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早起上班打卡,進入工作狀態,瞎侃一小時,午餐時間到,聚眾聊八卦,午覺沒睡好,下午打盹半小時,領導丟來一堆事,晚上加班,下班,看手機,睡覺。

這是大部分上班族的日常一天。

如果這一切都被監控,上司得以知道你整天的工作、生活,甚至身體狀態,這會是一件好事嗎?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unsplash

你的工作將由手機和手環評定

現在,手機和手環已經可以做到這一點了。

一種新的移動感應系統能通過這兩個工具,對員工進行智能分類,評定高績效和低績效的工作者。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belchonock / Depositphotos

具體來說,該系統包含了一個名為 PhoneAgent 的應用程序,由新罕布希爾州達特茅斯學院的 Andrew Campbell 教授開發,配合智能手機自帶的感測器,應用程序可以持續監控員工的身體活動、地理位置、手機使用情況、環境光線等。

而當藍牙連上可穿戴設備,就可以檢測到你的心臟功能、睡眠質量、壓力水平和卡路里消耗。藍牙位置信標還能反饋出你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以及你離開每個位置的頻率。

然後,手機、手環的數據都會被傳到雲伺服器內,已經被訓練識別員工不同信息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將對此進行處理,並作出最終的績效評定。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這不僅能幫員工優化績效,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狀態,還能讓公司告別傳統手動操作的「員工自我評估」,系統也不會帶有任何偏見地評估每個人真實的工作表現。

達特茅斯計算機科學教授安德魯坎貝爾表示:


這是通過被動感測和機器學習提高工作性能的開始。這種新的反饋形式,既能讓公司受益,也可以幫助那些希望提升業績的員工。

是的,你加班不用再擔心沒人看見,自己的優秀表現也不會再石沉大海。

這也是第一次使用移動感測技術來對不同行業的工人進行工作高低水平的分類。

據報道,通過一年內對全美的 750 名工人進行測試,發現該系統能夠區分各行各業的人們的績效水平,準確率為 80%,隨著系統的進一步發展,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unsplash

研究結果證明,工作表現好的人一般會降低手機使用率,體驗更長的深度睡眠時間,身體也更加活躍、有活力。另外,高績效的主管明顯移動地點較多,而高績效的非主管周末會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

你或許已經開始覺得,這真的能幫你更好地完成工作績效,最終實現完美地工作了。

但事實恐怕也並不如想像中完美,是技術就有它的兩面性存在。

工作被監控的黑暗面

在工作被全面監測的同時,哪怕你出一點簍子,或者偶爾懈怠或放飛自我,那麼你的工作也會以同樣刺眼的方式呈現在檯面上。

就像被扔到了公司手中的放大鏡下。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unsplash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在「放大鏡」下,數據監控也不能監測出人在工作時無法量化的部分。

比如,你為了讓自己寫作靈感更開闊,看了好一陣玄幻小說;為了後續和商務部領導討教,你陪他喝了很久的酒…… 這些事還夾雜了一些人性之間的微妙,難以用具體的數字衡量。

但是在數據的審視之下,用於這些地方的時間將毫無意義。

還有個硬體問題也無法忽視,就是我們無法保持信息的準確性。每一台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不一定都能在同等水平下監測,往往只是因為它們的型號和技術規格不同,都會產生差異化的結果。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unsplash

而最讓人們覺得擔憂的,還是數據被掌控的恐慌。

數字技術讓監控變得空前地便捷,精細的監控水平也將造成群體性的焦慮。

亞馬遜曾經試圖通過可穿戴設備監測改善員工工作。它準備用一種「追蹤腕帶」的超聲波脈衝來監測庫存、簡化工作流程,員工戴上腕帶後就能解放手和眼睛,在把貨物放出錯誤箱子時腕帶就會發出震動。但同時這些可穿戴設備也能收集工人大量個人信息,包括他們何時去洗手間、一天中什麼時候放慢了速度、停下來休息的頻率等等。

雖然亞馬遜已經獲得了「追蹤腕帶」的兩項專利,但最終還是沒有實行。

因為每個員工都有不同的工作狀態,甚至包括一些有工傷或殘疾的員工也會明顯動作比其他人更慢,但工作結果並不一定更差。這會讓所有工人都處在同一評判標準上,並且加劇員工「為工作而工作」的焦慮情緒,歷來以高壓工作環境著稱的亞馬遜,招聘和留住員工將變得更加困難。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tellerchina

但今年亞馬遜還是被 The Verge 曝光,稱他們獲得的文件顯示亞馬遜利用計算機系統,自動跟蹤數百名未能完成生產指標的配送中心員工,並解僱他們,引用的信中原文是:


亞馬遜的系統跟蹤每一個員工的生產率,並且會自動生成任何關於質量或生產率的警告或終止,而無需上級的輸入。

儘管亞馬遜發言人後來反駁了 The Verge 的報道,表示他們不會在員工沒有得到最佳培訓前辭掉員工,但無論如何,這一劑警示針已經朝人們打過來了:

我們真的可能會在數字監控下,變成一個個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還被機器幹掉。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unsplash

「尺度」是最終答案

一些分析家認為,到 2022 年,數據分析行業的價值能超過 10 億美元。

從日常信用評分,到網路數據監控,再加上 AI 和大數據時代的快速發展,這或許意味著,我們可能無法避免交出個人數據,並讓這成為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了。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倫敦薩默賽特宮的數據大爆炸展. 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如何通過手機和手環監測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工作問題,完成工作成果,並將工作、生活、身體更好地協調統一,智能系統或許能給我們更好的答案,但更值得思慮的是:

哪裡才是員工被監控的底線?隱私的範圍由誰決定?數據就算承諾不被用於工作外的其他途徑,被竊取的風險誰來保障?

只是對公司來說,員工的價值是以「給公司帶來風險的大小」來評估的。

收集數據的一個終極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預測員工的最終去留。 《未知中的自我量化:工作、技術與影響因素》一書的作者 Phoebe Moore 也表示:


數據收集正在改變僱傭關係、人們工作的方式及預期。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unsplash

而監控確實能更多地解決各類讓公司頭疼的管制問題,比如工作量評估、工作空間規劃、系統優化管理等等,據 BBC 報道,致力於收集分析各種數據的公司 Humanyze 的總裁 Ben Waber 表示,他的數據評估服務能幫公司客戶省下數百上千萬美元,甚至節省幾年成長的時間。

總的來看,在公司和員工的不同角度,或許「工作監控」或許都存在一定的利弊,對於新的技術,或許把握好實現它的「度」,把公司期望和員工受益的共同圈子划出來,或許才是理性的做法。

在無法用「度」判定的道德層面,人們依然應該緊握選擇權,而不被技術之害所左右。

用手環和手機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事「靠譜」嗎?

▲ 圖片來自:unsplash

當然了,如果公司依然無法控制挖空員工的信息,員工也無法忍受越來越多的數據被監控奪走,還有一個未來方案就是:

當員工真的都變成機器人,就不會再有監控的擔憂了。

題圖來自:unspla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你粉的網紅可能不是人,但比流量明星好多了
地圖,旅行,時間機器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