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強震後滑坡活動性10年內恢復到震前水平
新華社成都6月28日電(記者吳曉穎)強震後滑坡活動性多久能恢復到震前水平?強震對山區地貌演化會有怎樣影響?中外科學家經過長達十年研究,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大部分強震後滑坡活動性在10年內恢復到震前水平,強震為造山運動。
這一研究成果《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鏈效應:規律、機制與影響》,近日在地學領域權威期刊《地球物理學評論》上發表,研究團隊由來自中國、德國、美國、荷蘭、英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17位國際知名學者組成。
論文第一作者、成都理工大學研究員范宣梅介紹說,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後,該校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外同行一起開展了大量同震和震後地質災害鏈形成演化機制與模擬預測研究。不僅追蹤了汶川震後10年地質災害鏈的時空演化規律,而且對比分析了包括2015年尼泊爾地震等全球範圍內的十餘次強震事件,提出強震地質災害鏈效應的預測評價理論與方法。
據悉,這篇論文總結了強震地質災害鏈最新研究進展。科研人員還通過對全球範圍內多次地震震後滑坡演化數據分析,揭示了大部分強震後滑坡活動性在10年內恢復到震前水平,恢復時間長短主要受降雨量、植被重新覆蓋率等因素控制。
「像是汶川地震,震後短期內滑坡活動性激增到震前的120倍,在震後3年內快速衰減,在震後10年內基本恢復到震前水平。」范宣梅說,這一衰減速率比我們震後初期預測的快得多。
此外,科研人員通過對包括汶川地震在內的全球範圍內10次逆沖斷層誘發的強震物質平衡進行分析後發現,構造抬升量都遠大於滑坡方量,證實了「強震為造山運動」,駁斥了部分學者「汶川地震是剝蝕運動而非造山運動」的觀點。
范宣梅說,通過對汶川地震震後物質運移規律的研究發現,震後10年被搬運到主河道的物質僅為同震滑坡物質總量的5%,其中多數以坡面泥石流和溝道泥石流的方式被運移。「換言之,絕大部分同震滑坡物質仍停留在山區內,並逐漸穩定變成地貌的一部分」。
(來源:新華網)
※社保取消死亡證明邁出「減證便民」關鍵一步
※大連警方和網友間的溝通之橋,該怎麼造?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