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繪本時代的閱讀

繪本時代的閱讀

繪本時代的閱讀

繪本時代的閱讀

一位兒童文學作家送我一套新出的繪本讀物,文字非常漂亮,優雅,唯美,感傷。他的書動輒發行幾十、上百萬冊,非同凡響。可惜書中給文字配的圖畫,有點差強人意。那些冠以「某某創作室」的繪畫產品,執筆者年齡都很小,有的是80後,年紀輕輕闖江湖,用心程度雖然有,但是畫藝稍顯遜色。公雞畫成死撅撅的調子像只瘟雞。各種塗料和彩色碎布頭混搭拼貼,人和動物都塗成灰不溜秋實心的,笨笨的,很壓抑滯重。為什麼不能找有經驗的人,畫得好一點?兒童畫看似簡單卻最難畫,對線條和神韻的要求都很高。沒有深厚的功底,練不了這活計。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這些都是當下繪畫的流行元素,用在繪本童書里也不過分。時代變了,繪本的風尚也有了改變。有些童書,已經是現代科技製作的三維立體繪畫書了,當描寫到鳥語花香時,都有做成花園和植物狀的硬紙殼彈出來,還有小鳥啾啾叫,非常直觀。技術的發達,彌補了畫藝的不足。沒有人還在原始的繪畫線條和色彩方面下功夫。

這讓我想起過去年代的繪本,我們小時候讀的連環畫小人書,全是畫壇大家所作,直到現在,那些六七十年代的繪本還一紙風行。當然,那個年代,為響應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號召,功底深厚的一代畫壇大師們,被迫在他們最好的年華來畫連環畫,犧牲了他們一代人,得益的是我們這些少年兒童。那時的連環畫,並非低幼讀物,而是面向廣大國民。從《三國演義》《西遊記》到高爾基的三部曲以及革命鬥爭故事,皆可入畫。

繪本時代的閱讀

繪畫大師劉繼卣的《雞毛信》,開啟一代連環畫的畫風。《雞毛信》可能是我小時候翻看次數最多的一本小人書,一個小孩把一封信藏了又藏,揣在身上,藏在羊肚子里,結果總還是被偽軍發現逮著,然後信又丟了,又回過頭去找,費盡周折。看完以後,不知為什麼總是有一種孤獨的感覺。可能跟作者刻畫人物的筆法有關係,書中用了十分簡潔流暢的白描線條,一點沒有贅筆,容易讓小孩覺得空曠、感傷。還看過劉繼卣畫的《大鬧天宮》,人物繁縟,場面宏大,色彩繽紛,真了不起!

董洪元畫的《抗聯小戰士》和高爾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畫得多好啊!《抗聯小戰士》,畫得很厚實,很密,東北老林子里皚皚的白雪,密密麻麻的樹,抗聯戰士穿得厚厚的很臃腫的衣裳,都讓人覺得打仗很艱苦,很冷,很不容易。《童年》里撿垃圾的小混混們坐在木欄杆上憂傷又開心的畫面,祖母和祖父爭執誰的水杯里茶葉放多了的構圖,常留心間;《三國演義》我看的70年代重出的一套48本的,全是大師所作,太漂亮了!人物眾多,裡面的仗也打得比較頻繁,粗黑線條的人物總是船上馬下、刀戟生風,英雄大漢個個凝重奔放,瀟洒傳神。

藝術都是相通的。從這些童年的繪本讀物里,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概念、道德觀,更體會到繁縟與簡約、寫意與白描、工筆與重彩的意韻。那些屬於中國式的、傳統的線條、布局、飛白、走勢,人物的動態、靜勢,每個畫面,都常留在心裡。《大鬧天宮》里的絢麗重彩,同樣讓人印象頗深。好像我第一次見到國外油畫時,也沒表現出什麼過分羨慕的,《大鬧天宮》絲毫也不遜於它。從《雞毛信》和《抗聯小戰士》里孤獨小孩的受罪,到《西遊記》、《三國演義》里妖魔鬼怪、英雄大漢們的群像大合唱,我得出了非常有意思的線條式世界觀:好像這就是人生,小時候總是要孤寂落寞,長大了就自然會呼朋引類的熱鬧起來了。

這些感受,在我自己今後的寫作中,也派了用場。一部小說,如同畫面,哪些地方需要簡單交代,哪些需要反覆描畫吟詠的,哪些地方需要留下想像空間,都有講究。與濃墨重彩的色彩比起來,我更喜歡簡潔流暢的線條。人生,在線條之中,幾筆就完成了,根本不用一遍一遍重複塗啊塗的。這都是那個時代黑白線條的大師手繪小人書給我留下的至深影響。

繪本、動漫、連環畫、小人書……這些概念,內核相近,外觀不同,牽繫著不同年代孩子們的成長,給他們看世界的方式上刻下了烙印。人都說,小時候看什麼書,就會決定長大以後未來的走勢。看三維繪本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是不是不用戴立體眼鏡,看世界時人物和物件天生就是科技立體的?而我們這些看小人書和連環畫成長起來的人,是不是一直還沉浸在傳統的點線透視觀里?

當然,這裡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時代發展科技進步使然。只是希望當下的繪本,在技術發達的基礎上,繪畫的基本功底再深厚一點,畫出來的東西再靈動、再有文化、再有意韻一點。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讀書之所在
關於今本《竹書紀年》辨偽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