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民居:自然生長的詩意建築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
文 ? 侯雯雯
圖 ? 網路
傳統的川西民居,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與環境觀,是傳統智慧的具象體現。今天,川西建築與現代建築理念相互碰撞和對話,在成都鄉村呈現出新的建築風貌,煥發新魅力。
傳統川西民居:
建築學需要重新向傳統學習,這在今天的中國更多意味著向鄉村學習。不僅學習建築的觀念與建造,更要學習和提倡一種與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
——王澍《造房子》
當代著名建築師王澍在他的《造房子》一書里說,自己近年來經常在西方國家的建築學院做講座,講得最多的主題就是如何「重返自然之道」。因為,追求「自然之道」,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生活,是中國和亞洲地區曾經共享價值觀與建造方法。若要找回曾經遍布中國城鄉的詩意,大概只有重返自然之道一途。
清代川西建築 蒲江縣廖啟清故居
究竟如何重返「自然之道」呢?傳統中國有一種基本理解:自然體現著比人類更優越的東西,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學生要對老師保持謙卑的態度。若以此作為衡量標準的話,川派建築,尤其是傳統川西居民,無疑深諳此道: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材設計……從構建方法到構件細節,無一不是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與環境觀,是傳統智慧的具象體現,從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川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樂觀,包容,隨遇而安。
穿斗木構
【穿斗式木結構】廖啟清故居
從民居建築採用的材質和樣式來看,川西建築結構通常採用「穿斗」結構(又叫「穿斗式木結構」),這種結構工藝簡單,施工方便,使用的材料一般來自房前屋後或田間地頭,體現了川西民居建築就地取材、自然生態的特點。更重要的是,這些穿斗式木結構建築的木製構件均可以循環使用。
王澍探討過循環建造的詩意,他說傳統中國建築和西方建築很大的一點不同在於,在中國文化傳統里,建築是山水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地形中選擇謙卑的姿態,整個建造體系關心的不是人間社會固定的永恆,而是追隨自然的演變。即使是在今天一棟被拆毀的鄉村民居建築里,我們都能找到多年材料的積累,從彎曲零散的小料,到筆直整塊的大料,無論低廉還是昂貴,往往都可以反覆更新和循環使用。在這些重複使用的一梁一柱上,時間留下的劃痕和坑洞有滄桑之美,簡直可以媲美卡爾維諾的《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只不過將作家對於過去五百年和以後五百年的思考具象化為了實實在在的建築構件。
冷攤瓦
【冷攤瓦】廖啟清故居
川西建築的屋頂均為兩面坡式,覆以小青瓦,採用的是「冷攤瓦」工藝,即在房頂僅用一厘米左右厚的小青瓦,不設木望板,不加黏合料,以「一搭三」的方法,散鋪在瓦桷子上。冷攤瓦構造簡單,造價低廉,既可以遮擋陽光輻射,又可以防止雨水沖刷牆面或滲入屋內,而且透氣性良好,對冬天保暖、夏天防暑以及房屋內外的氣流交換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大出檐
杜甫草堂一角
為了適應四川地區雨水較多的氣候,川西建築往往出檐深遠,晴時可以遮擋陽光,雨時則可遮風擋雨。沿街住宅或店鋪外的寬屋檐往往逶迤連成檐廊,寬廣的檐廊增加了活動空間,人們在這裡納涼、躲雨、做手工都很相宜,還能供小孩嬉戲、鄰里喝茶、下棋、打牌以及接待來客,使鄰裡間得以充分交流對話。
懸魚
【懸魚】廖啟清故居
屋頂兩端伸出山牆之外,交匯處常常設有博風板,用木條釘在檀條頂端,既遮擋桁(檀)頭接縫的參差,又能避免檀木日晒雨淋,從而延長屋頂壽命。
「人」字形的博風板,正中央懸下的裝飾叫「懸魚」(宋代稱垂魚),兩邊順坡排列較小的三角雲紋裝飾則稱「惹草」。對於這種工藝,宋人李誡的《營造法式》就曾有記載:「造垂魚、惹草之制;或用花瓣,或用雲頭造,垂魚長三尺至一丈;惹草長三尺至七尺,其廣厚皆取每尺之長積而為法。垂魚版:每長一尺,則廣六寸,厚二分五厘。惹草版:每長一尺,則廣七寸,厚同垂魚。」
懸魚的出現使得博風板更為牢固,不過它們又是藝術品,造型美觀、華麗典雅,堪稱古建築的風景線。因魚諧音余,寓意年年有餘、富貴有餘,也因魚意味著水,水以克火,後來中國各地的懸魚大多就雕刻成了魚形。從《營造法式》的記載來看,宋代懸魚大多為花瓣紋或雲紋,這在四川鄉間建築中常常還能看到,是代代工匠口口相傳、因襲至今的建築美學取向。
「太歲」鎮脊
【「太歲」鎮脊】安仁古鎮
川西民居檐角很少高高飛翹,但在兩面坡交匯的屋脊上,必高高壘瓦,防止接縫處漏雨,還會在房屋的正脊正中用瓦片壘出一個極富裝飾性風格的制高點,取代古建築中正脊兩端翹起的鴟尾。在四川民間建築工匠的口中,那富於裝飾性的制高點是「太歲」,有鎮宅安室的象徵意義。至於「太歲」的造型,那可是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民間想像力,從簡單質樸的瓦片堆堆到《營造法式》也想像不出的繁複造型都有。
牆體
川西建築的牆體無定規,有磚牆、土牆、石塊(石板)牆、木牆(木板或原木),還有四川特有的竹編夾泥牆(先用竹片編織,現敷上泥巴,既透氣,又吸潮,新津觀音寺著名的明代壁畫就是畫在這樣的竹編夾泥牆上,讓壁畫修復專家們瞠目結舌,沒想到還有這種操作),選擇眾多,以經濟、廉價、易得的材料為主。
住宅外牆多採用利於陽光反射的白色為基色調,或者夯土原本的黃色,以解決四川地區陰雨天氣多而日照不足引起的採光問題。
在今日的成都周邊,如大邑安仁古鎮等地,我們還能看到川派建築與其他建築的融合,尤其醒目的是深受民國時期公館建築影響的層層風火牆,或凹凸有致波浪起伏,或層層平行,層次分明,非常富於表現力。這種川派建築與徽派建築的融合,很好地體現了川西建築的包容性:絕不拘泥於「法式」或者派別,而富有生機和彈性,可因外來風格而變,也可因山而變,因水而變,因地形而變。
風火牆,又叫馬頭牆或者封火牆,原常見於江南傳統民居建築。「馬頭牆」自然是因形得名,而「封火牆」便是因意得名。之所以採取這種形式,主要是因為在聚族而園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火災發生時,火勢容易順房蔓延,而在居宅的兩山牆頂部砌築有高出屋面的馬頭牆,則可以應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風之需,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
【風火牆】
天井。川西建築往往有院牆,牆上一般不開物戶,僅開院門,或設屏風,房牆周圍則種植竹樹作為遮蔽物,以免從外面直接看清房間內部情景。院內設有小天井、廊廡、敞口廳、望樓等開敞空間,方便各院落之間的聯繫,為居住在小天地里的人們提供較大的生活與休閑空間。這種結構布局,大戶、小家、官邸、衙門、書院、會館、祠堂等建築均廣泛採用,從清代起,便是成都建築的重要特色之一。
【天井】廖啟清故居
王澍在他的講座中常常以元代畫家倪瓚的《容膝齋圖》為例,告訴年輕的建築師:在傳統中國觀念中,造房子就是造一個小世界,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造了房子,再配以所謂的景觀。川西建築院牆內圈起來的小天井便是最能體現這種中國傳統文人的建築學理念。
倪瓚《容膝齋圖》局部
現存比較完整的川西民居院落幾乎都設有小天井結構,其功能除了用於房屋的通風、換氣,排溫和採光之外,還能調節院落生態,增加綠色環境的作用。講究點的小天井內一般會種喬木一株,藤蔓花草、水池石缸、石桌石凳,交互點綴,成為一家一戶的小生態設計。最小的天井甚至不足一平方米,與北方大院用於曬太陽的功能迥然不同。
情趣造就中西建築理念中最根本的文化差別。對中國傳統建築理念而言,情趣師法自然,以某種哲學標準體現著中國面對世界的態度。
在川西民居的小天井中,有情題的人家,往往製作得非常精細,栽一棵挺拔的黃桷樹或銀杏樹,還要配一株婀娜的美人蕉或者臘梅,更有盆景花草,大石缸內養有金魚,兼具消防和調節環境空氣、蓄散雨水的作用。人造房屋與天然景色融為一體,講究「坐井觀天」的居住美學,可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選自《天府文化》)
?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號:cdfzjn
金牛區數字方誌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