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愛茶、惜茶之人,都選什麼樣的茶器?

愛茶、惜茶之人,都選什麼樣的茶器?

好茶之人,必是清雅之士,林語堂說:「酒須熱鬧,而茶須靜品」,身畔有良友知己,眼前有啜茶佳器,而又置於一個寧謐安適的境地中,方才能充足地領略和享受茶湯的風味。

茶人以不同品類的茶器來儲茶、分茶、品茶,紫砂之文氣、建盞之鈍重、彩瓷之綺麗、青花之靈秀,無論品的是何種茶,品飲之道是煩或簡,這些茶具對於茶席的助益不僅僅是眼目的「增色」,而更重要的是,它會令茶湯呈現出與器物相諧的氣質,而「茶湯的香氣、湯色、滋味,也會因之更加細緻、豐富而迷人。」

待茶如待人,一個人選擇用怎樣的茶具奉茶,既關乎個人的審美態度,又展現主人對飲入口舌的每一泡茶的尊重和情感,在無形之中,這份惜茶之心,足以改變和升華茶湯的滋味。

不論什麼茶,若以好的杯子來品嘗,茶湯的香氣、湯色、滋味,都會更加細緻、豐富而迷人,而什麼樣的杯子才是好的杯子呢?卻很難做出簡單的定論。它很深奧,沒有標準答案,要依我們泡什麼樣的茶,或者我們喜歡的口味來討論。

01

依所泡的茶種來選擇

傳統功夫茶講究使用薄瓷小杯,翁輝東在《潮州茶經,功夫茶》中說:「精美小杯,徑不及寸,建窯白瓷者,質薄如紙,色潔如玉,蓋不薄則不能起香,不潔則不能觀色」內壁素凈,比如牙白或者青白的杯子,可以把茶湯襯托得很清亮,剛開始品茶的朋友,最好選擇這樣的杯子來使用,不但能欣賞到多變的湯色,還能藉著變化多端的湯色來認識各種製造方法、發酵程度、焙火程度、儲存年份不同的茶類。

有的杯子很漂亮,比如仿汝窯的杯子或者柴窯燒制的陶杯,杯子本身的顏色比較重,茶湯倒進去會變成深沉的顏色,這個時候要細心挑選茶巾的顏色,就能吧茶湯烘托出一種古樸的色調。

近年來使用雙杯品茶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台灣,高杯用來聞香,底杯用來品茗,充分的占現了茶湯迷人的層次,然而在杯子家族重,並不是所有的高杯都聚香、矮杯都不聚香,我們不能單純的以器型來斷定。

不論以陶土或者瓷土燒制的,胎土厚的杯子都比較吸熱,和薄杯對比起來,茶湯的口感比較軟甜,有的杯子可能由於土質和燒結溫度的因素,茶湯入口的感覺粗澀、淡薄或有渾厚的感覺。

與粗陶相對而言,瓷杯的密度高,茶湯比較密實、細緻,香氣高揚。但也有些杯子使茶湯呈現生硬或利口的感覺。

柴窯的杯子變化很多,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迷人的可能性,有的杯子把茶湯的風味表現的獨特出色。

建窯的建盞,也以其獨特的魅力,在近幾年來越來越被人關注,在後壁鐵胎的工藝下,茶湯的詮釋也格外獨特。

我們若想了解每一個杯子的特性,多做對照的研究,是最簡單的方法。

02

依飲茶的季節或天氣來定

茶杯胎土厚可保溫,適合冬天使用,而較薄的杯子則適合夏天使用,讓茶快點冷卻,方便入口。

杯子對茶人而言如貼身的衣物,可以低調柔軟不著痕迹,在茶席上看似平淡品飲,就口時卻能發揮味覺,把玩在指尖又能細悉品味。

選購時不妨以唇就口,試試個人是否「杯唇相融」,若杯體口沿不夠細緻,入口茶湯則無法充分地為味蕾品賞。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我們用不同質地、顏色、形狀、大小、高低、薄厚的杯子來品茶,茶湯的香氣和味道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氣質,有的時候差距大的令人驚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建盞在現代走紅!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開片後的建盞還要不要繼續使用?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