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為何丟掉了這最南端(蘇門答臘)的領土?

明朝為何丟掉了這最南端(蘇門答臘)的領土?

舊港宣慰司為明代行政建置,明朝時期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政府駐地位於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巨港,是當時駐南洋最高行政機構,也是當時明朝領土最南端,首任舊港宣慰使為施進卿。

宣撫使、宣慰使定期朝貢,按年繳納定額賦稅,稱為差發,戰時聽供朝廷徵調。明代統治者設置宣慰使司、宣撫司等土司制度,以土司治土軍民,是藉助傳統統治權力來達到控制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目的。

明朝為何丟掉了這最南端(蘇門答臘)的領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佛齊,前代至洪武間為國。今為舊港宣慰司地,古干陀利也。在占城之南,相距五日程。居海中,或曰居真臘、爪哇之間。

1424年,舊港宣慰使施進卿去世後,其子施濟孫請求承襲父職,朱棣派鄭和去舊港宣旨任命施濟孫為新一任舊港宣慰使。

鄭和船隊從占城出發,駛往目的地舊港。航行中,鄭和船隊「遇夜泊,船聽中軍船招宗喇叭響,各船依序隨宗安插,不許私求穩便遠泊,因而疏虞」 。所經地區, 「番人皆張目結舌,悉皆稱讚天兵之力、之神,蛟龍走兔虎奔」 ,國外民眾看到中國氣勢磅礴的大型戰船群和船上精良的武器裝備,都不禁慨嘆 : 其「威武之振,前代罕見」 。跟隨鄭和多次下西洋的這支水上親兵部隊,也是跟隨他在明初多次戰爭和 「靖難之役」 硝煙中鍛造出來的精銳之師。

船隊來到目的地舊港,今世界第六大島蘇門答臘島的巨港,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近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軍事和經濟地位重要。 1407年朱棣在舊港設立大明舊港宣慰司,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機構,明朝的這一宣慰司轄區,包括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國和菲律賓一部分。

施進卿死後,舊港宣慰使繼承權發生爭執。施二姐根據施進卿「本人死,位不傳子」 的遺囑,實際控制著舊港宣慰使的行政許可權。施濟孫為了搶奪權利,派丘彥成到明廷請封。鄭和船隊到達舊港後,了解了事情真相,沒有封施濟孫為舊港宣慰使,而是改封施二姐為舊港宣慰使, 「是其女施二姐為王,一切賞罪黜陟皆從其制」

船隊到達舊港,進行了物資補養、船質檢查和修補的工作。 《三寶壟華人編年史》 記載 : 「中國明朝皇帝的艦隊在三寶壟停泊了一個月,以休整船舶。 」

明朝為何丟掉了這最南端(蘇門答臘)的領土?

船隊的副使監丞、少監以及施二姐手下的華人技術官員等,一起查驗了船隊船況 :多數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趨事人眾,紛匝往來,豈暇停憩」 [10]。明朝晉江人李光縉在他的著作《景壁集》中記載相關海船 : 「舟長二十餘丈,高數丈,雙底,木厚二尺有咫,外鎏金筋之。 」由於船體龐大,相關官員檢查船隻內部的橫縱強度,包括橫向的船隔壁與船肋骨、橫向的船龍骨質量等,以保證船體在遠洋航行中的安全。

相關官員還檢查船體上層建築的堅固情況 :船面有火櫃、官倉、土牆等 ; 船體後梢部高聳,最上為望亭,梢部之門機板、關梢均全,最下置舵。這些船體上層建築的構置情況按照 《龍江船廠志》 作者李昭祥搜集的海船遺製圖而記錄。李昭祥曾為主持建造寶船的龍江船廠的工部主事,整理 《龍江船廠志》 時距海船之革僅二十餘年,對寶船的船型情況應能詳知,雖然他在書中稱 「 (寶) 海船已革,尺度無考」 ,但他深知「海船之不可廢」 ,因此「 訪 其 遺 製圖,以俟考焉。 」據《塔蘭華人編年史》記載,為配合鄭和船隊的船質檢查和修補 : 「沙林迪爾村的任務是為修理海舶提供柚木,塔蘭村的任務是管理海港,而森坌村的任務則是管理燈塔。除此之外,這幾個哈納菲華人穆斯林村莊的共同任務,是為中國明朝艦隊的船隻提供給養。 」

明朝宣慰使施二姐在舊港的統治一直到1440年。其轄制地區被滿者伯夷接管。由於明朝在邊疆實行土司藩王制度,只要各地區承認隸屬於中央政府,那麼不管下面各地區是互相吞,並還是互相次級服屬朝貢,只要不發生大規模區域混戰,傷害到中央政府的威信,明王朝都不會管。施二姐後移居爪哇的港口新村。她把那裡建成了一個商業中心和貿易港口,施二姐因此被滿者伯夷封為蕃舶長,管理此地海上貿易。

明朝時蘇門答剌、滿剌加是作為與舊港宣慰司相配的御封軍鎮。明朝海軍在馬六甲海峽的滿刺加建立城柵、倉庫,以之作為經營西洋的中轉站,是鄭和下西洋的又一重大活動。

明朝為何丟掉了這最南端(蘇門答臘)的領土?

於蘇門答剌和滿刺加都是控制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港,一個控制北方,一個控制南方.葡萄牙人BarbaraRose 曾說,馬六甲海峽 是威尼斯的咽喉.印尼歷史學家Mohammad Yamin 也說馬六甲海峽是印尼的咽喉.因此, 這條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貿易航線上的命脈.這是鄭和的地緣慧眼,與後世各家見解。

滿剌加,位於今譯作馬來半島的西南端,瀕臨馬六甲海峽。現為馬來西亞馬六甲州首府所在地。中國史書稱之為麻喇加、麻六甲、馬拉加等,明代則稱為滿刺加。

滿刺加本是隸屬於暹羅的一個小國,每年要向暹羅繳納金四十兩,否則便遭侵襲。永樂元年(1403年)冬,明成祖派遣中官尹慶出使其國,贈送其酋長拜里迷蘇刺禮物,並「宣示威德及招徠之意」,拜里迷蘇剌遣使隨尹慶入朝.並貢方物。永樂三年(1405年)九月,使者至京師,史載:「其國使者言,其王慕義,願同中國屬郡,歲效職貢,請封山為一國之鎮。②明王朝遂詔封其酋長為滿刺加國王,其國之西山為鎮國之山。

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浩浩蕩蕩的船隊特地到達滿刺加,鄭和奉明成祖之命再次對滿刺加進行正式冊封,宣讀中國皇帝詔敕,賜其國王雙台銀印、冠帶袍服。永樂九年(1411年)正月,鄭和一行啟程回國,滿刺加國王拜里迷蘇剌率妻子及陪臣540餘人,隨鄭和一行前來中國訪問,明成祖給予隆重的接待和特殊的禮遇,並賜予滿剌加使團豐厚的禮物:賜王金鑲玉帶一,儀仗一副,鞍馬二匹,黃金百兩,白銀五百兩,鈔四十萬貫,銅錢二千六百貫,錦綺紗羅三百匹,絹千匹,渾金文綺二,金織通袖膝襇二;又賜王妃冠服一副,白金二百兩,鈔五千貫,錦綺紗羅絹六十匹,金織文綺紗羅衣四襲;賜王子侄冠帶;其陪臣等各賜白金鈔錢、彩幣有差。

明朝為何丟掉了這最南端(蘇門答臘)的領土?

1440年明朝結束了在印度尼西亞地區短暫的統治,從1407年成立舊港宣慰司一直到1440年的被吞併,這塊明朝最南端的國土僅僅存在了33年。今天我們再去看巨港,早已經沒有當年明朝在此統治的痕迹了,就連很多國人也早已經忘記了我們曾經在這裡進行了短暫的統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