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遷外孫因保護《史記》而名傳千古,最終卻被皇帝腰斬,冤不?

司馬遷外孫因保護《史記》而名傳千古,最終卻被皇帝腰斬,冤不?

《史記》因他的保護而流傳後世,自己卻被皇帝腰斬,冤不?靠告密起家,最終被人密告身死,成為史上最早的「文字獄」受害者。

秦漢之際,門第等級觀念非常森嚴,出生於高門大第,生來就是口帶著金鑰匙的幸運兒。在這些顯貴的家族中,就有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即陝西的華陰楊氏,該支楊氏之顯貴,始自西漢丞相楊敞,楊敞之後又出了個人稱「關西孔子」的楊震(就是給後人留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的那位楊老夫子),楊震的子孫均官至太尉,是為東漢「四世三公」。另外如,隋朝的越國公楊素,其子楊玄感等,就是弘農楊氏的後人。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也是弘農楊氏之後。其後,在中國的文壇上也湧現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楊修、楊炯、楊萬里、楊大異等等。

弘農楊氏的一世祖楊敞,與司馬遷是翁媳關係,楊敞娶了司馬遷之女司馬英為妻。司馬英為楊敞生養了3個兒子,長子楊忠,後承襲父爵,為安平頃侯;三子楊寶以研讀歐陽《尚書》著稱於世,逮至東漢初年,並未出仕而終老於家。

最受司馬遷喜愛的,當是楊敞的次子楊惲,自幼好史學,漢宣帝時遷任左曹。楊惲對後世的最大貢獻,就是保護了司馬遷嘔心瀝血所完成的《史記》,並讓其公諸天下。司馬遷死後,他的家人把《史記》轉移藏匿在他女兒司馬英家中,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初讀此書,便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在漢宣帝的時候,楊惲被封為平通侯,看到宣帝是個靠譜的當家人,便將這部塵封了二十年的史學巨著上書漢宣帝,《史記》最終才得以公開發行。

但是,楊惲的結局卻並不完善,而是被漢宣帝下令腰斬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一切都是源自他的性格,因憤世嫉俗,言語過激而屢遭貶抑,最終才弄丟了性命的。

楊惲除了出身好之外,對漢廷也是有功之人。史稱楊惲是因告密發跡的——因告發霍光子孫謀反,封平通侯,升中郎將,位至光祿勛。但是,「惲自負而好揭人陰私,每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人多怨恨「。

後來,果然被人給坑苦了。楊惲因與太僕戴長樂失和,被戴長樂檢舉:「以主上為戲(拿皇帝開玩笑),語近悖逆」。一個大臣,竟然敢拿皇帝開玩笑,漢宣帝的脾氣再好,也不淡定了,於是下旨將楊惲下獄,釋放後被免為庶人。

從王侯將相被貶為普通老百姓,這樣的人生落差,難免讓人心生不滿的,發發牢騷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由於他為人太過耿直,加之毒舌,常揭人短處,因此得罪了許多小人,就為他的不幸福結局埋下了伏筆。楊惲之死的起因,就是因為一封私信。

削職為民後的楊惲,在官場上混不下去了,乾脆大肆享受人生,蓋房子、置地,天天宴聚,尋歡作樂,標準一漢代嬉皮士作派。楊惲如此作賤自己,引起了他的老朋友、安定郡太守孫會宗的關注,他寫信勸楊惲要低調,要閉門思過,不要太過張揚。對於孫會宗的勸戒,楊惲地不以為然,給孫會宗寫了回信,這就是與他外祖父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同樣桀驁不馴的《報孫會宗書》。

楊惲的《報孫會宗書》中,有對皇帝的怨恨,有對孫會宗的挖苦,為自己狂放不羈的行為辯解。他先是在信中誇耀自己的顯赫世家,然後是廢為平民後的生活,最後,他狂傲地說,古代有個叫段干木的不肯做官,要效仿他。他的侄子讀到這封信後,也勸他說:「您過去有功於朝廷,現在只要低個頭認個錯,皇帝會重新起用你的。」楊惲卻勃大怒:「胡說!這種皇帝,我還為他賣命做甚!」

不久,出現了日食,這在古代是種惡兆。這時,就有人適時前來告密說,日食警告的是楊惲,因為他犯事被貶後,不但未有悔過之心,而驕奢淫慾,惹怒了上蒼。並且,他還寫過一篇文章(即指《報孫會宗書》),怨恨之言良多。

漢宣帝聞報後,立即叫人拿來那篇文章讀,讀到「夫人情所不能止者,聖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斗酒自勞……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誠淫荒度。不知其不可也」時,一下子又惹怒了宣帝,當即下令逮捕楊惲。

漢宣帝看完楊惲的《報孫會宗書》後為什麼會大怒,原來是楊惲的話太無視他的存在。在老楊看來,他已經被貶官三年,對皇帝已經盡了忠道,從此就兩不相欠了。最讓宣帝受不了的是,楊惲居然把他和死掉的父親相提並論,皇帝自然就要大怒了。

大怒的漢宣帝,給楊惲判了個大逆不道罪,就令人把他腰斬,楊惲的妻兒被流放到酒泉郡。而作為勸諫者的孫會宗,也因此受到牽連,被罷了官。楊惲由告密發家,又以告密身敗。可謂成也告密,敗也告密,這也算是惡報輪迴吧?

楊惲的因文惹禍,更是開創了中國「文字獄」的先河。楊惲的慘死,卻得到了後人的極大惋惜和深切同情。相比而言,漢宣帝此舉,成為他「善政」的一個最大污點。漢宣帝號稱英明,卻如此草菅人命,確實有些令人想不明白。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卑鄙無恥的小人,兩背舊主三殺恩人,不是呂布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何大多謚號「襄」?「襄」是什麼意思?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