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陪嫁丫鬟和媵妾有何區別?兩者有取代關係,但性質卻不一樣

古代陪嫁丫鬟和媵妾有何區別?兩者有取代關係,但性質卻不一樣

前些年熱播的電視劇《甄嬛傳》中,浣碧是一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配角。她是主角甄嬛的陪嫁丫鬟,在甄嬛選秀中選後陪同她一起入宮。古時候大戶人家的小姐出嫁,都會帶上2到4個陪嫁丫鬟。那麼為什麼古代小姐出嫁,必須要帶陪嫁丫鬟呢?

陪嫁丫鬟是由媵妾發展而來的。媵妾是春秋時期在貴族之中流行的一種婚姻制度。貴族女子出嫁的時候,往往要從家中的庶妹或者宗族姊妹中挑選幾名女子,作為媵妾陪她一同出嫁。等於說當時男人娶一個妻子,一般還會直接附帶幾個妾室。

而且陪嫁的媵妾越多,女方就越有面子。媵妾雖然也是妾室,但是在夫家的地位僅次於正妻。一旦正妻意外去世,媵妾就可以繼承正妻的位置,這樣就可以保證女方娘家的利益。但是到了後來媵妾這種制度取消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陪嫁丫頭,陪嫁丫頭地位就要遠遠低於媵妾了。

首先陪嫁丫鬟並不是小姐的姐妹,而還是奴僕,是要簽賣身契的。她們一般都是從小跟小姐一起長大的,年紀輕輕就賣身入府。父母一般都會提前為女兒選擇好跟她年紀差不多的陪嫁丫鬟,然後放到她身邊貼身服侍,以便培養兩人之間的感情。這種丫鬟在家是不需要做什麼粗活的,只用近身伺候小姐茶水、穿衣打扮就可以了。

她們的賣身契一般都在小姐的手中,所以說非常的忠心。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因為當時女人一旦出嫁,就等於是夫家的人了。平時不能輕易地回娘家,逢年過節也不可以在親生父母面前盡孝。而她結婚之後,依仗的不僅僅是丈夫的寵愛,還有自己的嫁妝和家僕。古代女人是不能隨便出門的,即便結了婚也一樣。

所以說婚後她們如果有什麼事情想要傳遞給父母,或者是想要打探什麼消息,都得使喚自己的陪嫁丫鬟,而不能使喚丈夫的下人。而陪嫁丫鬟還有一個特殊作用,那就是成為男主人的通房丫鬟或者是侍妾。可以這麼說,陪嫁丫鬟就是妻子為丈夫提前準備好的女人,一旦時機到了,就會把她們獻給自己的丈夫。

這是因為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正妻們跟自己的陪嫁丫鬟從小一起長大,對她們知根知底。再加上賣身契還捏在自己手中,所以讓她們服侍自己的丈夫,總比讓來路不明的女人上位要放心的多。古時候正妻一旦懷孕,就不能再侍奉丈夫了。她們為了防止別的女人趁機上位,就會把自己的陪嫁丫鬟給丈夫做通房。

《紅樓夢》中平兒就是王熙鳳的陪嫁丫鬟,雖然她已經成為了賈璉的通房,但是對王熙鳳還是畢恭畢敬的。這是因為相比賈璉而言,王熙鳳才是掌握她生死大權的主子。即便王熙鳳對她並不是很好,她也是非常忠心。作為陪嫁丫鬟而言,她的一生其實是頗為心酸的。普通的丫鬟到了年紀還可能被放出去,但是陪嫁丫鬟一般只能充當男主人的洩慾工具,終身都難以獲得自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心可法 的精彩文章:

劫匪搶走3億,警察花9億仍沒破案,民眾:別查了,越查賠的越多
她為一對素昧平生的夫妻收殮,不料搭上自己半生前途,她:不後悔

TAG:史心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