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南方狀元最多,占絕對優勢,為什麼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文: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說到科舉制,那真的是中國封建社會一項了不起的創舉,它改變了無數底層階級民眾的命運,每一個人都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改變命運。儘管科舉制還有很多弊端,像發展到後來的八股文,嚴重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殘害了讀書人的智力,但依然不能抹滅科舉制帶來的巨大積極影響。
科舉制起於隋興於唐而止於清,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到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整整1300年的時間,這期間產生了許多狀元和無數的進士,那麼哪個地方「學霸」最多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進士之鄉大集錦
很多地方都會說自己人傑地靈出人才,用數據說話,我們來看看哪些地方是真的人傑地靈。
首先第一名,蘇州,成績非常輝煌,一共出現了約3900位進士,54位狀元,當之無愧的狀元之鄉,進士之鄉,像范仲淹就是出自這裡。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既然有了蘇州,杭州自然也少不了,杭州共出現了約3500位進士,15位狀元,成績也是非常亮眼。
福州現在雖說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省會城市,但是在古代這裡產生了3200位進士,26位狀元。
紹興也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魯迅先生就是出自這裡,這裡也總共出了1100多位進士,11位狀元。
徽州在歷史上以微商為人所熟知,事實上徽州人不僅很會做生意,讀書也很厲害,總共出了約2000位進士,16位狀元。
泉州作為重要的貿易港口,經濟繁榮,有很好的經濟基礎,文化自然也不差,出了約2200位進士,19位狀元。
莆田現在給人的印象就是做鞋的,但是曾經這裡出了2308位進士,22位狀元,歷史上出現過某一年文武狀元皆出自莆田,甚至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四異同科也是出自這裡,四異同科即一科之內興化一地,四人的中,其中黃公度得進士第一,陳俊卿位進士第二,73歲的林鄧為歲數最大的進士,18歲的龔茂良為歲數最小的進士。
當位的宋高宗對興化出了如此多人才感到詫異,問狀元和榜眼:「卿土何奇?」黃公度答:「披錦黃雀美,通印子魚肥。」當年並沒有舉行殿試,陳俊卿有意一爭,他答:「地瘦載松柏,家貧子讀書。」高宗聽了連連點頭,稱讚道:「公度不如俊卿,陳俊卿應是狀元。」陳俊卿的這兩句道出了科舉的本質,此聯也流傳千古。
除了上述的幾個地方,還有寧波出了2483位進士,7位狀元,江蘇常州出了3300位進士,15位狀元,無錫古時也屬於常州。江西吉安出了2936位進士,20位狀元,雖然江西無論是古時還是現在,好像都不出名,但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文天祥就是出自這裡。可以看到,江蘇、浙江、福建古時候都是人才大省。
南北逐力
看完上面的一通羅列,你就會發現全部是南方地區,北方一個都沒有提到,難道北方人就不如南方嗎?
關於南北的爭鬥,這還不是北方最慘的,歷史上還出現過一起因北方成績太差而興起的一場血腥大案。事情發生在明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時期。這一年,由劉三吾作為主考官,篩選出了五十多名進士,他將名單交給皇帝,皇帝舉行了殿試,將這五十多名進士排了名次,一切進行的很順利。
到了放榜的時候,北方的朝臣不幹了,為什麼?因為這五十多名進士全部是南方學子,一個北方的考生都沒有。這讓人承認技不如人也不是不行,但是一個北方的都沒有,這也太打臉了,他們上書認為劉三吾徇私舞弊,因為恰巧劉三吾也是南方人,要求徹查。
這個現象確實太不合理了,朱元璋就同意徹查。查案的叫張信,他查過之後告訴皇帝沒有問題,得到這個答案北方的朝臣並不滿意,認為張信和劉三吾早已串通,朱元璋在他們的不依不饒下,也不查了,直接下令流放85歲的劉三吾,而張信等11人則被凌遲處死。
同時,他在已經落榜的考生中選了61人為進士,這61人全部來自北方。這一年,出現了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雙榜——「南榜」和「北榜」,也就是說這一年有兩個狀元,兩個榜眼和兩個探花。
現在的研究已經表明,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並沒有明顯的智力差異,所以這裡也不存在南北方人有智力差異,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其實並不是北方一直都不如南方的,一開始隋唐時期,北方是佔據上風的,到了五代,局勢開始慢慢扭轉了,到了宋以後,就成了南方人穩佔上風。其實這些並不難理解,隋唐時期皆是北方的政權執政,國家的經濟政治中心皆在北方。
科舉雖說是給了貧窮百姓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機制,但是不可否認,讀書還是一項非常費錢的活動,家境優渥或者是貴族子弟,他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最好的老師來指導,同時他所處的環境的文化氛圍也更好,這些經濟文化上的優勢最終都會體現在科舉成績上。
所以在隋唐時期,由於北方士族大家雲集,教育資源集中,不僅是當地人,還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千里迢迢赴京學習。到了唐朝末年,國力衰弱,戰亂不斷,政治中心成了動蕩中心,而南方社會安定,天然的地理優勢使這裡水產富饒,慢慢地許多人開始南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五代,南方開始發力,出現發展的勢頭。到了宋朝,雖然一開始的北宋還是把都城健在偏北的汴京,即今天的河南開封,但是經濟南移的局勢已經出現了,不可轉變。到了南宋,徹底完成經濟南移和人口南遷,從此南方成了經濟重心。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科舉的成績和各地的人才情況與經濟和人口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人口基數越大,從概率上來說選拔出的人才也就越多;另一方面,經濟越發達,人民安定,有更好的受教育的環境。所以,這就導致了我們上文看到的在整個科舉歷史上南方占絕對優勢的情況。
歷史名人中的狀元
科舉存在的1300年,給中國歷史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給歷代王朝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不少歷史名人就是由科舉選拔出來的。像前文提過的文天祥,他就是南宋最後一位狀元,最後是以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被我們牢記。
清朝咸豐時期的狀元翁同龢,他兩次為帝師,在後來光緒和慈禧對立時是帝黨的領袖,極力主張康有為變法,可以說沒有他,以康有為的實力,根本蹦躂不出什麼。唐代的郭子儀,是唯一一個由武狀元官至宰相的,他一生歷經四朝,兩度擔任宰相。唐朝著名的詩人王維,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他的詩真的是美如畫,也是狀元。以書法見長,和顏真卿並稱「嚴柳」的柳公權,也是一位狀元,歷史上還把他和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為「楷書四大家」。清朝的劉春霖,為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狀元,他在1903年參加殿試落榜,本來科舉是三年一次,恰逢第二年是慈禧七十大壽,加了一場考試,劉春霖榮中狀元。後來滿洲政府邀請劉春霖去任職,劉春霖憤而拒絕,表示堅決不做外國人的走狗,保留了一份讀書人的氣節。
結論
時至今日,我們回看科舉制度,我們對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制度都會有一種別樣的情緒。
一方面,我們現在的人才選拔制度依然是依靠考試,我們的教育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本質還是應試教育,所以我們對科舉是抱有親切感的,並且同情那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舉同仁們。
另一方面,科舉製作為封建社會的產物,承載著我們這個時代所不認同的許多糟粕,對於那個時代的讀書人還保留著呆板、不懂變通、不知創造的印象。
但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待一個事物,我們就要把具體的事件還原到具體的歷史情境中,科舉制度存在了1300年,多少個政權交替,而它依然堅挺,儘管它還是服務於統治者,維護的是封建社會,但它讓在封建社會中受到極大剝削、踏破的底層民眾一個向上層流動的機會,哪怕這個機會不平等,但只要它有,就給了民眾希望,人民有盼頭、有努力的方向,才有社會的安定。
可以說,科舉制在前期,是促進國家發展的,但是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對於思想的禁錮,讓國家停滯不前,這個時候,它必須退出歷史舞台了。
參考資料:
李尚英《科舉史話》
宋元強《狀元史話》
張鳴《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
金諍《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
李兵《血榜:中國科舉疑案》
※《尼布楚條約》——清朝為何打了勝仗還要割地
※古代人家的書籍從哪裡來,你以為有錢就能買到嗎?
TAG: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