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騎馬遇到佳人,禁不住對方一笑便寫詩相贈,最後7字令人想歪

李白騎馬遇到佳人,禁不住對方一笑便寫詩相贈,最後7字令人想歪

詩仙、酒仙、狂人、謫仙人等等稱謂指的都是同一個男子——站在詩壇之巔的李太白。但在這種種稱謂之上,史學家和文學家都認可的唯一標籤卻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作為一個男性,如果他的浪漫不用在愛情上,必然是一種缺憾;作為一個詩人,如果寫不了纏綿悱惻的情詩,也就算不得有多高明。於是哪怕洒脫如他,也有不少經典情詩。

只是或許是腦迴路清奇,李白的情詩總是那麼與眾不同。先有《秋風詞》中,不顧章法的三五七言,「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詩仙的相思是秋夜難為情;再有《春思》中,令人費解的「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相思時連春風都變得不識相了;最後是《怨情》中,「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坐在珠簾背後的美人,恨的到底是誰呢?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的另一首情詩。他騎馬遇到佳人,禁不住對方一笑便提筆寫下此詩,這大概是李白最艷的一首詩了,最後7個字更是經常令人想歪。讓我們來品一品此詩:

《陌上贈美人》

駿馬驕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雲車。

美人一笑褰珠箔,遙指紅樓是妾家。

詩的大意是:我騎著高頭大馬,在落花上前行;故意用手中的馬鞭,輕輕掠過那華美車駕。車中的佳人受驚後,撩起珠簾朝我輕輕一笑,她用纖纖細指,遙指著前方的紅樓,說前方就是我家。

全詩為我們描寫了一場路上的相逢,因為詩中男子形象過於輕狂,所以不少文史學者和李白鐵粉都認為,詩中的騎馬少年不是李白本人,此詩是其作為第三人所寫。對於這種說法,小編不敢苟同,因為無論是從詩的題目還是角度,都沒有明顯的痕迹可以證明這種觀點。再則,就算是李太白本人,也與他的性格並無出入。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詩人的舉動。「駿馬驕行踏落花」,可見這是一次暮春時節的春遊,詩人用「驕行「來形容自己,可謂春風得意,大有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思。第二句則是他的輕狂之舉,五雲車代指華美的車駕,車子坐著的必是佳人,意氣風發的詩人想要一窺真容,於是便想出了假意揚鞭打馬,故意拂打車駕的主意。不得不說,這智商是配得上首句中」駿馬驕行「4字的。

三、四兩句則是女子的舉動。「美人一笑褰珠箔「中珠箔指的是車的珠簾,褰是指輕輕提起,而」一笑「則飽含了太多情緒。女子對於拂車的舉動不但不惱怒,反而朝他微微一笑,這其實就意味著女子的身份不一般。有人認為這微笑是女子沒看出他的深意,微笑表示理解對方的誤拂車的過失,其實不然,女子早就瞭然一切,答案就在最後一句中。

「遙指紅樓是妾家「,男子對她的有意,她已然明白,所以才會指著紅樓自報家門的舉動。至此,女子的身份也揭曉,原來她是紅樓中的煙花女子。而這一指也著實令人不得不想歪,這是在邀請詩人進樓共度良辰。

全詩不帶一句抒情語,只用「驕行「、」垂鞭」、」 一笑「、」褰珠箔「、」遙指「一系列動作,為我們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一段美好的」狹路相逢「。更難得的是,詩中男女的熱情,多一分則顯得俗不可耐,少一分則失了率性,拿捏得剛剛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整理完自己800首詩,不忘寫詩炫耀,開篇就讓人無法反駁
辛棄疾見小孩偷棗子,不阻止反而寫下一首趣詞,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