於心,又施之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國學與師德

要想養德,就要修身,對內修心,對外修行,內外兼修,達到內聖外王。

修身是什麼?身是一個軸,關乎里外,就像一扇門,推進門是你的內心世界,走出門來是你的言行舉止。用孔子的話講,是視、聽、言、動,都能體現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狀態。孔子說的「克己復禮」,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無言,非禮勿動。用中國文化中的禮來修鍊我們外在的行為。用中國文化中的樂來調整我們內心的從容。達到孔子所說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國學與師德

今天,要明白社會的發展規律,知道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神聖職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師說 的精彩文章:

靜心等待之人,即為詩!——詩書禮樂之詩
詩書禮樂之「禮」

TAG:子曰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