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顧命八大臣的唯一善終者,其餘七個都處死入獄,為何他恩寵不絕?

顧命八大臣的唯一善終者,其餘七個都處死入獄,為何他恩寵不絕?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相比起中國歷代皇帝而言,咸豐帝的去世看似無足輕重,畢竟其在位時期文韜武略皆不出眾,為國為民也有愧於心,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他的死亡卻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進一步使大清王朝滑向深淵。

由於咸豐皇帝去世時,其子載淳年僅六歲,於是留下諭旨:「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不過皇帝擔心顧命大臣擅權自肆,於是又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代為掌管),要求所有詔書務必加蓋兩方印章方為有效。原本是相互制衡的政治設計,最終卻不料慈禧太后拉恭親王奕?入局,悍然發動「辛酉政變」,最終拉開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的序幕。

在「辛酉政變」之後,顧命大臣們的結局都不算太好,不過在這八人之中,卻有一人得以善終,他就是景壽。「顧命」一詞最早出自《尚書·顧命》,乃是封建帝王為防止新君繼位時因年幼或初掌皇權不夠熟練等原因導致國家不穩定,所以選派幾位忠心且有能力的大臣輔佐新君順利完成權力過渡。一般說來,能夠被選為「顧命大臣」的人,才能與品德俱佳,再加上沒有裙帶關係做後台,整體表現要遠好於外戚。咸豐皇帝遵循舊例,選出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額駙景壽、大學士肅順四位御前大臣和穆蔭、杜翰、匡源、焦佑瀛四位軍機大臣,一共八人。

有意思的是,這八位顧命大臣當中除景壽外,其餘人等皆以大學士肅順為首,屬於「肅黨」。或許咸豐皇帝已經察覺到了懿貴妃的野心,預見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局面,擔心幼子繼位後難以把持朝政,故而選出這七位大臣出來,期望這七位顧命大臣能夠同心協力輔佐幼帝。那麼景壽既然並非「肅黨」,咸豐皇帝為何會選景壽呢?咸豐皇帝的無奈選擇,恰恰成為景壽日後能夠逃出生天的關鍵所在。

如果按照血緣親近來選擇御前大臣,那麼恭親王奕?無疑是最佳選擇,本身就是咸豐皇帝的弟弟,同時又貴為親王,如果他出面攝政尊奉載淳,那麼載淳的皇帝地位就無可動搖。但是咸豐皇帝不敢如此,首先弟篡兄位的事情自古以來並不算少數,其次多爾袞當顧命大臣時的所作所為也令此後歷任帝王記憶猶新。對於這個精明的弟弟,咸豐皇帝實在放心不下。不過清朝祖制,選擇顧命大臣要有「親」有「賢」,怡親王載垣與鄭親王端華都屬於遠支,因此咸豐帝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自己的姐夫景壽。

當然,除了無奈之外,咸豐皇帝也相當信任景壽,這點可以從英法聯軍入京後,景壽奉命扈駕熱河就可以看出。當然,景壽也確實值得咸豐信任,從血緣上來說他壓根就不可能篡位。景壽為富察氏,工部尚書博啟圖之子,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獲賜頭品頂戴,次年又與道光皇帝六女壽恩固倫公主成婚,受封固倫額駙,襲封一等誠嘉毅勇公。咸豐皇帝繼位後,對於這位姐夫非常親近,賜用紫韁,先後任命其為蒙古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尤其是賜用紫韁,這在等級森嚴的清朝屬於莫大恩寵,咸豐皇帝顯然是將景壽「劃」為了自己人。

對於從天而降的「顧命大臣」身份,景壽非但沒有沾沾自喜,反而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很清楚,自己其實是佔了恭親王奕?的名額,被動捲入了一個政治漩渦。不過在他看來,這事情也好辦,這畢竟是愛新覺羅氏的家事,他這個被趕鴨子上架的顧命大臣沒必要瞎摻和,因此他接下來一直緘默不語。果然,慈禧太后不久聯合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為首的御前大臣全都人頭落地,顧命大臣也鋃鐺入獄,只有景壽安然無恙。

當然,說他安然無恙也不太準確,景壽還是受到了責罰。慈禧太后斥責其「身為國戚,緘默不言」,將其紫韁收回,革除一切職務。但是相比其他人,景壽受到的懲罰不算什麼,他的公爵品級和固倫額駙身份依然保留,至於慈禧太后的批評也是無關痛癢的話,太后顯然沒把他當敵人。於是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二月,景壽出任蒙古都統,三月又兼御前大臣。同治三年(公元1863年)七月,景壽獲賜紫韁,十月授領侍衛內大臣。這些封賞實在太有意思,政治信號也不言而喻。

景壽在咸豐年間所獲得的一切榮耀,兜兜轉轉之後又重新獲得,而且都一模一樣。這無疑是在世人表明,景壽依然是受皇家重視的,甚至比當年更受重視。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二月,景壽奉命掌管神機營事務。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六月去世,謚「端勤」。至於他的兒子志瑞,娶的福晉乃是恭親王奕?之女榮壽固倫公主。在清代,固倫公主僅限於皇后之女,妃嬪之女和親王之女都是和碩公主,奕?之女能夠破例獲封固倫公主,可見其受寵程度。其次,景壽當年搶了奕?的顧命大臣位置,兩人按理說應為仇敵,如今卻結成兒女親家,可見不僅太后把他當自己人,恭親王也沒跟他見外。

說起來,這就是景壽的政治智慧。他知道自己夾在「肅黨」與皇帝生母中間,走錯一步就是粉身碎骨的局面,因此他選擇了不爭不搶。有的人或許會問,他為何不直接倒向慈禧太后呢?在子淵看來,這恰恰顯露出他高超的政治藝術。雖然他是屬於被「趕鴨子上架」的顧命大臣,但他對兩個派系而言都相當重要,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接受他投靠對方,所以他不能爭;其次,雖然皇帝生母不可小覷,但清朝歷史上還沒有皇帝生母發動政變從顧命大臣手中奪權的先例,景壽或許也猜不到慈禧太后的膽子和野心有這麼大,所以他選擇騎牆觀望,不與雙方結仇,這樣不論哪一方勝出,都不至於對他牽連太狠,還會私底下記他的「人情」,這就保留了未來再度崛起的資本與基礎。不得不說,景壽深諳老子之道,懂得「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表六·公主表》《避暑山莊與辛酉政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資本論》唯一提及的中國人,實際姓名成難題,最終由郭沫若敲定
抗戰時我軍部隊彈藥奇缺,只能硬拼刺刀,為何日軍反倒主動奉陪?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