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巴列維向美國求援,美國為何不救,眼看著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

巴列維向美國求援,美國為何不救,眼看著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

1991年蘇聯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各自獨立,而同時如何處理龐大的遺產也成為了問題。後來經過協商,俄羅斯因為承擔了前蘇聯所有債務,所以駐守在華約國家的部隊由俄羅斯接收,而蘇聯境內的遺產則按照屬地原則分配,也就是說部隊、裝備在誰的國土上,那麼就分配給哪個加盟國。

不過,並非所有遺產都能按照屬地原則來分配,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

了解蘇軍歷史的人應該知道,蘇聯有四大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 、黑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其中三支的母港在俄羅斯,唯獨只有黑海艦隊的母港在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的塞瓦斯托波爾。

原因很簡單,克里米亞原本是俄羅斯的領土,60年代為了紀念兩國友好300周年,俄羅斯將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而黑海艦隊沒有更換母港,繼續留在塞瓦斯托波爾駐守。

蘇聯時代,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兄弟國,黑海艦隊留在克里米亞自然沒問題,然而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與烏克蘭分道揚鑣,那麼黑海艦隊的歸屬就成了最大問題。

要知道,當時的黑海艦隊擁有10萬人的編製,艦艇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00艘,這樣的力量太強大了,誰都不願意放棄,於是烏克蘭宣布「黑海艦隊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準備派人接收艦隊。

不過,當時的黑海艦隊司令卡薩托諾夫卻不打算向烏克蘭效忠,因為他是俄羅斯人,黑海艦隊的官兵也都是俄羅斯人,他們肯定是心向母國的。

於是乎,在烏克蘭接收部隊趕來之前,卡薩托諾夫命令全體官兵上艦,800艘軍艦就這麼浩浩蕩蕩地撤離塞瓦斯托波爾,返回俄羅斯。

等到烏克蘭接收部隊趕到時,看到的是人去樓空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可以想像他們當時的心情。為了黑海艦隊的歸屬,烏克蘭公開向俄羅斯抗議,而俄羅斯也不可能拱手交出黑海艦隊,於是兩國展開了談判。

談判的過程相當漫長,畢竟這裡面涉及的是一整支艦隊,但是黑海艦隊已經回到俄羅斯,主動權不在烏克蘭手裡,所以最終烏克蘭只要回了170艘軍艦,剩下的630艘軍艦和10萬官兵全部留在俄羅斯。

不僅如此,為了這170艘軍艦,烏克蘭還付出了不少代價,比如允許俄軍黑海艦隊繼續使用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等等。

卡薩托諾夫的做法明顯是違背屬地原則的,但站在黑海艦隊的角度來看,他又是沒錯的。當年蘇聯在烏克蘭布置了70萬人,除黑海艦隊外,陸軍、空軍都被烏克蘭接收,但很快這些部隊就因軍費不足而被大規模裁撤,卡薩托諾夫如果選擇帶領官兵留在烏克蘭,恐怕結局也是一樣的凄慘,黑海艦隊的軍艦將十不存一,官兵們也將失業。

相比之下,回歸俄羅斯已經是相當好的結局了,雖然黑海艦隊的規模也在縮小,但至少主體實力保存了下來,至今依然是俄羅斯強悍的海上力量。

延伸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有七個王室,最強大的國王才能當總統,一半人口是印度人
脫離97年,當年選擇留在英國的北愛爾蘭,還能回歸愛爾蘭嗎?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