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易經》與《易傳》的關係來看國學知識的研究方向

從《易經》與《易傳》的關係來看國學知識的研究方向

《周易》是周代初期的官書,而《十翼》是東周私學興起以後,學者們對《周易》進行研究所形成的結論。

《周易》和對《周易》的解讀並不一回事,所以《周易》固有思想和人們的對它的解讀時所形成的思想也往往不能一致。譬如,紅學者研究《紅樓夢》,都自稱最接近曹雪芹的本意,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會有多少位紅學研究者,就有多少種《紅樓夢》了。

傳統易學最大的錯誤在於,不加任何論證就假定《十翼》是對古經文內容最權威、最正確的解讀,甚至有人宣稱經傳不分家的觀點。但是,在人類文明史上從未出現過某一思想與其繼承者、宣傳者的思想完全一致的現象。假設《十翼》是古經文最權威解讀是沒有任何事實基礎的。

《周易》是周代的官書,而《十翼》形成於諸子時代,甚至還有可能是漢初時期,前後相距數百年。我們知道,即使在在父子、師徒之間都不能保證其思想絕對一致,如何能將相隔數百年的不同時期的思想視為絕對一致,毫無差異呢。如此違反常理的事實如何能實現,那隻能藉助神話的力量,所以才有伏義畫卦、文王演易、孔子作傳的說法,其目的無非是神話經文,僵化人們的思想。

在歷史記載,中文王是位優秀的政治家,孔子是位優秀的學者,周代文物的繼承人,儒家的開創者,雖然他們都在我國歷史上有過偉大功績,但都是活生生的人,而絕非神聖。伏羲氏則純粹是一位傳說中人物,其生活時代早於有文字記載的時代。所以,三聖作易是假託的,絕非歷史事實。

如《論語》等著作都已經無法分辨出哪些是真夫子言論,哪些是其後學言論,《易傳》十篇反而是穩妥的夫子手筆!這難道不令人感覺奇怪嗎?古人也講盡信書不如無書,可是一講聖賢言論,最基本判斷力也不起作用了。所以,稱《易傳》是孔子所作缺乏學理與實據的支撐。

《十翼》里講到了一些古經文中未曾涉及的內容。比如,八卦符號的來源以及其象徵意義的問題。因為古經文里只有六十四卦而沒有八卦,經文中也未論及六十四卦與八卦之間有怎樣的關係。這樣看來,《易傳》似乎補充了《易經》內容之未備,對它起到羽翼的作用。但是最關鍵的問題卻是,《十翼》所提供的八卦符號的來源及其意義知識是否就是《周易》古經文中所隱含的內容。

這是一個不容小視的問題。如果《十翼》所提供的內容恰恰是古經文所隱含的內容,那麼我們才可以將它用作分析卦象與經文含義的基礎。反之,如果《十翼》所提供的內容與古經文固有思想不一致,當我們企圖以這些內容為基礎來解釋卦象與經文時,就是要將與古經文本無任何關聯的東西強行調和到它的內容中。

傳統易學毫無批判地接受《易傳》所提供的八卦知識,並用作分析卦象與經文的基礎,但令人感覺奇怪的卻是,兩千年的易學居然不能將古經文究竟講什麼的問題說清楚。難道是聖賢的智慧凡人不可企及嗎?其實更有可能的是,《易傳》所提供的八卦知識與古經文內容無關聯,根本不能用作分析卦象與經文的基礎。

在六十四卦與古經文中,乾不代表天,坤不代表地,離不代表火,坎也不代表水,等等。而我們卻偏偏要以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幾個符號機械的解構卦理和經文文字,分明不可能解通,還偏偏深信不疑。解不通還要強解就要牽強附會,再解不通就要委之神明,雖然不知所云,還不忘神話其高深莫測。分明是無道理可講,卻要說成是凡人不可能參透聖賢的全部智慧。但是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哪怕一條有效的自然法則出自易學以及古經文內容。

有人試圖以陰陽或五行學說來證明易學的高深,可是他們不知道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只是人類理智創造的階段性成果。古人通過觀察自然界的實際秩序,結合自己的思考與理解,進而建立了這些學說,而這些學說究竟是否包含真理,要以這些學說能否反映自然事物的真實規律為依據。再精緻的學說如果不能反映自然事物的真實規律也只能是假說。

所以,研究陰陽或五行學說就要在這些假設的規則與自然界的實際秩序之間做比較,如果這些規律能夠反映自然事物的真實規律,可以用於描述這些自然現象的工具,就是真學說。反之就是假學說。所以研究自然不能從本本出發,有些人雖然讀書足夠多,但書卻讀死了,只沉浸在那些學說預設的觀念中,卻不關心這些原則與自然秩序之間的關係。這是因為不能明白一切學說的目的都是要解釋現象或說明現象的,學說如果不能與它所試圖說明的現象建立起關聯來,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好看卻不中用。

人類的真知都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結合理性思考,提出假說,再結合觀察和實驗結果來證實或證偽假說。如果舊假說不能解釋新經驗,就要修正舊學說或建立新學說。如此循環往複,促進人類對於自然的理解。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一勞永逸的真理形態,宏觀低速運動,牛頓力學可以給出很好描述,但宏觀高速運動則需要愛因斯坦理論來說明。在微觀世界裡的運動,則需要量子理論來解解。我國陰陽五行等學說,不是超越了現代實驗自然科學,而是還停留在自然哲學的階段。這些學說的建立者,依據少量的經驗,更多的則是以主觀的建構。所以這些學說中空想的成分必然要多於可驗證的內容。近代自然科學出現以前,西方學術也處於類似的階段。

西方在近代找到了以觀察和實驗為主的經驗主義的認識方法,擺脫了以思辨思考為主的認識方法,將形而上學演變為自然科學理論,從而擺了自然哲學階段。而我們傳統學術的發展過程中卻沒有這樣一個演變過程,所以我們的傳統知識形態不是超科學的,而是尚未發展到實驗自然科學知識的階段。天底下根本沒有神聖頒布的法則,一切精神成果都是人類理智的創造物。

我們的古人通過觀察自然和社會現象,結合自己思辨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獨特理解,從而建立了陰陽、五行等學說。這些學說闡述了他們理解中的世界,而不是原原本本的世界。這些學說究竟是否包含真理,僅僅通過這些學說本身是無法證明的。我們必須要在這些學說與它所試圖解釋的現象之間做出比較,如果這些學說準確解釋了現象,並揭示了事物背後運作的機制,我們就能判定它們是真學說。反之,就是假學說。明白這個道理,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知識才不會為既定言論所困,先王言、聖人語不能用作其言論必然為真的證據。符合邏輯規律,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才是言論為真的依據,所以做學問獨立思考最重要。

相對論代替牛頓理論是因為舊理論無法解釋新經驗,而不是因為相對論比牛頓力學更精緻。本本主義是學者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既定言論是前人成就的同時,也往往成為學者思想的桎梏,每位學問家都要明白一個道理,任何言論都有被修正和推翻的可能。真理只存在於自然事物的實際秩序中,而不存在於本本里。所以,人類知識起源於經驗,亦終結於經驗。所以,陰陽學說,五行理論不是終極學說,更不是什麼超科學的理論,它們有可能被修正,甚至被推翻重建,這才是研究這些學說的正確方向。

所以,陰陽和五行學說不能用作證明《易經》精深的證據,《十翼》也不是古經文最正確的解讀,研究《易經》只能從卦象與古經文的研讀出發。我們要還原《易經》真相不是要探索某個科學的新大陸,宇宙奧秘不可能藏在某本古書中,迷信教條,本本主義,可能獲取新知。哲學思辨是一切學問的根本方法,這個原則沒有中西之分。研究國學知識同樣需要以研究哲學與自然科學的方法和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新邏輯 的精彩文章:

《易經》上經三十卦象卦名意義小結(下)

TAG:國學新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