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作為一款在歐洲、北非戰場的「脆皮」,M3系列的輕型坦克在開赴太平洋戰場後,卻一度讓囂張跋扈的日本兵頭痛不已,以至於要搬出新款的一式47毫米炮,才能與之抗衡。而到了1943年末,逐步得到M4中型坦克補充的美軍發現,這些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功臣」,已經不再那麼堪用了。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日軍變「強」了:為抗衡M3輕型坦克,日軍除了大量地囤積磁性反坦克手雷外,還將不少足以威脅到M3輕型坦克的一式47毫米炮投入了戰場。除此之外,日軍的大口徑榴彈炮、岸炮發射的彈藥,亦可對輕裝的M3輕型坦克構成致命威脅。為此,陸軍提出了換裝新式坦克的訴求。而另一邊——苦於沒錢、沒裝備,又缺乏優先補給權的海軍陸戰隊卻表示,能不能把這些「淘汰貨」改一下,再為自己所用?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對於「四等人」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說,這些自重15噸,裝配M6型37毫米炮,正面裝甲等效最大達63毫米,時速58公里(公路行軍)的輕型坦克,無疑為剿滅日寇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到了1943年末,想要輕鬆地消滅躲藏在碉堡、戰壕等工事內的日本兵,靠著這些老舊裝備顯然不夠。

面對美軍不斷增強的反攻信心,另一邊的日軍也不是傻子。他們不斷地修築永備工事,混上鋼筋、水泥等材質澆築碉堡,強化防禦。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多次戰鬥中的遭遇也證明了這一點:日軍在太平洋所羅門的多處碉堡厚度達2英尺(相當於600毫米)!別說是37毫米炮,就連75,105炮都撼動不了這些「烏龜殼」。對此,美軍將希望寄托在了另一項大殺器:噴火器上。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美軍噴火兵正使用M1A1型噴火器清理一處日軍碉堡,攝於1944年3月的布干維爾(Bougainville)島。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M1A1型噴火器實物,重約31公斤,包含兩個裝有凝固汽油的燃料罐與一個氮氣罐(中間較小者)。有效射程僅20米。

對於士兵來說,攜帶體積龐大、危險易燃的噴火器去進攻全副武裝的日軍碉堡,那是要冒著丟了性命的風險的!而將輕型坦克進行改裝後,由坦克兵駕駛著撲向日軍據點,並對其噴吐火舌,成為了美軍技術人員最好的選擇。M1A1便是首個加裝在M3輕型坦克上的車載噴火器。原本的車體機槍被車組拆下,換成了前者。而M1A1噴火器在實戰中的表現也並不盡人意:在俾斯麥群島的阿拉維(Arawe)半島進攻戰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營B連投入了1輛裝備M1A1噴火器的斯圖亞特,用以支援陸軍第112騎兵團。在步兵的火力壓制下,這輛斯圖亞特得以接近被壓制的日軍碉堡。負責操作噴火器的車組按動按鈕,易燃的液化汽油從機槍口湧出,但卻並沒有被點燃!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這名坦克兵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冒著槍林彈雨打開艙門,愣是投出了一枚手雷到燃料上,隨後迅速躲進車內。一聲爆炸響起,日軍的碉堡瞬間化為了火海,甚至還波及到了周邊的防禦工事中,就這樣,該地區的防禦被這輛噴火坦克燒成了灰燼。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裝配於M3A1輕型坦克車體的M1A1型噴火器,在實戰中被證明不易點燃燃料,具有一定危險,最終被美軍換下。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1943年10月,一輛來自海軍陸戰隊第3坦克營B連的M3A1輕型坦克正在測試自己的M1A1型噴火器。作為一款戰場臨時改裝,它甚至會因為路面過於顛簸而出現無法擊發的情況。

由於在車體改裝噴火器存在射界有限、效率較低的問題,美國陸軍與海軍陸戰隊最終決定將原本的坦克炮換下,改以噴火器取而代之,以實現全向噴射。在噴火器的選擇上,兩方都採用了加拿大的MK.IV型「龍森」(Ronson)式噴火器,新式的噴火坦克——「撒旦」(Satan)也由此誕生。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M3A1「撒旦」噴火坦克。

其37毫米炮塔被拆下,以噴火器取而代之。同時,該型坦克保留了同軸機槍,內部則裝有一部170加侖的巨型燃料罐用以保證燃料供應,其最大射程可達80碼(73米),炮塔可左右旋轉180°。由於燃料罐與車體機槍被拆除的緣故,「撒旦」噴火坦克的車組僅有2人。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撒旦」噴火坦克彩繪。

根據戰史記載,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共接收了24輛改裝後的M3「撒旦」坦克,並將它們平均分配給了第2/第4海軍陸戰師屬坦克營,每營12輛。除了「撒旦」之外,2營與4營還分別獲得了3輛M5A1輕型坦克,專門為前者提供火力支援任務。「撒旦」的首次參戰,是在1944年6月15日的塞班島。由於陸戰隊官兵對於噴火坦克的戰術並不熟練,這些「噩夢」在戰役的初期很少發揮作用。但當殘酷的掃蕩戰接踵而至後,很快,這些「撒旦」就突出了自己的價值:它們所噴射出的火焰,可以滲入日軍藏匿的洞穴,逼迫寧死不屈的日本兵逃之夭夭、亦或是束手就擒。直至1944年7月9日美軍正式宣布塞班島戰役結束前,這2個連的「撒旦」來回奔波於塞班各地,讓日軍聞風喪膽,談之色變。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隸屬陸戰隊第4坦克營的D-11「防線」(Defense)號正在噴吐火舌,攝於1944年7月的塞班島。

讓二戰日軍聞風喪膽的地獄魔鬼:美軍M3「撒旦」噴火坦克小傳

▲在結束了塞班島的掃蕩戰後,2個「撒旦」噴火坦克連來到了塞班的鄰居——提尼安(Tinian)島繼續執行掃蕩作業。相比塞班的怪石嶙峋、山嶺縱橫,提尼安更適合坦克的行軍。而在此期間,只有1輛「撒旦」因觸雷而損毀,但很快便被美軍技師修復了。

然而,「撒旦」噴火坦克輝煌的戰果背後,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噴火器存在不可靠性,車組人員視野有限,電氣打火時常失靈需要人工擊發,陸戰隊步坦協同戰術依舊不太成熟……不過,正是這款「變廢為寶」的淘汰車,讓美國海軍陸戰隊增強了攻堅能力的同時,也為日後更好的噴火坦克做了鋪墊,承上啟下。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著北部灣。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