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行蹤不定的一代高僧,平生只這一首詞傳世,實力詮釋什麼是真洒脫

行蹤不定的一代高僧,平生只這一首詞傳世,實力詮釋什麼是真洒脫

如果將古詩詞中的洒脫分成三層境界的話,或許可以這麼分一分。蘇軾《行香子。述懷》算得上第一層境界,詞中「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雖洒脫,但卻仍然要依賴於琴、酒等物。張志和《漁歌子》算是第二層境界,其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漁夫生活,令人嚮往。

而最高的第三層境界,則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江村即事》,在詩中他寫道:「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洒脫到不系船繩,任這一葉扁舟一夜隨風漂在月色中,果然真性情。

這三首洒脫之作,雖各有各的妙處,但終究只各講到了一個層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則是從各個角度,為我們實力詮釋了什麼是真正洒脫的生活。詞名為《漁家傲 本是瀟湘一釣客》,來自宋代的圓禪師。這位圓禪師大概是宋代最神秘的一位高僧了,其行蹤莫測,飄忽不定,生卒年不詳,平生也只有這一首詞傳世,寫出了史上最洒脫的垂釣者。

《漁家傲 本是瀟湘一釣客》

宋.圓禪師

本是瀟湘一釣客,自東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為屋宅。無寬窄,幕天席地人難測。

頃聞四海停戈革,金門懶去投書冊。時向灘頭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誰拘得。

「垂釣者」一直是文人墨客心中洒脫的代名,這首詞為我們塑造的是一位瀟湘釣客的形象,說的其實就是詞人自己。詞的上片點明釣客的行蹤,他一生在四方遊歷,以孤舟為屋。但他的心又不為這一葉扁舟所困,他心中沒有寬窄之分,幕天席地才是他要的生活。

詞的下片是自己平生之志。「頃聞四海停戈革,金門懶去投書冊」,四海昇平時,文人們都紛紛投貼拜訪名士,希望能求個一官半職,但他卻仍不為所動。他在沙灘上,對著皎潔的明月高歌,將俗世間的浮名浮利都當作身外之物。詞人用「真高格」來形容這樣的行為,也算得上是十分狂傲了。

在文壇還有許多頗有意境的漁父形象,比如後主李煜就曾在《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中,寫道:「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同樣十分經典。只是在圓禪師的這首《漁家傲》中,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厭倦世情才歸隱山林的半路漁者形象,而是一個本就生活在瀟湘水邊、融于山水的真釣客。大家還知道哪些詩詞中的漁者形象呢?歡迎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他們二人不但是著名的大文豪,同時也是師徒,皆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李商隱《無題》被仿最像一次,短短56字,成500年來最美情詩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