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產前1個月,要注意哪些事?倒數30天關鍵報告

產前1個月,要注意哪些事?倒數30天關鍵報告

產前1個月,要注意哪些事?生產的徵兆有哪些?何時必須立即到醫院?待產包應該如何準備?如果懷雙胞胎,產前要注意什麼?入院待產時,如何報到?何時才要開始用力?本文請婦產科醫生與護士長詳細說明,解答孕媽們對產前與生產時的疑惑,讓您產前一個月準備充足,從容與輕鬆等待生產時刻來臨。

產前1個月,要注意哪些事?倒數30天關鍵報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產前注意事項

產前30天不小心生病了,怎麼辦?

如果患流感,應儘早服用流感藥物,流感藥物對母胎來說都屬於安全用藥,不用太擔心;持續高燒對於寶寶的神經發育不好,建議及早退燒,但仍要鑒別引起發燒的原因。

何時要跟醫生確認:自然產或剖腹產?

如果自己已決定生產方式,早一點告知醫生比較好,不要等到最後才確認。醫生大多會將剖腹產訂在38~39周左右,所以如果要剖腹產,最慢懷孕38周前要告知醫生。不過如果沒有符合剖腹產適應症,想要剖腹產的話就要自費。產婦也可以告知醫生自己決定的原因,最好能與醫生討論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剖腹產的必要性,醫生大多會鼓勵優先自然產(但也不表示生產時自然產一定能夠生得出來,還是要依當時的情況為準,例如:生產時,如果生產遲滯、胎心音不穩、臍帶脫垂等,還是會改剖腹產);但如果孕媽本身有特殊情況,例如:子宮肌瘤開過刀、嚴重子癇前症、寶寶過大、胎位不正等,還是剖腹產比較安全。

此外,高齡、妊娠糖尿病、輕微高血壓,這些都是常被誤以為必須剖腹產的原因,其實這些皆不是剖腹產的適應症,如果醫生判定狀況允許,仍可先嘗試自然產。

子宮有時候會收縮,正常嗎?

28周以後,偶爾子宮會有不規則收縮,這就是假性陣痛,有些人認為假性陣痛有助於血流交換,提供給寶寶比較新鮮的血流,也可能是身體在提前為生產時做準備。當子宮收縮時,應先休息,假如仍持續子宮收縮、頻率越來越頻繁(例如10分鐘痛一次),仍應請醫生看一下比較保險。必須注意的是有些孕婦因感染尿道炎或其他問題,也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不一定都是生理性的假陣痛,稍事休息如果仍未緩解,應請醫生鑒別診斷。

產前必須爬樓梯運動嗎?

其實不建議爬樓梯,因為孕婦的肚子大,爬樓梯也怕重心不穩跌倒、或是下樓梯時肚子遮蔽視線而不慎踩空,如果仍想爬樓梯幫助順產,最好旁邊有人陪伴。建議產前可考慮改扶著床緣做起立、蹲下動作,但至少要滿37周以後才能做,可模擬生產時的用力方式,但仍要量力而為,累了可以休息一下,並要以孕婦原先本身的運動量為準,不宜貿然增加太多。

產前運動有助於減少緊張與增加肌張力、幫助生產。建議運動時的心跳每分鐘要低於140下,體溫要低於38度,因此孕婦不宜從事劇烈的運動。而且在做運動前,建議穿著寬鬆的衣服,並先排空膀胱、不要憋尿,盡量不要在飯後1小時內運動;如果要做需要躺、坐的運動,可在硬板床上運動,並給予適當支托,時間先從短開始,循序漸進。如果不舒服則應立即暫停休息。

產前洗澡要注意什麼?

注意地板盡量保持乾燥不濕滑、小心跌倒,建議以沖澡為主。如果真的想泡澡,懷孕後期只要沒有破水或落紅或分泌物過多,有時候還是可以泡一下,但建議大約5分鐘以內,不建議泡澡時間過長;溫度也不宜太高,大約38、39度內即可(但不能泡溫泉,溫泉水溫大多較高,而且如果是空氣比較不流通處,孕婦體內氧氣濃度低,可能會暈倒)。

此外,也建議孕媽留短髮,便於清洗與整理,洗頭洗澡時比較不會花太多時間。

產前1個月,要注意哪些事?倒數30天關鍵報告

生產的徵兆

預產期前大約2周,因胎頭下降進入骨盆腔內,使子宮底的位置變低,呼吸會比較順暢。但胎頭下降並不是產兆,主要還是要觀察是否有落紅、破水、子宮規則收縮,如果產兆出現就要去醫院。如果不知道陣痛是否該去醫院了,可記錄陣痛頻率與持續時間,可打電話詢問產房,詢問自己是否該出發前往醫院待產了。

還要考慮往返醫院的車程時間與突髮狀況等變數,如果比較擔心的話,建議10分鐘陣痛一次即可準備到醫院待產,好處是有保留緩衝時間,不過內診檢查後、若還沒進入產程,當然也仍有被醫院退回返家等待的可能。

待產包中最重要的就是紀錄產檢資料的孕婦產檢本、夫妻身份證等相關證件,其他不足的東西大多仍可在醫院購買。此外,出院回家後,家中也要準備哺乳衣、哺乳內衣、母乳儲存袋等。剖腹產要多準備一條束腹帶,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傷口與減少拉扯而引起的疼痛,注意束腹帶不能有鐵片或磁石,基本款即可。建議在36周左右可開始準備待產包,並放置在方便拿的地方,隨時有產兆可以一拿就走。

如何分辨是尿失禁或是破水?

如果覺得下體有液體流出,可做憋尿的動作,一般來說,羊水是憋不住的,尿液則仍可憋一下,可初步分辨是不是破水了;另外也可以聞一下氣味,羊水清澈透明無味,尿液則可能會有一點尿騷味。如果不確定,最好還是儘快至醫院檢查與確認。

產前准爸爸可以幫忙准媽媽的事?

有些准媽對於寶寶出生後的情形會有不確定感,可能會感到焦慮、心情低落、緊張失眠,准爸爸與其他家人要適時給予關懷與支持、多聆聽需求,不要給准媽壓力,也可以陪准媽閱讀育兒雜誌與上媽媽教室,協助准媽降低照顧寶寶的不確定感,最好能夠替准媽分擔家務及幫忙照顧大寶、提供陪伴,並分配好上班工作時間,做好陪產請假的準備。

懷雙胞胎、三胞胎,產前要注意什麼?

懷多胞胎早產的機率比較高,大多無法足月生產,雙胞胎大多35、36周生產,三胞胎大多34、35周生產,而且孕婦患有妊娠糖尿病與子癇前症的機率也會提升,多胞胎是否需要提高產檢頻率,則要與醫生討論。

如果患有子癇前症,產前要注意什麼?

如果患有子癇前症,醫生評估病情嚴重者,可能會考慮提前在34周胎兒肺部比較成熟後提早生產。日常生活上也要每天量血壓、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並注意胎動。

產前常見不適有哪些?如何緩解?

子宮的壓迫,容易導致胃脹、頻尿、腰酸、失眠,還有因荷爾蒙使腸胃蠕動變慢可能引起的便秘。胃脹應少量多餐、飲食清淡,豆漿、地瓜、牛奶等易產氣食物,則視個人體質適量攝取;尿頻則睡前1、2小時少喝水,以減少夜尿;肚子大睡不好則可側睡在肚子下墊枕頭;如果腰酸,則在站與坐時,可使用托腹帶幫助支撐,躺下時再拿掉托腹帶;便秘則多吃蔬菜、多喝水,如果仍便秘,則可喝黑棗汁與吃益生菌;如果仍無法緩解便秘,則服用醫生開的軟便劑。

生產時常見問題

入院待產時,如何報到?

自然產的產婦有產兆後,必須到醫院產房報到,醫護人員會安排抽血與驗尿與後續事宜;剖腹產的產婦則在剖腹產前1天住院,剖腹產產前會有較多抽血檢驗項目,包括凝血功能、血型等,也會做心電圖以及麻醉科簽署同意書。剖腹產產前要禁食,除固體食物外,飲料和水也不要喝,一般是要空腹6~8小時,以免手術麻醉時有嘔吐與導致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但如果是緊急剖腹產則無法考慮禁食的時間,以當下危急狀況的處理為主。

生產時為什麼一直發抖?

自然產的產婦如果在生產時一直發抖,可能是因為過度用力或過度換氣所致;剖腹產的產婦則是可能因為半身麻醉使周邊血管擴張,身體會感到冷,可能會進而顫抖。

生產麻醉有哪些?分別的特點?

自然產的產婦,如果有將會陰剪開,會陰部會使用局部麻醉;也有許多產婦會打無痛分娩,背後會放置細管持續給予麻醉藥物,通常不會影響子宮收縮;至於剖腹產,則有以下三種麻醉方式:

1.半身麻醉:半身麻醉為最常見的剖腹產生產麻醉方式。產婦的意識清楚,好處是產後可立刻與寶寶做肌膚接觸。至於有些做半身麻醉的產婦會想睡覺,是因為有時候醫師也會給予鎮定劑來緩解部分產婦的緊張情緒,幫助較易緊張的產婦放鬆入睡。

2.脊椎外麻醉:好處是意識清楚、產後可以立即與寶寶做肌膚接觸,而且術後不用平躺8小時;但壞處為生產後,有些產婦可能較易腰酸背痛,而且手術中的肌肉常會比較緊繃。不過正因為手術中肌肉較緊繃,可能會增加醫生接生的困難度,所以有些醫生不建議取這種麻醉方式;較多會使用在原先預定自然產且已打無痛分娩,後來必須改成剖腹產的產婦身上,因為脊椎外麻醉與減痛分娩的麻醉方式相似,從自然產改剖腹產時,只要增加麻醉劑量即可。

3.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需插管,全身麻醉的好處是所需準備時間最短、醫生可以最快下刀,適用於緊急剖腹產時,可快速將胎兒娩出。不過全身麻醉要等麻醉藥物退了才會醒來,產後不能立即與寶寶肌膚接觸,而且全身麻醉的麻醉藥物會通過胎盤傳給寶寶,寶寶也可能會被麻醉,出生時寶寶容易昏睡與不哭泣,所以通常是緊急必要時才使用。

靜脈注射、剪會陰、剃陰毛,有必要嗎?

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產婦,一定要做靜脈注射,因為生產有風險存在,假如產後大出血,血管收縮,會比較難以輸血,因此必須先在產前建立靜脈管路,方便後續可能隨時可以給葯、輸液或輸血等需求。

至於剃陰毛與剪會陰則不一定。自然產與剖腹產皆可能剃陰毛,但每一位醫生的習慣都不同,若不想剃陰毛可先與醫生溝通;在剪會陰的部分,剖腹產不用剪會陰,自然產剪會陰的好處是傷口大多會比較小、醫生縫合較容易,但是也並非一定,有些寶寶體型較小,不一定要剪,若不想剪可先詢問醫生。

寶寶不出來,該打催生針了嗎?

37周~42周出生為正常足月兒。但最慢42周一定生,因為胎盤鈣化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可能胎死腹中。如果時間到了卻一直沒產兆,子宮頸還是很厚,醫生通常會給予前列腺素,等到子宮頸變薄後,再打催生針;如果仍無效,則可能采人工破水以加速產程。

第二胎傷口會比第一胎大?

有些產婦以為第二胎傷口會比較大、比較長,其實不一定,傷口大小主要還是與寶寶大小比較有關,如果寶寶比較大的話,傷口也會比較大。

必須插導尿管嗎?

剖腹產會插導尿管,因為半身麻醉無法自行解尿;自然產則不一定要插導尿管,除非打無痛分娩而可能使尿意感降低、排尿困難,則可以單次導尿來幫助排尿。

自然產什麼時候才要開始用力?

建議在胎頭下降、出現有便意感時再開始用力,不要急著在接近子宮頸口全開或開全時就立刻用力,因為產程的等待很重要,在胎頭還沒下降前用力,只是白費力氣,而且可能導致子宮頸水腫,反而會增加產程遲滯的機會,不要隨便用力,當有不自主的便意感時,配合醫護人員的引導下用力,可以事半功倍。另外用力的方式盡量避免閉氣用力,可以用開聲門(HO)、低吟自然發出聲音的方式用力,如果真的要閉氣用力也建議一次不要超過7秒,以免影響胎盤的血液循環。

產前1個月,要注意哪些事?倒數30天關鍵報告

產程遲滯怎麼辦?

待產期間盡量不要只是卧床或維持同一姿勢,應盡量視為自然的過程,可以自由的下床活動,讓自己的身體移動或搖擺,都有助於寶寶自己找出口下降,盡量維持直立前傾的姿勢,有助於產程的進展,避免遲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11個月嬰兒感染致命疾病,原因竟是未勤換尿布
夏日疹子大作戰!異位性皮膚炎乳液怎麼擦?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