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成年後沒骨氣的「舔狗」,都有這樣的經歷,別對你的孩子也這樣

成年後沒骨氣的「舔狗」,都有這樣的經歷,別對你的孩子也這樣

文|福林媽咪

去年,蔣方舟在節目中說自己是「討好型人格」:別人說的話不敢反駁;別人發的微信一定要秒回;怕別人不開心,自己的話就不說;別人不順心,不管錯在不在自己,都會覺得愧疚……

我記得那時候彈幕上,很多人都在說自己就是這樣的,也是討好型人格。

有人說,討好型人格的人和高情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為這樣的人能夠很快體察到別人的情緒是什麼樣的,也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迎合討好別人。

但是兩者本質的區別是:一個是對別人沒有底線的討好,一個是有自己原則的化解尷尬的氛圍。

討好型的人格絕對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很多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這種問題,可就是改不掉。

討好型人格會讓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可這種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呢?

說到底,還是要回歸家庭教育。

因為父母對孩子錯誤的態度和教育方式,讓孩子形成了這種討好型人格。「舔狗」這個詞被很多人用,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別人面前百般討好的狀態。如果父母不想讓孩子成為「舔狗」,在教育中,一定要注意不要這麼做:

1、情緒不穩定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話會惹得父母不開心,哪句話會讓父母開心。

於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生存於家庭,孩子會不斷揣測父母的心情、感受,然後迎合。

時間長了,會形成習慣。

2、父母性格比較強勢

性格比較強勢的父母,會自然而然的忽略孩子的感受。

在日常相處中,父母利用自己的權威、身高、年齡不斷的壓制孩子,讓孩子不斷迎合父母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行為、思想被父母控制的死死的。時間久了,孩子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會被父母打壓。那麼之後在思想上會不自覺的附和別人的想法。

3、父母總是讓孩子「讓著別人」

「孔融讓梨」是中國的傳統道德,但是現在的家長越來越不贊同這個思想了。

可能是現在的父母都曾經經歷過「讓」的道德綁架吧。

明明自己的要求都沒有實現,還要因為別人放棄自己僅有的這些,對孩子來說未免太過殘忍。

說了不要怎麼做,那麼父母們要怎麼做,才能防止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呢?

1、培養孩子自尊自愛

出現「討好型人格」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自己的底線。

當別人提出一個要求的時候,明明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想想又覺得好像沒有什麼不行的,於是就答應了。

這種行為就是明顯的「不把自己當回事兒」,缺少最起碼的自尊自愛。

父母在平時的言語和行為上,不要給孩子做「無底線」的榜樣。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讓他知道,別人的要求如果合理,我們可以幫助,如果不合理,對不起,我做不到。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這樣會給孩子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讓孩子知道被尊重的感受,孩子在以後才知道怎麼維護自己的權利。

2、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也有很多人的「討好」,是因為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害怕別人會離開自己,於是對方提出的要求,都答應。

這是因為在童年的時候,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也沒有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帶來的安全感。

所以,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最好可以留在孩子身邊,陪著孩子長大。

高質量的陪伴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這個安全感甚至可以治癒孩子的一生。

3、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

還有一些人,他們知道自己的底線在什麼地方,但是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卻總是不好意思提出反對意見。

有人說這是「隱形討好人格」:不敢提自己的意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多聽聽孩子的看法,多參考一下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不知道怎麼發表意見和看法,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把他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敢於表達,也有助於孩子的思維能力。

成年人的很多問題,總能在他的家庭中找到原因的影子。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禮貌」、「禮讓」、「懂事」的時候,也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任性的權利,更有愛自己的責任和權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深剖:習慣的養成與孩子成長之間的硬關係——慣性是把雙刃劍
積極的教育氛圍——孩子不僅是孩子也是「家庭一份子」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