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蝴蝶效應?青藏高原和歐洲近期創紀錄高溫的原因淺析

蝴蝶效應?青藏高原和歐洲近期創紀錄高溫的原因淺析

青藏高原南部前些日的「高溫」,直接原因和偏強的南亞高壓有關。在24日與25日20時的天氣圖上,可以看到當地正被偏強的南亞高壓控制,其中一個中心正位於青藏高原南部,同時在稍低的層面(500hPa)上也可以看到明顯的暖中心存在。這表明在這個偏強的暖性高空反氣旋中心之下,當地地面也對應出現了氣溫的異常偏高。

圖1/圖2:6月24日20時與25日20時的200hPa天氣圖。圖源:中央氣象台

這一偏強的南亞高壓,與動力強迫過程方面的上游環流調整,與熱力過程都有聯繫。在動力過程方面,從6月24日300hPa波作用通量圖上,可以看到在青藏高原西側上游的副熱帶急流區,存在有一支向東傳播的波作用通量矢量,對應著上游地區異常擾動的頻散源向下游的傳播,波列到青藏高原南部正好為一正位勢異常中心,這一擾動的疊加使得當地南亞高壓進一步增強。而熱力作用方面,過去數日也是印度夏季風偏強期,這使得南亞地區季風帶來的水汽通量明顯增大,水汽凝結釋放的潛熱也將顯著偏強,尤其在對流層中高層的加熱最明顯。這一熱力過程,也支持了位於青藏高原南部到喜馬拉雅山脈一帶的的南亞高壓的偏強。

圖3:6月24日300hPa波作用通量(左,黑色箭頭為能量頻散路徑)與100hPa高度場(右,紅圈即為偏強的南亞高壓中心) 圖源:TCC

圖4:印度夏季風指數 圖源:夏威夷大學

而西歐和南歐地區在近日也出現了顯著的高溫熱浪過程,總體的動力學過程和青藏高原的「高溫」類似,但具體成因有所不同。造成西歐與南歐地區熱浪的直接原因,是盤踞在當地的一個強烈阻塞高壓,在這一暖性高壓控制下,當地出現了晴朗高溫的天氣,且北非撒哈拉沙漠而來的乾熱氣團也向北進入歐洲大陸,也助長了高溫的氣勢。而這個阻塞高壓的形成,則與中緯度西風帶內的動力過程關係更為密切。具體而言,則是上游北美東部到北大西洋地區的瞬變擾動(表現為快速發展的氣旋)的劇烈發展,使得當地西風帶內的槽脊振幅對應出現了顯著增大;而這一擾動能量以波列的形式沿著西風急流向下游傳播,導致了下游西歐地區也對應出現了顯著的反氣旋異常,導致這一強烈阻塞的形成與快速發展;同時來自撒哈拉沙漠乾熱氣團在阻塞高壓前側偏南氣流引導下北上,作為強烈的暖平流也支持了阻塞高壓的發展。

圖5:6月25日300hPa波作用通量(左,黑色箭頭為瞬變擾動能量頻散路徑,自北美東岸傳播至西歐),與500hPa位勢高度場(右,藍/紅圈分別對應左圖的低值中心與高值中心)

圖6:同圖5,但為6月27日的結果。可以看到主要的擾動能量已經傳播到北大西洋東部到歐洲一帶,而右圖紅圈即對應本次給西歐南歐帶來高溫熱浪過程的強阻塞高壓

(本文為mikeliang特約稿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海嘯警報!日本西海岸突發強烈地震,環太平洋進入「震動模式」?
超凶風暴將吹襲日韓,威力或超颱風安比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