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金陵圖詠》

《金陵圖詠》

這部書由明朝朱之蕃編撰。在《金陵圖詠》中,朱之蕃對成書的過程有這一的記載:「搜討記載,共得四十景,屬陸生壽柏策蹇浮舫,躬歷其境,圖寫逼真,撮舉其概,各為小引,系以俚句。」

自古以來,人們將金陵(南京)的著名景點稱作"八景"或"十六景"。朱之蕃將景點清單上的數量增加到40個,並請陸壽柏繪畫(第40景上有陸壽柏的題名)。朱之蕃為美景配上詩詞,並對景點變化予以介紹,還親筆書寫並印刷了所編撰的全部內容。該作品的最後是杜士全的詩詞,這些詩詞與畫作上的詩詞和諧統一,也是由朱之蕃親筆所書。

此書有兩份後記:陳沂所作的《金陵古今圖考》和《金陵雅游編》,有餘夢麟的題詩和焦竑及朱之蕃的詩歌。這些也是由朱之蕃親筆所書,並按他的要求精心刻版。朱之蕃告老還鄉後,居住在金陵,寄情于山水和文學聚會,與焦竑和顧起元等一起吟詩唱和。

金陵圖詠序

(圖)鍾阜晴雲

(圖)石城霽雪

(圖)天印樵歌

(圖)秦淮漁唱

(圖)白鷺春潮

(圖)烏衣晚照

(圖)鳳台秋月

(圖)龍江夜雨

(圖)弘濟江流

(圖)平堤湖水

(圖)雞籠雲樹

(圖)牛首煙巒

(圖)桃渡臨流

(圖)杏村問酒

(圖)謝墩清興

(圖)獅嶺雄觀

(圖)棲霞勝概

(圖)雨花閑眺

(圖)憑虛聽雨

(圖)長干春遊

(圖)燕磯曉望

(圖)幕府仙台

(圖)達摩靈洞

(圖)靈谷深松

(圖)清涼環翠

(圖)宿岩靈石

(圖)東山棋墅

(圖)嘉善石壁

(圖)祈澤龍池

(圖)青溪游舫

(圖)虎洞幽尋

(圖)星崗飲興

(圖)莫愁曠覽

(圖)報恩燈塔

(圖)天界經魚

(圖)冶麓幽樓

(圖)長橋艷賞

金陵四十景詩紀

朱之蕃,生於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卒於天啟四年(1624年)。原籍山東聊城茌平縣,其先祖由茌平迂到南京,選為錦衣衛人。父朱衣,嘉靖四卜三年(1564年)甲子科舉人,與焦竑同科中舉,官至知府。朱之蕃自幼聰穎出眾,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鄉試中舉,第二年中進士,廷試第一,成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官諭德、庶子、少詹事,進為禮部侍郎,改吏部。不久又充會試同考官,轉翰林院掌院學士,進南京禮部右侍郎,攝工部。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奉命出使朝鮮,與其圖才士互相辯難,賦詩贈答,應對如流,且語言得體,不辱使命。卒贈禮部尚書。朱之蕃不僅能文,而且工書法,真書、行書師法趙孟頻,得顏真卿、文徵明筆意,日可寫萬字。又善畫山水花卉竹石,兼東坡神韻,山水酷似米芾等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師書苑 的精彩文章:

圈子決定命運!
硬筆書法怎樣寫才有古意?

TAG:京師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