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訪作曲家羊鳴:音樂就在人民當中

訪作曲家羊鳴:音樂就在人民當中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袁曉芳

羊鳴,原名楊明,中國著名作曲家,中國歌劇研究會首席顧問。1934年7月出生於山東蓬萊,1947年參軍,先後在安東軍區文工團、東北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工作。創作有大型歌劇9部,小型歌劇6部,歌曲近千首。其中創作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歌劇《江姐》(與姜春陽、金砂合作),一上演便轟動全國,至今已歷經5次復排仍經久不衰,成為一部經典之作。羊鳴創作的《紅梅贊》《綉紅旗》《我愛祖國的藍天》等歌曲唱遍大江南北,在全社會產生廣泛影響。

圖為羊鳴演唱歌劇《江姐》片段。王晨光攝

圖為 2007 年第 5 次復排的歌劇《江姐》演齣劇照。該劇 2012 年獲得國家 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是 2017 年第三屆中國歌劇節唯一獲邀在優秀劇目板塊展演的軍隊作品。王晨光攝

記者:您是如何走上音樂創作之路的?

羊鳴:我1947年當兵到部隊,沒多久就被分配到安東軍區文工團,成為了一名「小文藝兵」。來到文工團後,我被樂隊隊長寫的一張張樂譜所吸引,就跟隊長學作曲。1949年冬,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四處鑼鼓喧天,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里。我看到那些喜氣洋洋的景象,特別激動,特別想寫一首歌。我就以嗩吶調開頭,寫了《慶新年》,並在歌譜的右上角第一次寫下了我的筆名——羊鳴。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我把這首歌寄給了東北軍區《部隊文藝》編輯部,沒想到很快在12月期刊上發表出來。打那後我就開始用業餘時間為團里搞創作。

記者:您創作了眾多優秀的空軍歌曲,特別是創作於1962年的《我愛祖國的藍天》,這首歌曲已經走出空軍,在全軍流傳,成為數代官兵的軍旅記憶。

羊鳴:1961年,我與閻肅同志來到廣州空軍某部隊「當兵」。我們當的是最基礎的機械兵,每天跟著機械師做飛機維護。營房、起機線、停機線這種三點成一線的生活我們整整持續了一年。在這段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裡,飛行訓練、戰備值班、休息娛樂,我們和飛行員、地勤戰士們朝夕相處,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常常被戰士們那種熱愛祖國的博大胸懷、保衛祖國的英雄志向所打動。我感覺飛行員既帥氣英武又浪漫豪放。一年後回到北京,當我拿到《我愛祖國的藍天》的歌詞後,創作熱情一下子涌了上來,一個個音符就在我的腦海跳動。我一氣呵成,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譜曲。這首歌由空政歌舞團獨唱演員秦萬壇同志演唱,後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播放,從此流傳。人們常說,好的作品是迸出來的,不是擠出來的。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東西往往沒有生命力,真情實感、有感而發的作品才有成功的可能。這首歌就是源自我的真情實感。

記者:《江姐》這部歌劇的創作歷程很艱辛,能講講當時的經歷嗎?

羊鳴:在創作《江姐》之前,我們空政文工團創作組寫的一部小歌劇《劉四姐》獲得了不小的反響,大家就想著再寫一個大本子出來。1962年,在一次吃飯的時候,不記得是誰提議,說《紅岩》那本小說很好,我們可以根據《紅岩》改編一個歌劇。閻肅建議,書中的「江姐」是個非常感動人的形象,不如就寫一個《江姐》。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一致同意。

決定寫《江姐》歌劇後,閻肅用休假時間把劇本寫好。劇本定稿後,作曲的任務就落到了我、姜春陽、金砂的身上。我們3人就和閻肅一起去重慶採風,體驗生活。我們走訪了江姐生前的戰友和老游擊隊員,參觀了渣滓洞、白公館、華鎣山等舊址,了解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同時我們學習川劇和四川揚琴,搜集民歌等音樂素材。兩三個月後我們完成了初稿。但文工團領導覺得這一稿生搬硬套四川的音樂元素,效果不好。

我們想創作出一個與國外歌劇不一樣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雅俗共賞的作品來,不能就這樣放棄,於是我們4人一合計,決定繼續採風。這次,我們到了四川、上海、浙江等地,更廣泛地汲取如婺劇、杭劇、滬劇等地方戲曲的養料。這次回到北京後,我們開始夜以繼日地創作,經常是一連工作近20個小時。終於,劇本的第二稿順利通過了審核。通過後,我們又對每一段旋律、每一個音符緊抓細改,又是連續幾個月苦戰。終於,歷經兩年的創作,在1964年9月,歌劇《江姐》在北京首演,獲得很大反響。後來又在南京、上海舉行公演,開始在全國產生影響。

記者:《紅梅贊》是歌劇《江姐》的主題歌,曲調質樸婉轉而又高亢堅定,這首歌曲是怎麼創作出來的?

羊鳴:當時我們走訪了十幾位江姐烈士的好友,沒有一位不是流著眼淚敘述烈士事迹的。我們還住進渣滓洞,體會江姐當時的牢獄生活。當時,我和閻肅就有一個念頭:沒有最美的詞和最美的音樂給江姐,就對不起這位女英雄。而且羅瑞卿首長曾經指示過,一部歌劇沒有幾個好歌曲是不行的。寫好一首能夠流傳的主題歌並賦予「江姐」最美的音樂形象是我們的初衷。

當初為這首主題歌我們可是費盡了腦汁。首先是歌詞,從什麼角度進入?賦予它一個什麼內涵?捕捉一個什麼形象?苦思再苦思,追求再追求,否定再否定。最後,閻肅可能受到毛主席詩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啟發,思路頓開,寫出了這首主題歌。之前我們到江南、入蜀道,多次到四川、浙江等地採風,收集了大量音樂素材。我在為《紅梅贊》譜曲時,很自然地想起了在成都聽過的四川清音、在杭州聽過的絲弦彈唱。婉轉動聽的旋律中流露出的柔美之氣和彈撥節奏中穿透出的陽剛之氣,成了《江姐》音樂的種子。「一片丹心向陽開」的拖腔,就是用婺劇《雙下山》的音樂變簡為繁,加花而成。《紅梅贊》我們寫完後又經試唱、修改,再試唱、再加工,前後八易其稿、修改20多次方才定稿。這首歌定稿後不久,空政文工團原駐地——燈市口同福夾道的大院里,《紅梅贊》的歌聲隨著排練的深入已經在演員、職工、家屬孩子中間唱開了。這傳遞了一個信號:這首歌群眾喜歡聽、喜歡唱。這麼多年來,很多人都表示很喜歡這首歌。我覺得它是一曲英雄的讚歌,它唱出了時代的聲音、民族的心聲,而且具有樸素、優秀的藝術品格,所以能深入人心。

記者:歌劇《江姐》到現在已歷經5次復排,展示出長久的藝術生命力。

羊鳴:1962年,我28歲,跟志同道合的戰友投身這部歌劇的創作,從此和江姐這位偉大的女性、人民的英雄結緣。從《江姐》的創、演過程我深刻地體會到,人民需要歌劇、歌劇更離不開人民,人民創造了藝術,(我們)理所當然地應當把藝術歸還奉獻給人民。作為《江姐》誕生至今的親歷者、見證者,(看到)歌劇一次次復排,我很欣慰,也很激動。隨著時代的變遷,《江姐》的表演形式會發生變化,但我知道在中國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江姐》是永遠的「江姐」,紅梅會永遠地盛開。

記者:《兵哥哥》這首歌旋律優美舒展,反映軍人純潔的戀情,很受年輕人喜歡,但您在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已經61歲了,這讓我很驚訝。

羊鳴:1995年,我和石順義在長島體驗生活,看到有個戰士的家屬請了半個月的假去看他,結果遇到惡劣的天氣上不去島,等天氣好點了,部隊又出島執行任務去了,半個月的假期到了都沒能見上心中的兵哥哥一面。石順義當時就有感而發,寫下了《兵哥哥》。我就跟石順義說:「這個詞你給我。」我譜好曲後,首先讓兒子拿到他們年輕人中去品評,讓他們猜猜曲作者的年齡。沒過幾天兒子就告訴我說,「老爸,他們說了,寫這首歌的頂多30歲」。這首歌在1996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宋祖英一唱成名。我記得有一次在部隊演出時,歌手在台上唱著「邊關的冷暖託付你,家中的事兒交給我……」戰士們在底下聽,突然有人喊「你就放心吧」,戰士們竟然回答了起來。這樣挺好,(歌曲)能引起戰士們的共鳴,這就成功了。

記者:對於軍隊文藝工作者,您有哪些經驗想分享給他們?您覺得怎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羊鳴:作為文藝工作者,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個永遠都不能忘記。我十三四歲剛接觸音樂的時候,我的啟蒙老師、樂隊隊長就告訴我說:「音樂在哪裡?音樂就在人民當中。要想創作出好的音樂,就必須到人民中去。」這是我一輩子在踐行的幾句話。創作的靈感不是待在辦公室「擠」出來的,而是要多走出去,多和人民群眾接觸,創作靈感就會「流」出來。我覺得一個好的作品首先要感動人。要先感動自己,再去感動別人。其次是一定要有根。對軍隊的文藝創作者來說,所有的創作都要抓住戰士的所思所想。要多從這些方面去想,要貼近我們腳下的生活。

(楊銳鋒、呂天揚整理)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二級軍士長張新昌:少林寺走出來的「發明家」
「戰神」怒吼!看高原炮兵實彈射擊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