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將迎來應用爆發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作為新經濟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正在對社會生活產生深刻變革。從技術研發到應用落地,再到與各行業深度融合,讓人工智慧發揮最大價值,這正是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大趨勢。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即將召開之際,以「智能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融合大會6月27日舉行,人工智慧產業上下游300餘位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大會圍繞上海試驗區建立世界一流產業生態這一目標,以多領域人工智慧商業落地場景為基礎,解析人工智慧產業政策,探討人工智慧浪潮中企業轉型變革,分享對AI趨勢的觀點、看法,助力上海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人工智慧賦能產業
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升級和應用,我們曾經熟悉的交通、製造、安防、能源、教育等行業都進行著轟轟烈烈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時代已經來臨。
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朱頻頻博士介紹說,在計算智能以及感知智能方面,人工智慧的能力早已超越人類,如今,人工智慧的發展正向著「理解、推理、解釋」的「認知智能」前進。越是傳統性的行業越能更好地與人工智慧融合,比如農業、工業等。現在,安防行業及客服行業已經率先開始擁抱人工智慧,其中客服作為一個人力密集的行業,是「認知智能」應用的重要領域,但目前人工智慧的滲透率仍非常低,未來將會迎來AI應用爆發期。目前,小i機器人「智能 」已與多個行業相融相生,攜手國內外合作夥伴一起,共商共建AI賦能產業的生態體系,共享人工智慧產業紅利。小i機器人旗下的小i智慧學堂作為人工智慧應用實踐類課程,將小i多年行業積累經驗傳遞賦能行業夥伴。
「雖然我們可能覺得現在有些人工智慧簡直是『人工智障』,但即使是這樣的智能,已經足夠掀起一場巨大的產業變革。」復旦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劉鋼說。他進一步闡述,互聯網經濟是全面超越工業經濟的,不僅是因為機器體系能成為人的強助力、替代甚至超越,產品更將成為服務的載體,交易生產達到一體化,實現產品的按需生產,解決如今傳統工業模式下產能過剩的根本問題。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綜合規劃處副處調研員趙廣君博士表示,在汽車及移動出行、生物及精準醫療、智能裝備及系統集成、航空航天及軍民融合、新材料及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等新興產業主題領域,人工智慧都將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人工智慧落地應用場景
繼「邏輯推理」及「專家系統」之後,AI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機器學習」這第三次浪潮。這次的浪潮和以往兩次相比有什麼不同?劉鋼表示,AI應用的落地有四個要素,分別是演算法、大數據、算力和場景。而AI的這一次爆發,離不開技術能力的成熟和計算能力的提升,更離不開市場應用的增多。
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金融、商業、教育、工業和安防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成為中國發展的重要機遇。中軟國際有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居琰博士說,「這是因為中國對人工智慧的應用有著最迫切,最龐大的需求。」大量碎片化的應用場景需求是人工智慧現今得以快速發展的根源所在。朱頻頻也表示,AI已經進入了大規模商用的階段。
劉鋼認為,技術的價值在於其創造的應用需求。「當我打開冰箱喝牛奶的時候,冰箱就會提示我,牛奶即將喝完,是否需要訂購;」他舉例說,「而當我坐在無人駕駛汽車上的時候,它又會告訴我,牛奶已經到了,是否確認扣款。」未來,在5G時代,任何在現實場景的事物都可能成為一個智能交互的終端,終端將呈現出多樣化、雙向性的特點,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本次大會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市軟體行業協會、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海納匯中國軟體產業生態聯盟主辦,小i機器人承辦。
※中轉無需提行李,東航浦東樞紐「通程航班」新增5個國際站點
※38名上海遊客護照、行李在西班牙被盜搶,暑期赴歐遊我們給你準備了這些防盜搶攻略!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