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陶瓷技藝的歐洲傳播

中國陶瓷技藝的歐洲傳播

中國是世界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從商周開始出現原始瓷,到東漢走向成熟,至唐宋瓷器盛行,並影響到周邊國家,出口到東南亞、西亞,並遠至非洲。但這一時期中國的瓷器卻很少流入歐洲市場。儘管如此,中世紀的歐洲人並不是完全不知道中國的瓷器,因為當時除零星出現的商業瓷製品,中國的瓷器還常夾雜在官方使節帶回的禮品中。歐洲人真正較完整地知道中國瓷器,是在閱讀了寫於1298年的《馬可·波羅遊記》以後。在這本遊記中,不僅記錄了中國瓷器的面貌,還記錄了當時廣東德化窯的制瓷方法,這是一本歐洲最早記錄中國制瓷工藝的書。

直到馬可·波羅的遊記發表兩百多年以後,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發現了通往印度洋的航線。歐洲人進入印度洋以後,很快穿過馬六甲進入中國領海,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從此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歐洲人終於看到無數精美的中國瓷器,那時正值中國的明嘉靖萬曆時期。青花瓷經歷了元時期的初創到成熟,又被明官窯青睞,不僅成為宮廷瓷,還成為鄭和下西洋帶出去的重要禮品瓷。

歐洲人一接觸到這些精美的青花瓷,立即為之傾倒,成為當時歐洲長距離貿易中銷路廣獲利多的重要商品。從事這一貿易活動的,最早是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但很快被荷蘭人取代,後來英國人也加入其中。在17世紀,荷蘭人和英國人完全壟斷了亞洲的貿易,先後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看到他們獲利,法國、德國、丹麥、瑞士等也都先後加入這一貿易隊伍。從此,中國瓷器源源不斷流入歐洲。

歐洲人的「青花熱」

中國瓷器進入歐洲時,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文化和思想的革命運動,需要來自方方面面的啟蒙和文化資源,歐洲遙望著東方的偉大帝國——中國,充滿著想像與嚮往。在歐洲中世紀貴族世襲的封建制度盛行時,中國科舉制就可以讓中國的一介平民通過讀書,進入國家的管理層,這一通道可為國家選拔人才提供較先進的制度,現在看上去非常平常,但在那一時代卻是一種非常先進的社會制度。國家盛行讀書,講究禮教人倫,讓中國成為歐洲向前發展的、可以參照的一個先進標杆。但在16、17世紀,交通不便和文字語言不通,使東西方的相互了解充滿神秘的猜測。

在13世紀的馬可·波羅遊記中,中國被描述成一個富庶、繁榮的禮儀之邦,讓歐洲人心嚮往之的同時,加速了對自己文化變革的動力。16世紀中國大量美麗的青花瓷開始輸出到歐洲,裝飾著美麗花草圖案和木刻版畫中的戲曲故事的青花瓷,使歐洲人對中國這一遙遠的國度有了更直觀的形象認知。所以歐洲人說,青花瓷是中國送給歐洲文藝復興最好的禮物。

當中國的青花瓷和前往中國的傳教士將一幅幅美好的中國圖景呈現在人們面前,立即引來整個歐洲的無比驚羨。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在歐洲形成前所未有的「中國熱」。在長達100多年的「中國熱」期間,無論是在物質、文化還是政治制度,歐洲都對中國極為追捧,以至於1769年曾有歐洲人寫道:「中國比歐洲本身的某些地區還要知名。」在「中國熱」流行歐洲期間,人們普遍愛好來自中國的物品,熱衷於模仿中國的藝術風格和生活習俗,以致形成一種時尚。其具體體現在:凡爾賽宮的舞會上,國王身著中國服裝出現在滿朝文武面前;塞納河邊的戲園子里,男女老少聚精會神觀看中國皮影;國王的情婦養金魚,大臣的夫人乘轎子;闊人在私家花園的中國式亭子里閑聊,文人端著景德鎮的茶碗品茶……尤其是中國的瓷器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最貴的時尚品與奢侈品。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下令:把所有的銀質餐具統統熔化掉,派作更重要的用場;餐具一律用瓷器替代。

筆者在德累斯頓茨溫格爾宮博物館看到著名的「近衛花瓶」,那是薩克森國王奧古斯都用600個全副武裝的近衛騎兵從普魯士國王那裡換來的127個青花瓶子,當時中國瓷器在歐洲之貴可想而知。為了獲得更多中國瓷器,路易十四曾命令他的首相創辦中國公司,專門到廣東訂造中國瓷器,凡爾賽宮辟有專室儲藏這些東西。俄國的彼得大帝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都不例外,後者更把儲藏瓷器作為最大財富。不難想像,中國瓷器怎樣刺激了歐洲的外貿活動,尤其是荷蘭和英國。據統計,1602—1682年這80年間,也就是明末清初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各國輸入的中國瓷器達1600萬件。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更是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當時的瓷器已從上層社會走進普通家庭。17世紀末,英國進口的茶葉是2萬磅,至19世紀初達到2000萬磅,增加1000倍。那麼僅茶具就需要增加多少呢?從當時的歐洲對中國的稱呼「China」和瓷器是同一個單詞,後來將全世界的瓷土都命名為「高嶺土」(高嶺是清代景德鎮出產瓷土的一座山的名字)等,可見中國瓷器對歐洲的影響有多大,可以說歐洲幾乎是通過瓷器來認識中國的。

歐洲成功研製出高溫瓷

潔白、明亮、半透明並裝飾上精美圖案的瓷器,使歐洲人著迷,他們一直想獲得這門技術。早在16世紀,歐洲人就開始試製高溫硬質瓷,最早試製的是義大利人,之所以如此,也許因義大利是歐洲同近東貿易接觸中最早看到中國瓷器的國家,而且此國有製作高質量陶器和玻璃器的傳統,雖努力了近200年,其製作出的還是瓷器的高級仿品。到17世紀,法國和英國開始加入試製瓷器的行業,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歐洲人開始意識到他們做的炻器、軟質瓷器等和神秘的中國瓷器是不一樣的,所以,直到18世紀初,瓷器製作在歐洲還是個難破獲的秘密。當時歐洲人製作瓷器的動力不僅出於事業心和好奇,最重要的還來自於經濟窘迫,大量中國瓷器的輸入,迅速使歐洲金銀庫存空竭,因為歐洲人必須用金銀幣購買中國瓷器,當時在整個歐洲都存在貴金屬外流的情況。因此,製造歐洲本土的瓷器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方式。這一努力,直到18世紀才開始有了重大突破。

最早做出高溫瓷器的應是德國的麥森瓷廠,那是在奧古斯都國王支持下由鍊金術士貝特格等人反覆研製才成功的。人們從貝特格1708年1月5日的筆記中得知,經過長時間無數次試驗,從七窯當中出了三窯白色而透明的歐洲硬質瓷,這標誌著歐洲人第一次製作出接近中國瓷的硬質高溫瓷器。

在景德鎮教區傳教的法國傳教士昂特雷科萊(殷宏緒),在景德鎮居住了7年時間,在此期間他全力收集景德鎮制瓷技藝情報。1712年他從景德鎮寄了一封信回巴黎,信中詳細描繪了景德鎮制瓷工藝的流程和制瓷原料的構成,包括對原料的選取、成型、彩繪、燒窯等做了詳盡記錄。1722年他又從景德鎮將第二封信寄回巴黎,對景德鎮陶瓷製作工藝流程做了更詳細的補充,還介紹了製作瓷器的重要原料——高嶺土,這是歐洲人第一次了解到高嶺土的知識。這些資料非常珍貴,尤其是歐洲人發現這種高嶺土不僅中國有,歐洲也有,由此加快了歐洲人進一步研究瓷器製作的速度。

1720年以後,麥森瓷廠不僅做出優質的硬質高溫瓷器,還請來維也納著名畫家赫羅德特為其進行陶瓷彩繪。在他的彩繪瓷中,仍有不少模仿中國風格的畫面,這樣的瓷器已接近中國瓷器了。在麥森瓷廠的影響下,18世紀歐洲許多國家也都紛紛建立自己的陶瓷廠,如維也納的寧芬堡瓷廠、法國的塞弗爾瓷廠、英國的切爾西瓷廠等。

這些瓷廠的出現,不僅解決了瓷器製造的歐洲本土化難題,還促進了18世紀歐洲洛可可藝術的誕生和發展。可以說,不僅歐洲的瓷器製造與中國有關,當時的洛可可藝術的流行也與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藝術的影響有關。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中國夥伴關係建設新發展
魚鱗圖冊:清代徽州土地檔案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