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為了這部片,一切清零?花4年打造的電影,完全顛覆了他形象
文 | 榆桑&甜十七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責編 | 甜十七
2019年4月13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和陳可辛一同上台的胡歌這樣介紹自己:
「大家好,我是電影新人胡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19年5月18日戛納電影節,這個自稱電影新人的胡歌,首次亮相戛納電影節,帶著第一部自己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
胡歌還是一如既往的謙虛,作為超熱量的胡歌,出道14年,並非沒有資源。
可是他到37歲才迎來屬於自己主演的第一部作品,可見他對自己的高要求。
他在等,等確實合適自己的作品。
有人說:戛納,胡歌,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
僅僅看這幾個詞排列組合在一起,就已經足以讓人興奮不已了。
確實如此,這部電影在戛納首映,胡歌的偶像昆汀·塔倫蒂諾不僅看了首映,並且還在採訪中毫不掩飾對這部電影的喜歡。
(胡歌看昆汀:這個畫面就像我們看胡歌一樣,充滿了仰慕)
這也是導演刁亦男上一部電影《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後,整整花了四年的時間打造這部《南方車站的故事》的原因。
——因為他和胡歌一樣,都是願意花時間去打磨最好作品的人。
就憑這樣大的付出,在第72屆戛納電影節上,胡歌首次擔任電影男主角的作品——《南方車站的聚會》,作為唯一的入圍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中國電影,與其他20部電影一同角逐金棕櫚獎。
但是這份殊榮實屬來之不易,在這其中,離不開工作人員和演員們的努力。
而胡歌作為電影的主演,當真沒有讓導演失望。
胡歌說:這部戲,我一切清零。
遊走在武漢街頭的「偽裝者」
為了更貼近人物外在形象,他在20天不到的時間裡晒黑皮膚,被網友戲稱為「糊哥」,瘦成錐子臉也不在話下。
為了貼近人物的生活狀態,他苦學武漢話,還練習騎摩托車、射擊和打鬥,不斷讓自己更加接近這個「小人物」。
「源於生活的角色要首先打動自己,才有可能打動觀眾。」
胡歌在戛納曾說。
由於很多電視劇演員的轉型並不理想,所以這一次胡歌轉戰大熒幕電影還是背負著很大壓力的。
他曾經憑藉《琅琊榜》梅長蘇一角獲得白玉蘭獎視帝,而這一次,他等了14年才等來了自己所期待的角色,他更是對自己有高要求。
在《南方車站的聚會》中,胡歌飾演的盜車賊周澤農在與對手團伙的火拚中意外槍殺了一名警察,警察為周澤農開出了懸賞30萬元的價碼。
淪為逃犯的周澤農在武漢的「法外之地」野鵝湖逃亡,卻在過程中意外愛上了一名素不相識的陪泳女劉愛愛(桂綸鎂飾),踏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
《南方車站的聚會》將故事背景設定在武漢。
在這個被稱為「四大火爐」之一的城市,武漢許多大大小小的街巷都有入鏡,而主要場景是在孝昌縣花園鎮和小河鎮完成的取景。
故事講述的是社會底層的故事,充斥著陰暗、潮濕、頹廢。誰又能想到,江城武漢、「九省通衢」,也能和這樣的黑色氣質這麼相符。
就像昆汀評價說的:整個電影畫面都帶著臟髒的美感。
胡歌初到武漢,開始學武漢話,語言老師帶他走街串巷,在漢正街那一帶,讓他慢慢學著適應和融入武漢的那種氛圍。
晚上大家一起跳廣場舞的那種氛圍就很武漢。
特別是他在逃亡的過程中,遇見女主角桂綸鎂時,兩個人都飆出的那句話武漢話,絕對是妥妥的武漢味了。
而武漢真的只是電影裡面所展現出來的臟髒的美感嗎?
當然不只是如此。
最近胡歌所出演的兩部作品,除了《南方車站的故事》,還有一部《李娜》,也是跟武漢息息相關,因為李娜為妥妥的武漢人。
可見,胡歌已經跟武漢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更說明武漢作為古代的富庶之地、如今的摩登城市,也確實越來越受人歡迎。
下面,跟大家好好盤一盤這個隱匿於霓虹燈下的市井武漢。
可能武漢的城市之光徹夜不熄,但我更愛武漢的市井之美。
原來武漢也有古色古香之美
曇華林
這條只有1公里的街區,卻集中了幾十處百年老建築。
有教堂有學校,有民居有花園,有醫院有領事館,還有郵局和百貨。
在這裡能回望千年老武昌。
樓下是小資風格的咖啡館,傳出悠悠的爵士音樂,二樓的陽台上,有個穿花布衫的老奶奶捧著大碗在吃麵條。
泰興里
號稱武漢最美的巷道的泰興里,藏匿在勝利街於洞庭街之間的里巷,總共也不過100多米,一不小心就錯過了。
這個藏於小樓深巷的建築體屬於法租界,於1907年建成,共有兩層磚木式結構西式住宅17棟。
外牆用紅磚築砌,屋頂是紅瓦鋪設,窗戶是半拱的圓窗。
巷子已經夠隱蔽的了,店鋪還藏匿在爬滿藤蔓的門扉之後,曲徑通幽,內里別有洞天。
在這裡,興許還能品嘗到身著旗袍的老闆娘遞上的mojito口味的馬卡龍。
黎黃陂路
黎黃陂路有街頭歷史博物館之稱。
這裡的17棟老房子,每一棟都有一段歷史傳奇,它們的每一扇舊式門戶和別緻的窗欞,都能透出一種神秘與深沉。
道路兩側的道勝銀行、俄國巡捕房等這些舊址,讓人似乎瞬間穿越回到過去。
如今,這裡變成了十分安靜清幽的一條街道,路邊的咖啡館,坐的都是悠閑的遊人。
最羨慕的是這裡的居民,從自家的窗子里探出頭來,就能觸摸到街道上的綠葉了。
武漢的過早吃30天都可以不重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民以食為天。繁華了幾個世紀的武漢,自然不會寂寞了武漢人的嘴巴。
武漢人把早飯叫做「過早」,作家池莉曾在作品《熱也好冷也好一切都好》里無不自豪地對過早小吃盤點了一番。
下面,瞧妹就來說說「過早」必不可缺的小吃們。
熱乾麵
說起武漢美食,腦海里蹦出來第一個詞——「熱乾麵」!
黃白的面,或黑或褐的醬,青嫩的小蔥。黃紅的蘿蔔丁,還有酸豆角,再淋一點醋。
一入口,麵條裹著鮮美的汁,然後是酸豆角的酸,蘿蔔丁的甘甜,小蔥的清爽。
僅僅在口中咀嚼的幾秒,便有了好幾層口感。
武漢人有個通病,幾天不吃熱乾麵就會心裡空空的,於他們而言,熱乾麵,就是家的味道。
三鮮豆皮
在清晨武漢的街頭,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克過早了冇?」
「還冇咧!」
「那克起碗熱乾麵撒!」
「昨天起鳥,今天克起豆皮!」
大豆和米一定比例磨漿然後調和而攤成的薄皮,朝上的皮糊上一層蛋液,中間的餡是糯米,最常見的三鮮則必須是肉,筍丁和香菇丁。
豆皮是剛出鍋就上桌的,吃豆皮不能心急,否則必燙著嘴,但這香味卻實在誘人,真是「不厚道」呢。
歡喜坨
歡喜坨,小時候最喜歡的東西。
記得小的時候,一個歡喜坨才賣四毛錢,真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所以現在這個情結還在,只要看到歡喜坨就想吃。
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後外脆內軟,外焦里嫩,色澤金黃,咬一口,一聲脆響後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
在武漢話里, 「歡喜坨」除了表示食物外,還有一個意思,在形容一個人笑得憨厚可愛的樣子的時候。
要是武漢姑娘喊你「歡喜坨」,可不是在罵你哩!說不定呀,是看上你啦。
面窩
對於面窩我,最喜歡的吃法就是就著湯麵或者牛肉麵吃。
那味道真是絕贊,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 口感豐富,蘸了湯汁後很有味道。
牛肉麵/粉
牛肉麵真是不用說了,看得我都流口水了,就是我剛剛說到的,再加一個面窩真是爽翻了。
看著厚厚的牛肉!濃濃的湯汁,加點辣子,吊起胃口,又能解除肉和面的膩。
好一個「色香味俱全」!
燒麥
武漢的燒賣與北方的燒麥餡料上沒多大區別,不同的是武漢的燒賣很有特色,講究重油裡面放肉丁香菇和筍,還有一絕美調料「黑胡椒」。
由於黑胡椒放的多有點辣,這就使它區別於北方燒麥的香醇,但是也並非每個人都能接受,使就使它成為「老武漢」的獨家記憶。
糯米包油條
糯米包油條,是江南特色小吃。
這道小吃,是將糯米蒸熟後,平鋪撒上炒好的黑芝麻,再將油條放在糯米飯上。
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上榨菜、火腿等,然後用糯米飯將油條包住。
獨家定製的糯米包油條,每天可以不重樣,根本吃不膩呢!
試著隨機選料,每一口都是驚喜的感覺,也是很有趣呀!
除了這些武漢獨有的小吃,還有一些並非武漢獨有,但是在武漢也必不可少的家常餐餚。
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湯包
湯包 「小巧、皮薄、餡大、肉鮮、味美、湯汁充盈、清香利口」。
涼麵
每每在吃蝦子的季節,再點上一份爽口涼麵,真是絕佳的搭配。
鍋盔
光谷有一家荊州鍋盔,每次都需要排好久的隊,味道不要太好的說。
糊米酒
最平民的街頭甜品之一:糊米酒。
特別愛喝糊米酒,酸酸甜甜的口感很好,還有美容等功效。
豆腐腦
武漢豆腐腦里不加白糖,不加辣子,而是加了油糯米、蝦米、榨菜、醬黃瓜、香菜等等,所以稱為什錦豆腐腦。
通常作為早餐供應,一碗下肚,馬上趕走了疲憊,朝氣滿滿地迎接新的一天生活。
炸醬麵
炸醬麵就真的不得了,每次外地朋友來,蔡林記的炸醬麵還是需要打個卡的。
配點鴨脖子,再來兩碗蛋酒,加點小菜,簡直完美。
苕面窩
苕面窩就是用紅薯活著麵粉做的,油鍋裡面一炸,脆脆甜甜蘇蘇的,不要太好吃哈,再配上一杯豆漿,一碗牛肉麵,完美。
酸辣粉
絕對的酸酸辣辣的,把面窩往湯里一泡,簡直口水流一地。
僅僅上面這些就夠來武漢整整吃上一個月了,但這還不是全部。
還有鴨血粉絲湯、蛋餅、炸餃子、餡餅、醬香餅、菲菜盒子、綠豆湯、包子、饃饃等等
武漢雖然不像北上廣那麼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可是它總有著她所獨特的魅力讓人駐足,她總是能給人一種市井的煙火氣,讓人覺得充滿生氣。
她既古老卻又摩登,文藝卻又庸俗,生機勃勃卻又頹廢黯淡。
一座古城,塑造了一部有時代感的電影,更是塑造了一個有人物內核的人物形象,讓我們一起期待電影的上映,也期待跟著胡歌再看武漢城。
那時候,武漢又將是怎樣一番風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