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標:看《千與千尋》,別選國語配音版
《千與千尋》
1.路西法爾:10分
文藝學博士。
不問價格超前消費的父母終於淪為了豬,經過九十年代泡沫經濟後大人也毫無長進;千尋好意幫助煤球拾起煤塊,卻引發意想不到的一場「罷工」……重溫這些小時候僅僅覺得「有趣」的場景,才發覺其中蘊含的社會意識,一部偉大的作品值得一看再看。特意去看了中配版,千尋的配音技巧豐富但略顯單薄,小白的聲線太過大叔,還是推薦原聲。
2.內陸飛魚:10分
影評人。
拍給成年人看的動畫片,可以進入影史的日系動畫佳作,終於可以在影院一見,滿分。
3.耳朵:9分
「奇愛博士講電影」責任主編,獨立戲劇人。
大量的神話和隱喻編碼,在新千年之際,標示著後喻文化時代即將到來。
4.悉尼卡通:7分
編劇。
吉卜力宮崎駿作品裡尚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最後一部,世界觀和角色造型堪與《平成狸合戰》中的百鬼夜行相媲美,雖然本質上,還是部兒童片。
《玩具總動員4》
1.耳朵:9分
「奇愛博士講電影」責任主編,獨立戲劇人。
沒想到這個系列在第三部的終結後還可以推陳出新,整體重構西部片。本身巴斯光年代表著科幻片,胡迪代表著西部片,兩種好萊塢王牌冒險類型片雜糅於其中,而太空也就是新的西部。胡迪就是最後的西部英雄,在它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後,便離開了城市(家庭),回歸了荒野。
2.劉起:8分
影評人。
《玩具總動員4》延續了前三部守護與陪伴的主題,但也賦予了玩具們一種新的選擇——不需要歸屬於某個孩子,而是與整個世界建立某種聯繫。於是,當牧羊女說:「如果你能擁有所有這些,誰還需要一個孩子的房間?」就提供了一種嶄新、明亮的情感體驗,一種從前三部建構的完美玩具烏托邦中跳出來的勇氣——玩具們獲得了某種自由與主體性。玩具系列利用孩子與玩具的關係,來思考為人父母的問題。玩具與孩子的關係,是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投射隱喻。《玩具總動員4》在親情隱喻關係上,提出了一個帶有挑釁性的激進觀點:沒有孩子,男人和女人(牛仔和牧羊女)也可以擁有一樣的快樂。對一部主流商業電影範疇內的合家歡動畫,這一點無疑是非常大膽的,也為這一系列帶來更宏大更深遠的意義。
3.賽人:6分
影評人。
大部分討人喜歡的電影,都在講跟時間賽跑,而感人的電影講的是趕不上時間,在這裡應有盡有。而做自己的主人,還是讓別人做主,這兩種觀念是可以和平共處的。
《監護風雲》
1.西帕克:7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看之前以為是常規的法庭爭奪監護權戲碼,卻發現開頭的舉證僅僅是迷惑,而魔鬼卻隱藏在細節之中。導演很好地展現了家庭暴力的隱蔽與可怕,不僅肉體,更是精神的折磨與控制。最終一切爆發,演變成《閃靈》一樣的恐怖片。
2.內陸飛魚:7分
影評人。
處女作拍成這樣還不錯,掌控力挺強的,開始以為是家庭倫理片,後面十分鐘幾乎是恐怖片了,緊張得要死,偏執型、控制欲強的暴躁男,不管是談戀愛,還是成家,對女人、對家庭、對孩子都是公害。
※影向標:李少紅的新片,真的很差嗎
※系列最高分!誰還敢說《玩具4》狗尾續貂?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