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此文物做工驚艷世界,製作的技巧,早已失傳了2000年

此文物做工驚艷世界,製作的技巧,早已失傳了2000年

在中國燦爛無比的文物中,青銅器是最讓人難忘的品種。國寶重器後母戊鼎、四羊方尊,都是最傑出的代表。青銅器雖然不是中國最先製造的,但中國卻將青銅器的製造技術推到了無與倫比的巔峰。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青銅器的輝煌歷史也是如此。陶瓷器和鐵器的發展,讓青銅器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種青銅器,始終保留下來,而且在漢代還大放異彩,那就是青銅鏡。無論是陶瓷還是鐵器,在漫長的封建時代,都沒有辦法將它淘汰。漢代是青銅鏡的巔峰,甚至出現了神奇的透光鏡。然而,還是有一種鏡子,連漢鏡都有所不及,那就是製作異常精美的透雕鏡。

這種透雕鏡的輝煌時刻是在戰國時期,數量極少,有所記載的發現,大多在洛陽地區。1988年,在河南洛陽西工區的戰國墓葬中,再一次出現了它的身影。據說,當時的考古專家,年輕人欣喜若狂,老者則涕淚縱橫。因為它實在太罕見了,專家驚呼,這項技術在漢朝已經失傳,距今已經有2000年歷史了。

專家的激動是有道理的,據小珏手頭的資料,全國有史可考的透雕鏡一共出土了14塊,其中在建國前出土的幾乎都已經流失海外或者去向不定。這14塊透雕鏡,有六塊出自洛陽地區,方鏡和圓鏡各三塊。但其中四塊是1931年洛陽金村大墓出土,兩塊方鏡現分別存於日本千石唯司、美國堪薩斯市美術館;兩塊圓鏡現存於日本盧屋黑川福三郎處。另外一塊透雕圓鏡是在1996年找到的,也就是說,當時這是洛陽出土的唯一留在國內的透雕鏡。

對於文物的價值來說,稀少固然是考量的一個方面,文物的精美程度、意義都是不可忽視的。對於透雕鏡來說,在顏值上的比拼是無所畏懼的,它是那麼華美高貴,不可一世。

它的正面當然和普通的鏡子是一樣的,要承擔正衣冠的實用功能。但是,它的背面卻別有洞天。原來,它明顯分為透雕和不透雕的兩個區。其中內區的圖案是弓身龍形,巨龍怒目圓睜,張著血盆大口向前移動;外區則是一周雙重環紋,四角為圓圈紋。整體看起來,非常有層次感,而且在重重疊疊之間,充滿了情趣和美意。因此,這面透雕鏡,後來被命名為戰國透雕龍紋方鏡。

透雕鏡又稱為透雕夾層銅鏡,它的背和面是分開鑄造的。從戰國透雕龍紋方鏡中就可以看出,該透雕鏡的背面粗獷,正面細膩,是用不同的材質分別製作而成的。在進行雕刻之後,再扣合而成,合為一體。別小看貌似簡單的流程,它實際上包括了透雕和二次鑄造工藝,有的甚至還實用了鑲嵌技術、錯金銀技術等等,所以非常複雜。當然,做出來的產品也是雍容華貴,非比尋常。

這種精美的文物,在戰國時代也是上層貴族所有,據說產地就是東周的都城洛陽和湖南地區。因為製造得少,在漢代時就已經失傳了。其實,我們有時候太高估工業社會的技術,有些工匠人代代相傳的手藝,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神韻和做工並不比工業品差。因為在它們的生產過程種,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操作,而是融入了廣大人民的智慧,傾注了工匠的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流詩人卻寫出一流的作品,此詩不遜於盛唐邊塞詩,句句催人淚下
選妃冠軍入宮後卻不受寵,隱忍活到80多歲,還被趕出宮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