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在G20大阪峰會上的「四個看點」

日本在G20大阪峰會上的「四個看點」

南京大學華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 蔣豐

6月28日至29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匯聚大阪,舉行峰會。在G20舉行第14次峰會的時刻,日本終於迎來了第一次作為主席國的日子。正因為如此,日本有四大看點為舉世矚目。

第一看點:採取萬無一失的安全措施

儘管日本在世界上享有「安全大國」的美譽,但是,近年來日本在社會治安、學校秩序、家庭教育、企業生產、自然災害等方面事件頻頻發生,性質惡劣與後果嚴重程度大幅提升,日本的「安全神話」正在被逐漸打破。這樣,當日本第一次成為G20峰會主席國時,安全問題就成為了重中之重的首要問題。

讓日本哭笑不得的是,6月25日,應邀前來參加G20大阪峰會的巴西總統隨行人員中居然有人帶了39公斤可卡因。還好,此事在西班牙機場入關檢查時被發現,毒品攜帶者當場被逮捕。日本是有驚無險。否則,日本一定會躺著中槍,人們會把日本看做是國際毒品高端組織運送目的地之一呢。

讓日本焦慮的是,受沖繩熱帶低氣壓的影響,6月27日晚上到28日清晨,進入日本「令和元年」的第一號颱風很可能在大阪附近登陸,直接對關西國際機場飛機的降落和啟飛產生影響。大阪府警方啟動了使用周邊機場的方案;關西國際機場在積極調整政府要人專機對策;日本外務省表示,如果颱風將臨並有大雨的情況下,就取消二十國領導人在室外集體合影留念的計劃以及一些室外活動安排。顯然,「令和第一號」颱風,來得並不是時候。

除此以外,日本從全國各地調遣了32000名警察和安保人員,進入最高級警備級別。峰會期間,通過大阪市內的10條高速公路實行全面交通管制,大阪府立、市立學校全部臨時休學,一部分快遞也將停止。主要車站的硬幣儲存櫃停止使用,街頭增加警察盤問點,大阪城周圍的護城河被地毯式地打撈了一遍又一遍。「萬無一失」,是日本此次追求的安全目標。

第二看點:展現日本的組織能力

有人說,「G20是一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就在G20舉辦前夕,還有人希望把一些東亞地域變化加入其中的議題,把一些問題「國際化」。相比之下,日本作為主席國,不算是耳朵根子軟的,也沒有想去八面玲瓏,而是幾經協調,將本次G20峰會主題確定在四個方面:1,世界經濟;2,創新;3、差距與基建;4、氣候變化。

有些人擔心,去年在阿根廷舉辦的G20峰會上,由於美國的強烈反對,「反對保護主義」的文字沒有能夠寫入峰會宣言。今年峰會在討論「世界經濟」問題的時候,這仍然是一個難點。日本一方面不希望出現2018年G7峰會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憤怒離場的現象,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因為自身組織能力低下讓「G20」成為群龍無首的「G0」。日本方面表示,如果這次依然不能把「反對保護主義」寫入峰會宣言裡面,那就要在宣言裡面強調推進自由貿易的重要性。「與其重視意見的不同,不如去耐心尋找共同的意見,最終形成具體的解決方案,把我們的意願強烈地顯示出來。」安倍晉三如是說。

第三看點:努力扮演調停人角色

專家指出,迄今未至,沒有一次G20峰會是在巨大陰影下舉辦的。從過往的峰會來看,它更像是一次20個國家領導人的「聯誼會」、「全家樂」,峰會是向外界展示20國集團利益與意志的一個舞台、一次機會。

但是,那已經屬於「去年今日此門中」的美好回憶。本屆G20峰會是在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不斷升級的背景下舉辦的。這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二大經濟體的貿易貿擦,同時引發對世界經濟的串串負面影響;這不僅僅中美兩國圍繞關稅的貿易之爭,其背後更關係到如何維護世界自由貿易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問題;這不僅僅是中美兩國圍繞著「貿易赤字」和「貿易黑字」的進出口貨物數量之爭,更是一場霸權與反霸權之爭。這不僅僅是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科技、文明的較量,其較量的結果更直接關係到日本、印度、加拿大、墨西哥乃至歐洲諸國。儘管中國從內心裡實在是不願意打,但中國已經陷入了悲壯的不得不打的境地。

雖然中國屢屢擲地有聲般地說出了「不怕打」的豪言,但始終也在傳遞著「不願打」的心聲。這給作為主席國的日本創造了一個充當「調停人」的機會。如果能夠做好中美貿易摩擦的「調停人」,如果能夠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緩衝地」,日本不僅可以回報美國在朝鮮半島「綁架問題」上充當「帶話人」的恩情,還可以展現自身在國際外交舞台的協調能力,增加日本外交的存在感,讓日本國民再一次感受「外交的安倍」。

這個時候,真的不得不問:日本,你準備好了嗎?

第四看點:展示日本的外交追求。

既然第一次成為G20峰會的主席國,既然這是一次難得的主場外交,日本自然不肯放過這樣的絕好機會,自然要加入進去自己的外交「私貨」。

對於法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下午在首相官邸會見了先期到達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並與他做了長達90分鐘的會談,雙方一方面表示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另一方面則劍指中國,提出共同推進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當然,馬克龍總統也沒有忘記給安倍晉三一點顏色,表示,「如果這次峰會的宣言比前天和去年峰會宣言退步的話,我就會拒絕簽字的。」

對於中國,安倍晉三顯然是抱有更大期待。在中日關係持續回暖的大背景下,在中日兩國政府首腦2018年實現了互訪的背景下,在安倍晉三第二次出任首相後已經在不同場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次交談的背景下,安倍晉三感謝習近平主席應邀到大阪參會,因為這本身也是對日本作為主席國的一種支持。

筆者2012年6月採訪安倍晉三的時候,他就表示,「我是一個希望給日中關係不斷定位並且提升這種關係的日本政治家」。他第一次出任日本首相的時候,提出中日關係應該成為「戰略互惠關係」。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以後,在肩負著民主黨政權留下來的中日關係沉重負遺產的同時,為改善中日關係作出了一些努力。不久前,他提出日中關係「應該從競爭走向協調」;近日,他又提出要把日中關係定位在「永遠的鄰居」的位置上,讓「永遠的鄰國」成為中日關係的關鍵詞。據悉,6月27日下午,安倍晉三將於抵達大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其內容將圍繞著推動兩國高層互訪、實施海洋安全保障、經濟上從相互競爭走向協調、加強中日國民交流、在地球規模的相關領域上開展合作等五個方面展開。有消息表明,中國正著手推動與日本簽訂第五個政治文件。

對於美國,安倍晉三自然希望與一個月多前剛剛作為「國賓」訪問日本的特朗普總統重溫舊誼,能聽他親切地多喊幾聲「晉三」。儘管日本許多媒體指出,「與美國總統的個人友誼,並不能改變美國對日本的打壓」,但在安倍晉三看來,這種打壓或許與許多家庭中父母「打屁股」不同一樣,有一種「打屁股」是「恨鐵不成鋼」的體罰,有一種「打屁股」是虐待性的懲罰。美國對日本的「打壓」,顯然處於前者。安倍晉三同樣會用自身的努力,維護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強化日美軍事同盟,努力迴避日美貿易戰的燃發。

對於俄國,安倍晉三一定不會放棄他對俄外交的終極目標——收回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他一定會在向普京總統提出了25次領土問題基礎上,再一次提出這個問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安倍外交風格之一。這次領土問題的提出,與其是說給普京總統聽的,不如說是做給日本國民看的。因為隨後7月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國民一定會用手中的一票回應安倍晉三的「外交秀」。

G20第14次峰會——一場國際大戲,即將拉開序幕。這場大戲如何落下帷幕,人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普通列車」速度比「快速電車」快?日本JR線的秘密
賈寶玉愛吃的胭脂,王昭君髮髻上的山茶,究竟是什麼顏色?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