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博物館的古銅鏡為何照不清人?有多方面原因,其中1個是人為設置

博物館的古銅鏡為何照不清人?有多方面原因,其中1個是人為設置

在古時候是沒有玻璃的,古人會用打磨拋光的青銅來做鏡子。鏡子是一種必備的生活用品,在很多古代墓葬中,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陪葬品。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還會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所以墓主的陪葬品大多都是他生前的愛物和生活必備品,鏡子自然就必不可少了。

很多人閑暇時間都愛去博物館參觀,但是博物館中的銅鏡大多都是以背面示人。即便很少一部分銅鏡是正面擺放,也照不清楚人的模樣,這是為什麼呢?首先銅鏡跟玻璃這種材質不同,玻璃是一次成型,但是銅鏡是需要經常打磨的。《輟耕錄》中記載,打磨銅鏡不僅需要用到水銀,還需要使用錫粉,經過專業打磨過後的銅鏡才能使用。

博物館中收藏的銅鏡大多都是從古墓中出土的,青銅本就容易氧化變色,再加上幾百年沒有打磨過,自然就失去了實用作用,只能觀賞。所以將這些鏡子的正面擺放出來就沒有什麼價值了,還不如擺放有圖案的背面。青銅古鏡的正面千篇一律,但是背面卻有各種各樣的圖案。鏡子同樣也是古代一種很常見的嫁妝,所以婚嫁用的鏡子背面會刻上喜鵲連枝等吉利的圖案,有些還會刻上一些文字,很有歷史價值。

所以博物館中擺放的鏡子就全部以背面示人了。在這些古鏡中還有一類鏡子非常特殊,那就是照妖鏡。古人相信高僧開過光的鏡子,能夠照出邪祟。只有邪祟才能在鏡子中出現,普通人是照不出來的。這類鏡子自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在,對於這種鏡子更要背面示人了。有專家開玩笑說,如果博物館中館藏的所謂照妖鏡把參觀的群眾都照得清清楚楚,那反而要出大事情了。

其次博物館中收藏的鏡子並不是全部都是梳妝鏡,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風水鏡。使用風水鏡作為陪葬品是很有講究的。如今有些相信風水的人家,也會在自己家大門上掛上一面小鏡子,這種小鏡子跟古墓出土的青銅風水鏡作用是一樣的。這些鏡子是不能照人的,只能起到調節風水的作用,照人會給人帶來霉運。

所有為了參觀者們考慮,博物館就乾脆把這些鏡子給背著放,只讓鏡子的背面示人了。再加上這些鏡子都是隨葬品,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是不吉利的。古代貴族去世後,不僅會隨葬他的愛物,有些朝代還推崇人殉,就是以活人來殉葬。墓主人過世後,他的妾室和僕從必須要自盡為他殉葬。

沒有人不珍視自己的生命,很多人都是被迫殉葬的,難免會有怨氣。古人認為鏡子可以鎮邪,所以他們會在人殉的臉上扣上一面鏡子,鎮住他們的靈魂以免他們作祟。這種鏡子出土後自然更是不能以正面示人,所以只能展示鏡子的背面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心可法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荒誕死亡的名人:教皇吃蒼蠅被噎死,高官被長鬍子絆倒身亡
宰相寵一才女,美女卻非要出家,她:出家尚有活路,跟你准完蛋

TAG:史心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