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秦漢以後讀書與教育之目的
編者
本文摘自《新舊教育的變與惑》一書(簡體版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繁體版由南懷瑾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標題為編者所加。想了解更多內容的讀者,請自行閱讀原書。
秦漢以後讀書與教育之目的
南懷瑾
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記載漢高祖平定天下以後的一句最有趣的名言:「乃公(天下)居馬上而得之。」後世都把他引為笑談,認為漢高祖沒有受過教育,因此而輕視知識分子,罵儒生們為「豎儒」。事實上這個觀念早已種因於秦並六國以後,自秦始皇、李斯與儒生們(當時的儒生,是包括道家等各種知識分子的統稱)彼此不能合作,即造成學術思想的真空現象,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如此恥笑漢高祖的不學無術。同時,自漢初接受叔孫通等的制體(定製度)開始,當時的儒生如叔孫通等人,雖然依附漢高祖而攀龍附鳳,等待引用,但對於中國上古傳統文化的經義並無高深造詣。大家只要研究《史記》、《漢書》中叔孫通等有關傳記,便可明白他們的思想和目的,也止於取悅人主,謀一身爵祿的榮顯,並無什麼傳道授業的大志。他們與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教育精神,以及孔子的學術思想,早已大相徑庭了。
漢初重視儒術,尊崇孔子,事實上是從漢武帝欣賞司馬相如的文章詞賦、重視董仲舒的儒學思想(董學並非純粹的承接孔孟之學)、信任公孫弘的形似儒家之學開始的。於是才有西漢的重儒尊孔,由此再演繹漸變,就形成東漢儒家「經學」思想的大成。漢儒之學,上面頂著孔子的帽子,內在借題發揮,糅集道、墨、陰陽諸家之所長,外飾儒家為標榜,從此曲學阿世,大得其勢,後世歷經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間屢有變質,雖然或有以「詞章、義理、記聞」等為儒林學者的內涵,以「君道、師道、臣道」為儒家學問的本質,但不管如何說法,總之,必須要以功名爵祿、入仕用世為目的。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餘兩種不孝之一,據漢儒趙岐的註解,便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換言之,讀書除了做官以外,就不能謀生,既不能謀生養親,當然就罪莫大焉。這與現在「教育即生活」,生活以賺大錢為最有出息的新觀念,除了形式與方法有不同以外,它的本質,究竟又有什麼兩樣?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南懷瑾先生的生平、事迹與學術研究
※人生是什麼?人生就是一次旅行!
※佛法的初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