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飲食規律作息正常,為什麼身體還是垮了?

我飲食規律作息正常,為什麼身體還是垮了?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因為頻繁肚子疼,去醫院挂號照了一下腸胃鏡,得到的診斷是糜爛出血性胃炎。

朋友很納悶,他三餐規律,飲食也清淡,怎麼腸胃就出問題了。於是好奇地詢問了醫生。

醫生反問他說:「你最近壓力是不是很大?」

朋友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因為在趕一個很重要的項目,不容許出絲毫差錯,精神緊繃著,有幾晚焦慮得睡不著覺。

似乎早有料到,醫生認真地說:「很多毛病都是精神太過焦慮導致的。年輕人,還得懂得自我調節一下。」

據統計調查,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都和情緒有關。

《黃帝內經》中有「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悲」等理論。此觀點被歷代醫家應用於養生學中,對於情志調攝、防病祛疾、益壽延年起著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以怒為例,生氣真的會「傷」心。

當人處於暴怒狀態時,腎上腺素和去腎上腺素會分泌增多,冠狀動脈血管收縮、痙攣,出現局部區域供血不足,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會出現心律失常、心臟驟停,嚴重的將引發猝死。

影視劇中也常有這樣的橋段,像諸葛亮三氣周瑜,最後周瑜被他氣死了;王朗更是被諸葛亮的一番話氣到連血都沒噴,直接陣前身亡。

而當你心情不好時,就會吃啥都吃不下去,這也就是一般人說的「氣飽了」。

負面情緒的威力切不可小看。揮之不去的憤怒、悲傷、嫉妒和焦躁,終會影響日常生活,導致食不下咽、夜不成眠。情況若繼續惡化,也有可能演變成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比如林黛玉林妹妹。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掌控情緒呢?

最新的腦科學研究發現,控制情緒的部位主要是大腦的額葉。

1935 年,葡萄牙籍的埃加斯·莫尼茲醫師發明了額葉切除術,並於1949 年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人們陸續發現實施額葉摘除術後,有些患者變得無精打采、缺乏感情,甚至失去了自我。人們由此了解到情緒的掌控是與額葉息息相關的。

「日本自我心理學研究第一人」和田秀樹研究發現,額葉會受到年齡增長等各種因素影響而老化(退化),使情緒管理變得困難。所以,超過一定年齡後,人會因為年齡增長而越來越難以掌控情緒,而且,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如此。因此,情緒變得難以掌控,可說是大腦眾多老化現象中的一個。

根據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他總結出造成額葉功能衰退的原因共分成三大類,並在他的新書《大道理都懂,小情緒難控》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簡單、輕鬆、有效,而且可以長期持續的方法,來鍛煉大腦額葉,避免了以往實行後因為興味索然而放棄的弊端。

血清素(神經傳導物質)減少

額葉缺乏活動

動脈硬化

01

血清素(神經傳導物質)減少

血清素的功用在於調節其他神經傳導物質,例如多巴胺(傳遞喜悅、歡愉)、去甲腎上腺素(傳遞恐懼、驚嚇)等,有助於穩定情緒。

血清素減少所引起的一種癥狀是憂鬱症。血清素與其他分泌物質一樣,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因此,高齡者容易罹患憂鬱症。年輕人如果血清素暫時減少,也會出現憂鬱癥狀。

針對這點提出的方法是:

吃早餐、睡好覺,保持身體健康。改善生活習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清素減少,而且有益於身體健康,也會有益於大腦健康。

適當攝取肉類。肉類中含有的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的原料,不少女性患憂鬱症的一個原因便是為了瘦身而拒絕肉類,從而使得血清素減少而發病。

02

額葉缺乏活動

身體任何部位都是越動越靈活,不動的話就會「生鏽」,從而變得遲鈍。控制情緒的大腦額葉也是如此。因為額葉掌控思考及慾望、情緒、個性和理性,所以只要在上述的各個方面給予刺激,便能藉此增加額葉的血流量,也就是俗稱的「動腦」。

針對這點提出的方法是:

多嘗試未知的事物。因為,當我們嘗試不明確與無法預測的事物,或是挑戰未知的體驗時,額葉會十分活絡。

對任何事物都常還質疑。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既定的規則我們不一定會認同,其他人的想法或行為也可能與我們所認同的不一致,這時候,如果能對這些提出質疑,甚至實際地進行辯論,也能鍛煉大腦。

提升刺激的層次,可促進額葉功能,輕易吸納新的知識。如深入探究自身感興趣的領域,接觸高水準的事物,或者也可以考慮多花一些費用,試著尋找其他樂趣。

試試投資或投稿。投資股票和投稿都需要大腦進行諮詢分析,所以能時常鍛煉大腦。同時,投資還會令人感到緊張刺激。這也是很難在平日工作中體會到的感受。

自己做飯。做飯正是最富有創造力的事之一,不管是食材的選取還是配菜的選擇,都能鍛煉大腦。

去陌生的地方看看。有些事物具備不確定性的要素,難以預測下一步的發展,也沒有前例可循,處理這類事情可以刺激額葉功能。

讀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書。面對不同的聲音,同樣能刺激大腦,這樣能預防經年累月、一成不變的想法僵化額葉功能。

03

動脈硬化

膽固醇若是沉積在變硬的血管里,就會造成血液循環變差,呈現動脈硬化的狀態。一旦動脈硬化,血液便無法順利輸送至大腦,導致整個腦部的功能下降,額葉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因而容易產生自發性活動減少與慾望減退的現象,或是「一掉眼淚就止不住」的情緒失控現象。

針對這點提出的方法是:

多吃水果和蔬菜。

預防糖尿病。

戒煙。

謹防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

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

另外,激素和免疫功能也會對情緒造成影響也不容小覷。如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激素失去平衡,會很容易焦躁,有的人也會變得暴躁易怒。最近的研究顯示,男性激素較多的人,不論男女都更善於交際。由此可知,體內分泌的激素也會以各種形式影響情緒。

此外,除了上述方法外,作者還提出了追逐夢想、保持慾望、刺激自己的笑點、輸入的知識也要輸出、培養七個好的生活習慣、從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放棄無謂的堅持、參加一些社會團體、轉念等諸多方法。

總之,想要掌控情緒,只需鍛煉大腦。有快樂的大腦,才有快樂的生活。

以上內容摘自《大道理都懂,小情緒難控》,和田秀樹 著。部分圖片來自網路。轉載請標註以上版權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紫圖圖書 的精彩文章:

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向所有的港口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讓人舒服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