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刷了6集,這劇比《生化危機》還可怕
前段時間,影sir給大家推薦的,由HBO出品的美劇《切爾諾貝利》讓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核輻射的殺傷力,侵襲過的地方猶如人間煉獄——
漫天的放射性粉塵飄得到處都是,受感染的人不計其數,他們有的不明原因的出血,身體從內而外的溶解,全身長瘡。
嚴重的患者在輕打一個噴嚏時,都能把內髒的碎片咳出來,過程觸目驚心。
恐懼一直縈繞在每個人的內心,揮之不去,可是讓人倍感絕望的還不止核輻射。
最近,由FOX台和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手打造的災難題材的迷你劇,同樣觸目驚心,同樣無能為力,它就是——
《血疫》
The Hot Zone
病毒的傳染是可怕的,它能讓人精神恍惚,在瀕死階段飽受折磨。
一個男人滿臉膿包,呼吸困難地乘坐飛機去醫院,他的體內就像有根巨大的攪拌棒在不停地攪動著五臟六腑。
嘔吐一刻也沒停過,吐出來的東西都是黑色的黏液狀,摻雜著不知是組織還是器官的碎片。
被送到醫院時,這個男人的全身開始潰爛,眼睛鼻孔耳朵都在流血,稍稍一碰便是一片紅色海洋。
更可怕的是,病毒的傳染速度極快,診治的醫生在治療的過程不慎沾上了帶病毒的血液,十天後,醫生以同樣的方式死去,死相同樣面目猙獰。
片中的「隱形魔鬼」埃博拉病毒,堪稱生命黑板擦,傳播途徑甚廣,死亡率高達90%,在生物安全防護等級里被列為最高的第四級。
第四級是什麼概念?
艾滋病和非典也僅僅是第三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換言之,埃博拉病毒比前兩者的危險性更大。
看過《戰狼2》的小夥伴都知道,冷鋒在帶領自己的夥伴準備回家的時候,意外進入到一個帶有病毒的屍坑中,這種叫「拉曼拉」的病毒異常猛烈。
冷鋒當時已經預感自己可能會感染病毒,直到在後面的山洞裡,他病毒感染髮作,痛苦難當,這一幕看得觀眾十分揪心,其實電影中「拉曼拉」的原型就是埃博拉。
據消息顯示,自1976年之後,埃博拉病毒已經爆發了28次;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爆發,奪走了11325條性命,病毒蔓延時,連呼吸都得小心翼翼;
2018年在剛果共和國,也有500人因此死亡。
但在病發初期,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只是普通的猴出熱病,沒必要大驚小怪,然而女主南希卻不這麼認為。
女主角由朱麗安娜·瑪格麗絲飾演,大家對她想必也並不陌生,之前在《傲骨賢妻》里憑藉阿麗西婭一角,獲得艾美獎最佳女主角。
此次在本劇中,飾演一位隸屬美國軍方的病毒學家。
南希的日常工作看上去就很硬核,除了研究侵襲美國士兵的病毒,還要研發各種針對性的疫苗。
有時是病原體,有時是已經凝固的血塊,有時甚至是受感染的心肝脾肺腎。
某天,南希收到了一份病毒樣本:猴子的脾臟血塊,起初南希也覺得這只是一般病毒,可是在細細檢測後發現,猴子很大幾率感染的是埃博拉病毒。
沒有人願意往這上面去想,所有人包括南希的上司都覺得她小題大做,畢竟這種病毒只是傳聞,並未真正出現過。
不管南希如何據理力爭,大伙兒始終不肯相信她。
直至一位接觸過猴子糞便的工作人員轟然倒下,不停地嘔吐血塊,大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一時間人人自危,疾控中心為了防止群眾騷亂,權衡利弊後選擇封鎖消息,並將猴子全部處死。
軍方則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把這次危機的前因後果說個明白,只想著如何為自己找借口,甚至互相推諉。
災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災難發生後,人們喪失抗爭的勇氣和力量,這比病毒還可怕。
與《切爾諾貝利》不同的是,《切》注重的是災後的應對措施,而《血疫》中的劇情就好像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痛感。
對於廣大群眾來說,核輻射稍微離我們遠一些,但病毒卻不一樣,像禽流感H9N7病毒,十六年前引起社會恐慌的非典,都曾經發生過大規模的傳播。
回想起那些畫面,依然心有餘悸。
當時大街上空空蕩蕩,道路無人,公交空駛,飯館關門,學校停課,各大藥店的板藍根被瘋搶;
所有的醫護人員,軍人都是24小時值班待命,哪裡有疫情就往哪裡跑,把自己的安危置諸腦後;
醫護人員和軍人的所作所為,已經是人類自身的一大進步了。
要知道,埃博拉病毒在當時根本找不到治癒的良藥,南希能做到只能是緩解患者的痛苦,以及消滅病毒的攜帶者——
對患病的猴子進行安樂死!
任務極其艱巨,分分鐘都會喪命,於是南希招募了一批20來歲的志願者來完成這項任務,說是志願者,其實就是死士,
當他們聽完南希的解釋後,沒有一個人說要退出。
對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能做到的就是冒著生命危險勇往直前,但是就算犧牲了,也恐怕沒人知道他們做過什麼。
正如南希所說:「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駐足不前什麼事情都不幹。」
洪水、地震、海嘯、病毒肆虐、災難隨時都會上演,但是每一次,總有無數的無名英雄挺身而出,哪怕獻出自己的生命。
難道他們都不怕死嗎?
答案當然不是,但為了能給更多的人爭取活下去的機會,這些志願者們無所畏懼,毫不退縮。
豆瓣上有網友評論道:其實也許並不應該把這部劇看成傳統意義上的災難劇,越到後面越有一種紀錄片式的沉重感和刻意迴避情感渲染的節奏。
它並不希望觀看者過度的沉浸在緊繃的劇情中,而是用半開放式啟發的結局讓人深思,同時也是向那些不能被公眾知曉的隱身的奉獻者致敬。
無論是誰,他們對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應對和處置方式以及為人準則,但相同的是都有正視現實的勇氣和決心。
物競天擇,情感羈絆是人類的弱點,但愛與大義卻也是人類物種屢屢重生的法寶。
這些,才是每次災難過後,人類最應該留下的東西。
※他連一次戀愛也沒談過,卻拼上性命也要贏一盤棋
※都說瓊瑤劇毀三觀,比這更絕的電影在這裡
TAG:電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