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女孩3年從未脫塑身衣,這些吉尼斯世界紀錄都靠譜嗎?

女孩3年從未脫塑身衣,這些吉尼斯世界紀錄都靠譜嗎?

較真要點:

1、女孩3年從未脫塑身衣,束出世界最細腰?其實,網帖中的俄羅斯女孩系張冠李戴,三年穿著塑身衣的女人來自德國。而吉尼斯認證的擁有世界最細腰紀錄的女士有兩位,分別來自英國和法國。

2、當前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夫妻來自中國?這是真的,但網帖寫錯了妻子的名字。

3、世界上最大的蚊子標本在東京博物館?東京博物館的館藏目錄里並沒有「最大の蚊」。現世的世界最大蚊子在中國四川的青城山被發現,目前收藏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4、世界最小《聖經》的直徑僅有5毫米?早已被刷新,最新的紀錄是邊長只有2毫米多一點,而且目前的吉尼斯官網上並沒有相關紀錄。

5、有人在五分鐘內用頭將38枚鐵釘砸進木板?這是真的,該男子的頭骨大約是常人的三倍厚度。

查證者:反海外謠言中心

各種趣味新聞中總少不了奇葩故事,尤其是那些被冠以「世界紀錄」的帖子更是奪人眼球。最近網上流傳的一篇題為《最近火了「奇葩」吉尼斯:女孩3年從未脫塑身衣,00後羨慕了沒》的文章,裡面介紹的內容有的驚悚、有的有趣,但真假如何呢?我們來看一看。

一、女孩3年從未脫塑身衣,束出世界最細腰?張冠李戴

網帖中介紹的俄羅斯姑娘確有其人,但三年從來沒有脫下塑身衣的人卻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來自德國柏林的Michele Koebke。Michele確如網帖中所說的「穿著束胸衣時腰圍是15英寸,不穿束胸衣的腰圍為21英寸」 [1],但流傳網帖中把單位誤寫為了「英尺」。

那麼Michele擁有的是世界最細腰嗎?不是。

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最細腰紀錄是由來自英國的Ethel Granger和法國的Mlle Polaire共同保持的,她們都有著13英寸(33厘米)的腰圍[2],比Michele 足足小了兩英寸。

二、當前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夫妻來自中國?這是真的

流傳網帖還介紹,「來自中國的孫明明和徐燕成為了全世界最高的夫妻,丈夫身高236.17厘米,妻子身高187.3厘米,二人身高共有423.47厘米」。

這件事倒是真的,只不過妻子的名字叫徐艷,而網帖錯寫成了徐燕[3]。

丈夫孫明明為職業籃球運動員出身,退役後涉足影視圈,《尖峰時刻3》、《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等多部影視劇中都有他的身影。妻子徐艷則是手球運動員。

不僅如此,孫明明還是世界上「最高的籃球運動員」,同時保有兩個世界最高的紀錄。

三、世界上最大的蚊子標本在東京博物館?證據不足

流傳網帖中的蚊子標本,足有人臉那麼大,而且在文字說明部分,還強調標本是在東京博物館(一般指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但筆者在該館的館藏和相關新聞中仔細搜索,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提到「最大の蚊」的詞條。

關於這張圖片,目前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紀錄是一個2016年3月發表的相冊,配文是「驚訝地在博物館發現一隻很酷的史前蚊子」[4]。如果是根據古生物化石復原的蚊子標本,的確有可能體型很大。但由於圖片給出的信息太少,查證者難以追蹤到更精確的地點,只能根據標本後面的解說牌上的字元文字,推斷標本來自日本的可能性比較小。在此,也歡迎感興趣的網友,進一步提供查證線索。

但若說存世的世界上最大的「蚊子」,種類上則是大蚊。這種蟲乍一看和蚊子差不多,但其實不會吸血,只是長得有些嚇人罷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蚊是在我國四川省的青城山發現的,蚊子展開長度大約25.8厘米,這一標本目前收藏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5]

四、世界最小《聖經》直徑僅5毫米?紀錄早已被刷新

網帖中說的直徑只有5毫米的《聖經》,倒是確有其事,被稱為NANO BIBLE,但它的紀錄早已過時了 [6]。

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聖經》是2007年報道的,由以色列理工大學使用粒子雕刻技術生產的。該《聖經》的面積不到0.01平方英寸,邊長是2毫米多一點點,是網帖中介紹的版本的一半[7]。

需要注意的是,原帖中只提到該成果正在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但目前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官網上是查不到相關資料的。

五、頭釘鐵釘?確有其事

五分鐘內用頭將38枚鐵釘砸進木板?聽上去有些嚇人,不過確有此事。吉尼斯世界紀錄官網以及其youtube官方賬號都刊載了這一紀錄。究其原因,該男子的頭骨大約是常人的三倍厚度,這給了他將腦袋當鎚子用的底氣。[8、9]

看到這裡大家就會發現,五條紀錄中,有三條和吉尼斯都沒有關係。網帖作者根本不論事情真假,只是搜羅了一些奇聞軼事,配上少量不知來源的照片,拼湊在一起,冠以「吉尼斯」的名頭來博取關注。

如果有網友想知道網傳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不是真的,不如直接到它的官網中進行檢索(http://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獲取第一手資料,而非依賴「路邊社」的小道消息。

網路上像這樣的帖子有很多,看似無傷大雅,沒有什麼危害,但實際上卻提高了受眾與媒體之間的互信成本,也會讓人們對其他真實事件的確認付出更多的代價。

本文編輯:zolazhang

想了解更多趣味知識?微信搜索「較真闢謠神器」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較真 的精彩文章:

竹子不僅能開花,還能結果,而且果實還有點甜
甜味劑增加糖尿病風險?一文讀懂甜味劑爭議

TAG: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