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極客薦:Mac 暑期選購指南

極客薦:Mac 暑期選購指南

時值暑假,可能不少學生朋友正在考慮買一台電腦,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 Mac。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蘋果先後更新了 MacBook Air、Mac mini、iMac、13 英寸和 15 英寸 MacBook Pro,雖然今年下半年依舊可能會有消費級新品上市,但在沒有明確信息的情況下,今年暑期依舊是一個不錯的選購 Mac 的時間。

在本篇文章中,極客之選(微信號:GeekChoice)對 Mac 現有的幾條產品線逐一進行了梳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選到最適合自己的 Mac。

主流輕薄本:新 MacBook Air

起售價:9253 元

輕薄本是筆記本電腦中關注度最高、銷量最大的產品門類,放在 Mac 中,這個選擇就是去年年底發布的新款 MacBook Air。

新 MacBook Air 在延續了經典 MacBook Air 的楔形機身基礎上,加入了亟需的 13.3 英寸 Retina 屏幕(不過亮度要稍低 MacBook Pro 系列),同時增加了 Touch ID、Force Touch 觸控板、T2 晶元,改用了第三代蝶式鍵盤,介面為兩個雷電 3。

CPU 部分,雖然新 MacBook Air 採用的是 i5,不過這個 i5 是雙核四線程的型號(i5-8210Y),TDP 只有 7 W,性能比目前 Windows 輕薄本里主流的 TDP 15W 的 i5-8250U、i5-8265U 要差了不少。

好消息是,新 MacBook Air 內部配備了一個散熱風扇,不會像採用類似 CPU 但沒有風扇的 12 英寸 MacBook 那樣動不動就過熱降頻,再加上新 MacBook Air 出色的硬碟速度和 macOS 不錯的優化,新 MacBook Air 的性能倒也足夠滿足日常的學習、辦公需求,用 Final Cut Pro 剪一些簡單的視頻也能頂得住。

新 MacBook Air 的 128GB、256GB 版本官方售價分別是 9253 元、10812 元,電商平台可以找到千元左右的優惠,適合對性能沒有太高要求的用戶選擇。

另外,如果你希望能獲得稍好一些的性能,也可以考慮下無 Touch Bar 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雖然這款產品已經接近兩年沒有更新,不過無 Touch Bar 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採用的至少是 TDP 為 15W 的 CPU(i5 對應的型號是 i5-7360U),性能稍好於新 MacBook Air,同時屏幕亮度更高,1.37 公斤的重量也只是比 1.25 公斤的新 MacBook Air 多出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版本的 MacBook Pro 沒有 Touch ID 和 T2 晶元。

無 Touch Bar 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 128GB、256GB 版官方售價分別是 9936 元、11481 元,由於上市時間較長,目前可以在電商平台找到 1500-2000 元的優惠。

高性能輕薄本:2019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起售價:13899 元

如果新 MacBook Air 和無 Touch Bar 13 英寸 MacBook Pro 上的這些小「縮水」讓你不太滿意,同時你的預算比較充足,可以重點考慮下剛剛更新的 2019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2019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標配的 CPU 升級到了 i5-8279U(最高可選 i7-8569U),雖然仍舊是四核八線程的第八代 CPU,但主頻比 2018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稍有提升,TDP 維持在 28W,性能表現優於 Windows 陣營的主流輕薄本,而定製的 SSD 還讓 13 英寸 MacBook Pro 繼續擁有行業頂尖的硬碟讀寫性能。

此外,2019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還延續了上一代產品的眾多「高級」特性,比如四個全速雷電 3 介面、TrueTone 屏幕、Touch ID、Touch Bar,鍵盤升級到了第四代蝶式鍵盤,理論上可靠性會稍微好那麼一點(理論上)。

2019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起售價達到了 13899 元,而且還是非常不「Pro」的「i5 8GB 256GB」版本,定製「i5 16GB 512GB」的話就得花上 16967 元了,即便找一些電商優惠,也得花上 15000 元左右,著實不便宜。

對了,目前 2018 款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依舊有一些庫存。考慮到 2019 款的提升幅度較小,如果大家可以找到便宜點的 2018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可以優先考慮下。

極致輕薄本:12 英寸 MacBook

起售價:9936 元

除了新 MacBook Air 和 13 英寸 MacBook Pro,MacBook 系列中還有一個極致輕薄的選項——配備 12 英寸 Retina 屏幕的 MacBook。

12 英寸 MacBook 的機身重量只有 0.92 公斤,最厚處為 1.31 厘米,比新 MacBook Air 和 13 英寸 MacBook Pro 輕薄很多,不過代價是體驗上犧牲較多,比如只有一個 USB-C 口(不支持雷電 3),CPU 性能差且容易過熱降頻。

從體驗上看,我們並不推薦大家購買已經兩年沒更新的 12 英寸 MacBook。當然了,極致輕薄對於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是個硬需求,12 英寸 MacBook 依然是 MacBook 里追求極致輕薄的不二之選。

全能生產力本:2019 款 15 英寸 MacBook Pro

起售價:18199 元

如果你打算拿筆記本電腦重度剪視頻或者從事其它對性能要求很高的工作,同樣剛剛更新的 2019 款 15 英寸 MacBook Pro 應該是最佳的選擇了。

和 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擠牙膏」升級不同,2019 款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在 CPU 部分有著明顯的提升,其中低配版的 i7 採用的是第九代的 i7-9750H,六核十二線程,這也是很多高性能 Windows 筆記本的選擇,高配版直接用上了八核十六線程的 i9-9880H,最高可以升到 i9-9980HK。蘋果還在 2019 款 15 英寸 MacBook Pro「悄悄」優化了性能和散熱表現,優化了 CPU 的過熱降頻問題。

此外,15 英寸 MacBook Pro 還是 MacBook 里唯一搭載獨顯的,不過 2019 款默認的獨顯依舊很「入門」,低配是 Radeon Pro 555X,高配是沒強多少的 Radeon Pro 560X。如果大家對顯卡有一定要求,我們牆裂推薦多花 2562 元升級到 Vega 20 獨顯,性能比 555X、560X 要強出一大截。

至於售價,15 英寸 MacBook Pro 的 256GB、512GB 版分別是 18199 元、21399 元,電商平台可以找到 2500-3000 元左右的優惠。

最高性價比:iMac

起售價:11494 元(21.5 英寸 4K)、13832 元(27 英寸 5K)

相比同期的 Windows 產品,Mac 產品的價格普遍較高,不過 iMac 卻是個意外,特別是 27 英寸的 iMac 5K,差不多是買 5K 顯示器送半個電腦。

具體的配置信息我們就不再贅述了,除了非常不推薦採用純機械鍵盤的 21.5 英寸 4K 低配版,剩下的 4K、5K 解析度 iMac 基本可以閉著眼睛買,電商渠道可以找到 1000-2000 元的促銷。

這裡有三點需要提醒的:第一是升級能力,用戶可以通過取下 iMac 背後的蓋板方便升級內存,不影響保修,不過升級硬碟很麻煩,建議購買時「一步到位」;第二是 iMac 全系沒有 T2 晶元,除了硬碟加密、Siri 語音喚醒等功能受限,T2 晶元還內置了硬體 HEVC 編解碼器,在一些可以應用到 T2 晶元的視頻編輯任務時會有一定劣勢。

如果大家需要 T2 晶元、10Gb 網口等高階特性,或者 2019 款的 iMac 在性能上依舊不夠,還有最高可以選到 18 核至強 CPU、256GB ECC 內存、Vega 64X 的 iMac Pro 可選。在新一代 Mac Pro 到來之前,iMac Pro 也是目前性能最強的 Mac 了。

迷你電腦:Mac mini

起售價:6331 元

去年年底,蘋果更新了自家的「迷你電腦」Mac mini 產品線,顏色換成了深空灰,CPU 等硬體跟上了時代,並且可以選配 10Gb 網口。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 Mac mini 6331 元的起售價看起來挺便宜,不過這只是「i3-8100 8GB 128GB」的低配,稍微定製一下,Mac mini 的價格就直追 iMac 了,比如選擇「i7-8700B 16GB 512GB」,價格就達到了 11605 元。如果你對 GPU 性能還有需求,再買個 Blackmagic 的 eGPU,一不留神這一套就比 iMac 還貴了。

Mac mini 更適合那些已經有了合適的顯示器、鍵鼠等設備同時對性能要求不那麼高的用戶,否則 iMac 會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