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一針見血:家長沒有「三原則」,孩子長大難出息!
家庭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打出生接觸到的首先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自身的品性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再加上父母對孩子的後天教育,基本在孩子有自我意識之前,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就會定型,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孩子之後的人生道路就會非常平穩。
在一次清華教授公開的演講中,明確指出想要孩子有出息,家長一定要堅持"三項原則",越是沒有這三項基本原則的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基本難以取得什麼太大的成就,也就是說很難教出有出息的孩子。
原則一:遇事再三斟酌,拒絕三分鐘熱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上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是看別的孩子幹什麼自己就去幹什麼,別的孩子學什麼自己也要學什麼,但是往往根本想不到之後自己可能面臨什麼,所以一旦發現這件事情和自己當初所預期的事情有很大的出入,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有趣,反而還很艱苦,那一定會打退堂鼓,大多會直接選擇放棄。
所以當孩子揚言要做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家長最重要的不是馬上支持孩子,而是幫助孩子分析一下,完成這件事情需要付出多少辛苦,可能發生的後果以及孩子自身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家長這個時候就是在幫助孩子培養一個思考意識,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也有凡是考慮衡量的意識。
原則二:凡是學會分享,拒絕過度自我
可能這個問題在獨生子女家庭最是常見,因為家裡只有這麼一個孩子,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所以導致孩子在成長中缺少了很多磨難,感受不到被忽視以及不被重視是什麼滋味,更容易在寵愛中迷失自己,永遠活在掌聲和稱讚中。
過度放縱孩子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很多事情的思考上形成了思維慣性,永遠只知道把自己的得失放在第一位,容易出現"不容他言"的過度自我意思,太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更容易吃虧。
原則三:犯錯要長記性,拒絕屢教不改
孩子犯錯這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家長們需要教會孩子的就是要知道改錯,知錯就改犯錯才有意義,如果只會犯錯,沒有糾錯的意識,那孩子的成長永遠就是原地踏步,很難從之前的錯誤中學會成長經驗,並且家長指正錯誤之後,還沒有悔過之心,家長一味的放縱導致孩子"屢教不改",這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埋下的禍根。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總是在孩子犯錯時不痛不癢的教育幾句就完了,一定要讓孩子明確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讓孩子學會限制自己的行為,知道什麼是自律,一定要遵紀守法。
今日話題:您覺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原則一定要堅持?
※媽媽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孩子睡覺時有這些行為,說明生病了
※這些育兒經驗竟然是錯的!家長必入的「育兒坑」,其中可能也有你
TAG: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