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魚叉導彈,被一小國山寨後,竟然變成戰斧導彈

美國魚叉導彈,被一小國山寨後,竟然變成戰斧導彈

反艦導彈飛行速度快,彈頭威力大,一發100萬美元導彈可以輕鬆摧毀一艘10億美元造價的軍艦,效費比極高,從中東戰爭到馬島之戰,都不斷證明自己的實力,所以受到各國海軍的重視,成為海戰的核心武器,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追捧,幾乎所有國家海軍都裝備多少不等的反艦導彈,不管是外購還是自主研發,都必須擁有。

反艦導彈早期射程30-40公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射程增加到500公里以外,而且反艦導彈還有橫向發展的趨勢,導彈開始脫離海戰艦艇攻防,將能力擴展到對港口船隻攻擊,甚至直接深入內陸,對敵人縱深目標發動攻擊,這就是大家熟悉的戰斧巡航導彈!

世界反艦導彈主要有2個流派,一個是俄羅斯的超音速導彈流派,講究飛行速度快,攻擊威力大,但是導彈尺寸重量巨大,小型平台攜帶困難,而且價格昂貴,另外一個是歐美的亞音速導彈流派,這一流派講究高亞音速巡航,導彈和客機一樣能以最經濟的方式巡航,所以導彈尺寸小,重量輕,射程遠,而且精度高,代表作就是美國的魚叉導彈和法國的飛魚導彈。

飛魚導彈設計比魚叉導彈更精良,但是魚叉導彈使用大幅度降價策略進行傾銷,最終成為了事實上的北約反艦導彈標準,多個國家引進,這也成了很多國家發展自己反艦導彈的第一個藍本,韓國海星反艦導彈就是這麼一個例子。

要推陳出新,就必須攻克2大難關,其中高性能小型渦噴發動機,以及主動雷達導引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韓國人成功了,海星反艦導彈採用了國產渦噴發動機,以及國產主動雷達導引頭,脫離了美國製造的範疇,這其中極有可能有法國人的功勞,法國人在反艦導彈渦噴發動機上非常成功,而且非常開放,給錢就賣產品,加錢就賣生產線技術,多個國家的引進技術,包括伊朗和中國都曾經引進法國渦噴發動機技術。

在反艦導彈完成之後,韓國人並沒有停止腳步,韓國人在簡單的反艦導彈上採用了更加靈活的彈道設計,而且直接針對敵人的反艦導彈陣地,開發了特殊的空爆彈頭,可以一次性覆蓋敵方整個導彈發射陣地,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合乎己用。

海星(SSM-700K)反艦導彈是在美製AGM-84「魚叉」導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氣動布局上與「魚叉」差別不大,性能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價格高企,造價200萬美元,是魚叉導彈的2倍左右。

導彈直徑350毫米,導彈彈體長5.46米(含固體助推器),包裝箱直徑約455毫米,總重718千克,採用慣導 GPS 主動雷達,導彈射程150千米比魚叉導彈更遠,巡航速度可達900千米小時,巡航高度為30米,在末端可以達到5-7米掠海攻擊,末端採取魚叉導彈技術,突然躍升然後俯衝攻擊。此外還具有航路規劃能力,導彈可以規避航路中的障礙,並可以規劃一定的航路形成不同方向的攻擊態勢,實現飽和攻擊目標艦。

「海星」導彈採用重約221公斤的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重量和魚叉導彈一樣,但是特殊增強了穿甲能力,可以穿透20毫米的鋼裝甲,並使用延時觸發引信,可以在目標艦內部引爆,使毀傷效果更大,導彈還有錯過目標再次攻擊能力,真正做到了絲毫不浪費。導彈研發費用為8500萬美元並不算高,2006年導彈正式入役。

而且韓國人也在海星反艦導彈基礎上,努力大改獲得了射程1500公里的玄武巡航導彈,和射程美國戰斧導彈射程類似,可以說韓國人在東亞,具備了相當的威懾,這也引起了日本人的高度警惕,最終在日本人的抗議下,美國人不得不開放AGM158隱身巡航導彈給日本,作為平衡的策略。

韓國人從一款比較大路貨的美製反艦導彈入手,不斷增加自主研發元素,最終攻克陸地攻擊導彈,超遠程巡航導彈技術,非常值得敬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水 的精彩文章:

法國六代機亮相巴黎航展:六代機馬甲五代機內核
導航戰升級:俄電子干擾機癱瘓美國GPS,美緊急燒錢換代

TAG: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