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糖脂檢測,優化心血管疾病管理
引 言
作為全球範圍內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CVD)發病率和死亡率居各類疾病前列[1],且呈逐年攀升態勢。在中國,CVD 也是首位致死原因,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居民中,CVD 均佔主要疾病死因構成的 40% 以上[2]。
大量研究證據表明,通過對 CVD 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綜合評估並實施有效干預,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近日,在成都召開的「從檢驗到臨床——生化 50 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血脂異常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主任醫師李建軍教授、東部戰區總醫院檢驗科主任汪俊軍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盛莉副教授從臨床與檢驗的角度共同探討了糖脂檢測對於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關注糖脂代謝異常
構築 CVD 風險防範首要防線
李建軍教授指出:「糖脂代謝異常影響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的核心機制是會加重血管壁的氧化應激、炎症和免疫反應,促進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效的糖脂管理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針對脂代謝異常可以通過檢測多種脂質參數確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一直是血脂干預的首要靶標,對不同風險人群目標值的要求越來越低,新型藥物可以將 LDL-C 降至 10 mg/dl 以下,這對 LDL-C 檢測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來,其它脂質參數,如載脂蛋白-B(apoB),也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
根據 walIdius 等對 1 萬多名健康受試者隨訪 66.8 個月的流行病學前瞻性研究(ARMORIS 研究)顯示,apoB 與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顯著相關,預測 CVD 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優於 LDL-C[3]。入選 1,900 余名冠心病高風險或心血管事件複發患者的 MERCURY 研究,發現這些患者經他汀治療後 LDL-C 均達標,但其中只有 48% 的患者 apoB 水平[4]。再以糖尿病患者為例,糖尿病患者以小而密 LDL-C 升高為主,在 LDL-C 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具有更高的 apoB 濃度,所以雖然糖尿病患者 LDL-C 水平升高不明顯,但其致 ASCVD 風險更高。這些證據提示脂代謝異常患者在治療 LDL-C 達標後,進一步檢測 apoB 具有意義。
針對糖代謝異常,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2019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指南》和《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等國內外權威指南一致推薦的血糖控制靶標,其檢測需要進行標準化探索。國內最新上市的 cobasc 513 HbA1c 分析儀擁有 IFCC 和 NGSP 雙重溯源性認證,檢測速度快,能為臨床提供高準確度和精確度的 HbA1c 檢測結果,開啟了高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新時代。
重視新型獨立風險因子
進一步降低 CVD 殘餘風險
CVD 殘餘風險通常指經現行標準的防治措施後,LDL-C 達標,血壓和血糖得到控制,但 CVD 發病和事件風險依然存在,殘餘風險也不能消除。汪俊軍教授指出:「應該關注和重視評估 CVD 殘餘風險的非傳統風險因子,比如脂蛋白(a)(Lp(a))、高敏 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與傳統指標組合構成更為全面的血脂參數評估體系,從而提高 CVD 風險預測準確率,改善 ASCVD 患者診療。」
2016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EAS)血脂管理指南推薦 CVD 高危患者或有早期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疾病顯著家族史患者進行 Lp(a) 檢測。EAS 和美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一致推薦用摩爾濃度(即 nmol/L)來表達 Lp(a) 顆粒數,替代 mg/dL 質量濃度。Lp(a) 的組成成分脂蛋白 (a)(apo(a))在分子大小上具有多態性,當樣品中 apo(a) 分子大於或小於定標液中的 apo(a),檢測到的 Lp(a) 分子質量存在偏差,即檢測結果存在過高或過低評估風險。Tina-quantLp(a) 二代試劑是全球首個遵循 nmol/L 標準化單位的 Lp(a) 檢測產品,溯源 WHO/IFCC 參考物質 SRM 2B,不受 apo(a) 多態性影響,帶來真正準確的 Lp(a) 水平檢測值。
加強血脂異常管理
減少 CVD 主要危險因素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8》顯示,我國成人血脂異常的患病率 2012 已經達到 40.4%,高於高血壓(年齡標化患病率為 23.2%)和糖尿病(年齡標化患病率為 10.9%),而控制率只有 8.9%。因此,盛莉教授指出:「當前在 CVD 防治方面,我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最高而重視率最低,控制形勢嚴峻。建議 20 到 40 歲的成年人,至少每五年檢測一次血脂;對於 40 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每年都應檢測血脂;對於 ASCVD 患者和高危人群,建議每三到六個月檢測一次血脂。」
國內外血脂指南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堅持 LDL-C 是首要治療靶標,治療目標更低,重視持續的醫患溝通和依從性管理。臨床上 ASCVD 醫患溝通不只限於開始治療決策時,必須加強長期隨訪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而非空腹血脂檢測更簡單方便,便於隨訪監測,有助於提高患者依從性。2016 年 EAS 與歐洲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盟(EFLM)發表的《非空腹血脂檢測共識》,推薦常規血脂檢測無需空腹。
汪俊軍教授特彆強調:「通過大規模的空腹及非空腹血脂數據的對比發現,在習慣膳食後 1-6 小時血脂的最大平均變化並不具有臨床差異性。」盛莉教授也指出:「非空腹血脂水平同樣具有預測心血管疾病的價值,對於患者來說檢測更為便利和經濟。」李建軍教授分享臨床經驗,指出早餐餐後兩小時進行血脂檢測,對膽固醇檢測結果的影響小。羅氏診斷 LDL-C 檢測試劑盒支持非空腹檢測,直接檢測法操作性簡便,不受高脂血症、乳糜微粒或異常脂蛋白的干擾,檢測效率佳。
臨床生化是醫學檢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臨床生化檢驗技術的發展,新的檢驗項目不斷湧現,對檢驗速度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obasconnection modules 實驗室自動化解決方案,通過打造生化流水線的精益管理和自動審核,幫助實驗室實現生化檢測樣本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以高質高效的檢測,全面助力優化 CVD 管理,更好地滿足臨床的需求。
盛莉教授總結表示:「心血管疾病就像一個黑洞,每個進入的人都面臨著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威脅。其中,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吸煙、不運動、心情焦慮、慢性炎症和基因遺傳等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希望臨床和檢驗的同行能共同來探討心血管疾病診療,積累更多中國人群數據信息,為我們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Lancet 2016; 388: 1459–544
[2]《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7》
[3] Lancet. 2001 Dec 15;358 (9298): 2026-33
[4] Am Heart J. 2006;151(5): 975. e1-975.e9
責任編輯:趙夕玥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一文洞察糖尿病指南與新型降糖葯的價值
※質譜技術賦予檢驗醫學「火眼金睛」
TAG:內分泌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