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很有禪意的一首詞,駕輕就熟,如至化境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他才華橫溢,學識淵博,曾為當時的士林領袖。由於佛教禪宗的迅速發展,對很多士大夫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王安石也不例外,他的很多文學創作也以禪入詩。晚年的王安石看盡了世間的人情冷暖,更歷經各種淬鍊與升華,於是他深研佛經,皈依佛法,作品中也滲透了高深的禪意和佛理。?
雨霖鈴??
北宋:王安石
孜孜砣砣,向無明裡、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迴倉猝。幸有明空妙覺,可彈指超出。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祗些些、妄想中埋沒。貪他眼花陽艷,誰信這、本來無物。一旦茫然,終被閻羅老子相屈。便縱有、千種機籌,怎免伊唐突。??
詞的上片感嘆時光飛逝,世事無常。晚年的詞人簡單回憶了這半輩子的經歷,先用「孜孜砣砣」四個疊字,表達自己勤勉工作,從不懈怠。但即使這樣,也覺得毫無建樹,愧對初心,在無明愚痴之中所做的窩,如同鳥兒在麥隴上所做的巢一樣不可靠。窠窟,指動物棲身之所,這裡喻指事業。詞人採用恰當的比喻,說理形象。
自古有大智慧者,必然也會經歷大的波折,王安石在宦海中沉浮,也曾四處漂泊,雖然勵精圖治,但終於懂得浮名虛利都是身外之物。「堪留戀處,輪迴倉猝」,人生總有很多戀戀不捨之事,可是當輪迴到來,只能倉促而去,又何嘗能帶走一物。
不過詞人還是欣慰地說,幸有那明理靜心的佛學,讓我能在精神上超越他人。瀛渤,即渤海。浮漚,指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生活忙忙碌碌,人生有無盡的追求和貪慾,於是便容易流於浮躁,更會陷入煩惱和迷途。周國平就曾說,一個人,一個民族,精神上發生危機,恰好表明有執拗的精神追求,有自我反省的勇氣。可怕的不是危機,而是麻木。
下片闡述禪理,本源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自性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詞人告誡後人,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但事物的根本不變,只是心中的少許夢想早已幻滅。常人都貪圖那些外在虛妄而又艷麗綻放的眼中花,誰會相信本來無物的至理?於是詞人再次強調,一旦人們心中茫然無歸處,易受功名利祿所引誘,到那時縱使心中有千種計謀,也難抵突如其來的變故。
王安石深通禪理,而且爛熟於心,文中化用佛語如信手拈來,毫不晦澀,體現了作者對佛典的熟悉和駕輕就熟、如至化境的藝術功力。作者在人生艱難之路上砥礪前行,也總結了很多經驗教訓,希望後人不要重蹈覆轍,而應珍惜當下,快樂自在。幻想中的浮名虛利終會化作浮漚。常人即使無須頓悟成佛,也該心性本凈,少為客塵所染。
※南宋詩僧的一首禪詩,生動形象,闡述了理趣超然的禪意
※唐伯虎的一首禪詩,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