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生最重要的修行,是守住嘴

人生最重要的修行,是守住嘴

領取你的專屬佛卡

文 | 禪叔

明代民間古訓集《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話:「守口如瓶,防意如誠,寧可負我,切莫負人。」

大意是:要像塞今瓶塞一樣管住自己的嘴,不要隨意說話;要像守城防敵一樣守住自己的心,不要讓雜念妄念有可乘之機。

人生之中,不論是做事,還是修行,最重要的都是約束好自己的心,而約束好心的第一步,是管住自己的嘴。

不隨意評價別人

道德,是每個人從人之初就要接受的教育,但真正道德清明的人,不只是不做奸惡之事,也要做到尊重他人,對他人不去隨意做評價。

有個成語叫做「感同身受」,但其實世上從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別人的經歷,你未曾親身嘗試過,你就永遠不會明白那是一種什麼滋味。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人生經歷都不一樣,所以君子不會圖一時嘴快,就對別人的生活別人的事情評頭論足、指指點點,因為那不僅是對別人的一種打擾,更是自討沒趣的表現。

美國慈善家貝林有一次帶著助手出去辦事,路上,他們路過一處貧民窟的時候,貝林突然發現自己的錢包掉了。

貝林想到自己錢包里有名片,於是決定在原地等待一會兒,希望撿到自己錢包的人會聯繫自己。然而助理卻說:「不可能的。掉在貧民窟里,肯定不會有人還你了。」

貝林依然堅定地說:「不,我要等等看。」

等到黃昏時分,終於有人給貝林打來了電話,說自己撿到了貝林的錢包。

於是貝林立刻起身前往約定地點,助理在身邊嘀咕說:「這可能是個圈套,撿到錢包的人肯定會朝你敲詐勒索。」

會面後,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將錢包還給他們,並問道:「請問,可以給我一點錢嗎?」

助手聽後不屑地一笑:「我說的沒錯吧?果然另有所圖。」

小男孩面露困窘地說:「只要一美元就夠了。我剛走了好久,才找到有公共電話的地方,是賒賬才打的電話。現在我需要去支付剛才打電話的錢。」

事後,貝林告訴助手,以後不要貿然地去評價別人或者別人做的事情,因為這不僅是對對方的不尊重,更是一種缺乏素質的表現。

世上的很多事,當你沒有親身去體會的時候,你永遠不會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人際交往的規則有很多,但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輕易評價別人,不輕易對別人下定論,是一種最好的品德。

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

有一個人想要跳槽換工作,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得到機會,進入一家一直很心儀的公司應聘。

幾輪面試,此人都憑藉自己還不錯的業務能力順利通過。最終面試的時候,他被一道考驗難住了:面試官在他面前放了一張白紙,要求他寫出自己上家公司的商業秘密,寫得越多得分就越高。

如果通過的這次考試,他將得到自己心儀的崗位,但和盤托出自己上家公司的商業秘密,卻是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他陷入兩難,無法做出抉擇。

在糾結了15分鐘之後,此人放下紙筆,對面試官說:「抱歉,這道題我無法作答,對方是我工作了三年的公司,我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我做出這樣的事情。」

面試官看了他一眼,表示他可以離開了。

沒想到,第二天早晨,此人打開郵箱的時候,第一眼就看到了心儀公司發來的offer,封面上是非常醒目的一行字:「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是值得信賴的,也正是我們需要的。」

能尊重別人的隱私,守得住口,不透露別人的秘密,也便守住了自己的人格。

如果你的朋友願意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事與你分享,證明你是對方信任的人,懂得保守秘密的人,即懂得守信,也懂得尊重,與這樣的人交往令人安心。

如果一個人和朋友吵架甚至絕交時,當一對情侶或者夫妻感情上走不下去必須分手時,對方都不把曾經對方的秘密當成談資說出去,那這樣的人,一定是值得信賴和深交的。

如《莊子·列禦寇》中說:「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守口如瓶,是驗證一個人品質最佳的「試金石」。

不到處顯揚自己的好

佛教中有一句箴言,說學佛人應該懂得「三種隱秘」:隱秘自己之功德,隱秘他人之過失,隱秘未來之計劃。

每個人都有過輝煌的過往,也都有艱難的歲月。而對對往事最好的紀念,是不輕易提起,讓往事隨風。

J·K·羅琳是經典著作《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在《哈利·波特》系列大火之後,羅琳又用了新的筆名,以一個毫無名氣的新作者的身份,給出版社投稿。

要知道,以她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新作賣到很高的價格。

但她卻隻字不提自己的成就,不懼讓過往的成就歸零,重新開始。

總是活在自己過去的成就中的人是無法繼續成長的,人若想一直走在進步的路上,就要把曾經的榮光拋在身後,才有力量向更高處攀登。

古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一個人品正直的人,一定會有守口如瓶、不說不該說的話的認知和能力,因為對往事守口如瓶,是對過往釋懷,是放過自己,也是善待別人。

生活中瑣事很多,變故很多,若修不好口業,常常會因為一兩句話掀起滔天波浪。

而管住嘴,守住心,才能遠離是非,讓心更加清明,體驗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叔論禪 的精彩文章:

弘一法師:學佛者當常懷大悲心
隨喜?放生?修廟?供僧?披著佛教外衣的詐騙套路你了解多少?

TAG:禪叔論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