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什麼說「醫道通仙道」?

為什麼說「醫道通仙道」?

·道 | 圖片源自百度

「醫道通仙道」、「醫道同源」,這是對醫術和道術相融、互滲高度統一的反映。明代醫家龔延賢曾指出:「醫道古稱仙道也」,並說「今世之醫,多不知此義」。 那麼,醫學為什麼能和道術相融互滲,並且長期共生髮展呢?

據著名學者蓋建民先生研究認為:我國的「長生」信仰由來已久,隨著醫藥學的進步,至遲在春秋戰國時,人們便萌發了「長生」與「不死」的觀念。

此乃古人在經驗知識的基礎上經過邏輯推理得出來的。因為在古人看來,服用藥物既然可以治病,可以使人不病,那麼就可以延年,甚至長生不死。

蓋先生的這一研究論斷,一方面解析了古代先民對「道」的信仰是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也指出我國的醫療技術、理論等方面,在這一時期就已經具有相當水平了。

同時,通過該論斷也得出之後「秦皇漢武」的求仙問道的這一心理活動和現實的精神訴求,是客觀真實的,是敢於向死亡做鬥爭的有力回應及對長生久視的最大渴望。

由於人們對神仙的崇拜,醫道的希求,使得春秋戰國時期神仙學說大興,從而出現了許多以求仙、成仙為目的的各種方術,繼而形成以求仙成仙為目標、修鍊各種方術的方術組織一一方仙道。

方仙道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先民的神仙信仰和當時的醫學有了進一步的碰撞,並由此而產生了一種新的思維、方法和精神上的又一轉變及認識。

醫道同源的脈絡主要表現在醫、道兩家有著共同的思想淵源。其中易學思想、陰陽五行說、老子哲學思想都是傳統醫學和道教各自理論體系建立的活水源頭。

如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論》自序中就將醫藥與方術、方技並稱:「當今居世之士,會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 以其養生」。

如果從古代文獻的分類內容來看,可以更多的得出醫術和道術的歷史淵源。

如根據馬王堆出土醫書共十四種,其中帛書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卻穀食氣》、《導引圖》、《養生方》、《雜療方》、《胎產書》等十種;

竹簡出土2000支,分別為《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天下至道談》等四種。

按照《藝文志》的分類方法,它們皆列入《方技略》之中。而「方技」類,恰恰又是古代文獻把醫術命名為方技,醫家經典著作入選方技傳的一種分類法。這也就是歷代所說的「醫道同源」、「醫道通仙道」的最好解讀了。

感謝關注!歡迎轉載分享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賈老師的練功感受
修出陽神後,應該注意些什麼

TAG: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