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文/張從振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時候,我們經常吃一種野生的小瓜。它成熟的時候,圓圓的、黃黃的,晶瑩剔透,吃到嘴裡,酸酸的,有點甜味。我們當時不知道它叫什麼,只知道它未成熟時非常苦,若不小心咬上一口,包管苦得你直閉眼睛,所以我們只管它叫苦瓜。後來,才知道它植物學上的名字叫「馬泡瓜」。不過,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叫它「苦瓜」。

苦瓜的生命力極強,田間地頭,乃至雜草叢中,但凡有泥土的地方,它都可以安家落戶,至於芝麻地、棉花地、高粱地更是它生命的樂土,而且長得十分茂盛。

那時,農民怕它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往往將它當雜草剷除。可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剷除一茬,它又馬上長出一茬,不經意間,它就開花結果了,開出的花,雖然不大,也不像別的花那麼招搖,但黃黃的,星羅棋布地散落在那碧綠的藤蔓之中,倒也為夏天的大地增添了一份色彩。初結的果實,綠綠的,翡翠一般,身上還布滿了淺黑色的花紋,簡直就是一個濃縮版的小西瓜。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苦瓜沒有成熟時雖然很苦,不能生吃,但在那青黃不接的季節,它還是一道很好的菜肴呢。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就摘很多,拿回家,母親將它洗凈後,一切兩半,然後用小湯勺挖出裡面的瓤子,用鹽一腌,再用生薑、大蒜、尖椒一炒,香香脆脆,非常下飯。若摘的多了,母親往往在腌的時候用石塊壓著,幾天後便成了酸菜苦瓜。我們還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瓢兒菜」。

苦瓜不僅可以做菜,據說,它還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藥材呢,不但可以抗衰老,降低血糖,還可以解酒,在酒局之前,若是吃上幾個,包你千杯不倒。不過那時我們不會喝酒,沒有試過,現在想試,卻沒有機會了。

說起來慚愧,我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卻沒有做過多少農活,充其量只是在勞動課時幫生產隊摘過幾次棉花。

金秋十月,棉桃炸開了,一朵朵棉花像破殼而出的小雞似的掛在枝頭,一眼望去,整個棉田白汪汪一片,等待人們採摘。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每到棉花盛開的時候,學校就組織學生去幫生產隊摘棉花。看似風平浪靜的棉花地,其實也潛藏著危險。有時摘著摘著,突然「嗽」地一聲,一隻小兔,不知從哪兒冒出來,快速地離你而去,眨眼就不見了,讓毫無防備的你嚇出一身冷汗。

有時突然看見一條蛇盤踞在草叢中,正昂著頭對你吐著信子,嚇得你驚叫不已。更可怕的是倘若稍不注意觸到了馬蜂窩,馬蜂風涌而出,讓你瘁不妨及吃更大的苦頭。所以,摘棉花也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呢!

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樂意去摘棉花,因為那裡有大量的苦瓜。此時,苦瓜已經成熟,一個個金色的苦瓜象小小的燈籠似的隨著藤蔓掛在棉梗枝頭,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給我們一種巨大的誘惑。渴了,隨手摘下一個,在衣服上擦擦丟到口裡,頓時滿口生津,渴意全消,此乃人生一大享受也。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不過苦瓜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口麻,舌頭上彷彿千萬根針在扎,雖不很痛,但也讓人很不舒服。

我們班有個女同學,她的父母是上海知青,從小嬌生慣養,從來沒有吃過這種東西。那次,勞動的時候,在我們的鼓動下品嘗了一個,覺得十分新鮮,便丟下顧慮多吃了幾個,結果舌頭髮麻,吃飯的時候一點味覺也沒有,嚇得她大哭起來,以為自己生了大病,直到過了一段時間,味覺恢復了,她才破涕為笑。這一插曲,我們每次同學聚會的時候都會提起,讓她羞澀不已。

去年秋天,我又回到了故鄉,在老同學的陪同下,我又來到了那片曾經熟悉的棉花地,摘了一大包苦瓜,吃不完,便作為禮物帶回家給女兒吃,心想她一定會喜歡的。果不其然,當她看到那黃燦燦的苦瓜時十分欣喜地問道:「這是什麼瓜,好可愛呀!」

見她喜歡,我高興地笑著說:「這是苦瓜。」

「好吃嗎?」

「好不好吃,嘗嘗不就知道了?」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聽我這麼一說,女兒便洗了又洗,擦了又擦,然後丟到嘴裡,但只嚼了一下就皺著眉頭吐了出來「什麼味呀,這麼難吃!」

見她這樣,我有點大失所望:「這還不好吃?想當年,它可是我們最好的零食呢!」

聽了我的話,妻子從廚房走出來介面道:「你那是什麼年代?現在又是什麼年代?能相提並論嗎?」

想想也是啊!我們那個年代,缺衣少糧,零食就更不用談了,哪象現在的孩子,生長在蜜罐中,一年四季桃、梨、李、杏還嫌膩味呢,哪會青睞這種苦瓜的味道呢?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們的口味也越來越挑剔了,不能用我們的觀念要求現在的年輕人啊!

但不管怎麼說,苦瓜承載著我們那代人的記憶,是我們兒時的開心果,早已凝聚成我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散文:難以忘懷的苦瓜情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不要說你不喜歡薺菜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