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熱血的皇帝,也撐不住辛棄疾的軍事才華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師若可
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僅率八百騎兵,前往敵國都城斬敵數千。
這一驚天之舉大挫匈奴銳氣,據說所斬殺之人中包括匈奴的相國、當戶官員,以及匈奴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
霍去病的的這段經歷廣為後人稱讚, 直到一千多年後的南宋,還有人對他念念不忘,一生視他為偶像。
此人便是南宋文武雙全的民族英雄辛棄疾。
一,年少抗金
霍去病,辛棄疾。首先從名字上,辛棄疾彷彿就在向霍去病看齊。
出生於齊魯敵占區的辛棄疾,或許是從小就聽慣了水泊梁山英雄起義的故事,辛棄疾人生的第一件壯舉便是起義。
其實,辛棄疾的祖父辛贊在金國任職,所以辛棄疾是名副其實的「官三代」,生活無憂。
但作為大宋子民,辛家人可謂「身在金營心在宋」,尤其是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到的屈辱與痛苦,收復失地,一血國恥成為辛棄疾一生的志向。
公元1161年,趁著金主完顏亮率六十萬大軍大規模南侵,不堪被金人壓榨的後方漢族人民奮起反抗。決定順勢起義的辛棄疾振臂一呼,很快就召集了上千義士。
有了人馬的辛棄疾思路清晰,選擇與開闢敵後抗戰區的濟南府耿京合作,由於起義軍大多都是武人出身,唯有辛棄疾可謂文武雙全,所以便做了耿京的掌書令,負責掌管印信。
不料印信卻被一個叫做義端的人竊走,投了金國。
耿京以為辛棄疾要謀反,便要殺他。而辛棄疾卻當場立下軍令狀單槍匹馬去捉拿義端。
三天後,辛棄疾提著義端的人頭和被竊走的大印回到營中。這一年,辛棄疾21歲。
二,天子一見三嘆息
後方作戰人馬由於大多未受過正規訓練,而且兵器鎧甲短缺,要想和金人正面交鋒,難有取勝的把握。
所以辛棄疾建議耿京與南宋朝廷取得聯繫,配合南宋正規軍作戰,共同殲滅金國。耿京聽取了辛棄疾的意見,派辛棄疾代表義軍前往南宋朝廷上奏歸宋之請。
可不料辛棄疾還未返回,義軍首領耿京就被叛徒張安國殺死,並投了金國。得知消息後,辛棄疾立馬率領五十鐵騎直闖駐紮著五萬金兵的敵軍陣營,活捉張安國,並押解到南宋朝廷處決。
這一年,辛棄疾23歲。他孤軍深入,取敵首級的氣魄絲毫不亞於霍去病。辛棄疾也憑藉著在義軍中的表現,名重一時。
南宋人洪邁在《稼軒記》記載,「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三,有心殺賊
歸宋後的辛棄疾,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大展宏圖,一血國恥了。
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南宋朝廷怯懦畏縮,人人只求自保。加上自己「歸正人」的身份,所以一直未受重用。
宋孝宗即位後,決定對金國採取強硬措施,一時間,舉國上下充滿了恢復中原,一血國恥的主戰氣氛。
時任江陰簽判的辛棄疾也向當時的北伐主帥張浚上書自己的策略,無奈張浚志大才疏,未採納辛棄疾的諫言。
北伐軍隊最終在符離大敗,史稱「符離之戰」,緊接著便簽訂了「隆興和議」。
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議和的氣氛中,對北伐不敢再提的時候,辛棄疾卻上書《美芹十論》,陳述滅金良策。
宋孝宗閱覽後便召見了辛棄疾,然而兩人卻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所以之後辛棄疾又給宰相虞允文上書《九議》,陳述其策略方針。
這些建議都未引起執政者的重視,所以辛棄疾也未得到重用,一直輾轉於外地任上。
辛棄疾還多次向朝廷提議創置飛虎軍,終於得到朝廷允許。但組建軍隊困難重重,辛棄疾卻不為所動,飛虎軍在辛棄疾的努力下,終於成型。
然而辛棄疾還未帶領飛虎軍作戰北伐,就被調往江西,擔任隆西知府兼江西安撫使,之後又被人多次彈劾,貶謫不斷,幾度歸隱。
公元1207年,辛棄疾病逝,據說臨終前還在大呼「殺賊!殺賊!」。而辛棄疾也自從南遷後再也沒能跨過黃河北岸。
參考資料:《宋史·辛棄疾傳》、《稼軒記》
※李白「千杯不醉」的酒仙身份里,藏著古代釀酒的哪些秘密?
※《笑傲江湖》劉正風為何拚死要金盆洗手?後邊藏著黑白兩道的規矩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