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唐代皇帝嘆息孔子命運,句句用典,沒點墨水還真不容易讀懂

唐代皇帝嘆息孔子命運,句句用典,沒點墨水還真不容易讀懂

孔子被譽為是大成至聖先師,他的思想幾乎影響了整個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多年。與之相對應的,他的家族更是連繁衍不絕,一直到今天依然是當地很有名氣的大家族。

在他去世大概1000年左右的時間,有一個唐朝皇帝來到了他的墓前,寫下了一首慨嘆其人生命運的詩詞,在後世有很深遠的影響。他嘆息孔子的命運,幾乎每一句都運用到了典故,要想讀懂還真不太容易。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這首唐詩就是李隆基的《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李隆基嘆息的是什麼呢?就是孔子的命運。孔子一生奔波勞碌,周遊列國,但是卻一事無成。不過他的思想卻能夠澤被後世,影響長達千年。

與孔子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個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思想影響深遠,可惜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如今卻成為了他人的住宅。「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孔子被安葬在他的出生地,但是他的舊宅卻被後人不斷毀壞,甚至被改建為魯國的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接下來的詩句就是對孔子個人命運悲劇的哀嘆了。在他生活的時候,鳳鳥不至,只能哀嘆命運不濟;在麒麟出現之時,卻又哀怨感慨世道兵荒馬亂。孔子一輩子沒有什麼突出的政治業績,但是今天來看,「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他的畫像端坐在堂前,受到千萬人的頂禮膜拜,正如他生前夢境中所見到的一樣,如今也可以含笑九泉,稍感慰藉了吧。

一代帝王唐玄宗在孔子的神像前,如此的謙恭行禮,對於他的命運有如此的感慨,表達出了他自身非同一般的帝王胸懷。孔子一生鬱郁不得志,但是能有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這種精神,最令唐玄宗佩服。

值得今天的我們佩服的是,在這首詩詞作品當中,運用到了大量的典故。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出自《論語·憲問》:「微生畝問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歟?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疾固也。』」雖然是孔子自嘲之言,但是從側面反映出了孔子這一輩子一事無成,實在是令人感到可悲。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同樣採用典故,孔安國《尚書序》載:「魯恭王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升堂聞金石絲竹之聲,乃不壞宅。」寫帝王諸侯想要擴建宮殿,也不敢妄動孔子的故居。

《論語·子罕》中載:「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可惜孔子生在亂世之中,刀兵四起,他的學說並沒有用武之地,詩人也為孔子的命運感到惋惜。

這首詩詞雖然用典比較多,但是全文的表達語言非常質樸。讀起來感覺到深厚之意。以一個帝王的身份表達出如此的感慨,足以讓今天的我們感受到唐玄宗的帝王胸懷,更讓我們管窺唐玄宗的學識之豐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陸遊愛情悲劇:陸母拆散鴛鴦由於2原因,放翁更是錯在了2個字
28字有5個地名,詩仙一首唐詩,成就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