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舌尖上的古代著名風流長壽皇帝——乾隆,與他那些年心儀的美食

舌尖上的古代著名風流長壽皇帝——乾隆,與他那些年心儀的美食

跟美食最能畫上等號的古代名人當屬蘇東坡蘇大學士,最搶鏡的皇帝莫過於乾隆皇帝。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並作《御制十全記》,令寫滿、漢、蒙、藏四種文體,建碑勒文。

十全武功指兩次平定準噶爾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兩次金川之役(見大小金川之役),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緬甸之役,安南之役及兩次抗擊廓爾喀之役。乾隆帝因此自稱「十全老人。

在很多後人看來,乾隆帝能習得文武藝,獻於國與家,固然能彰顯他身為一國之君的氣概,為自己贏得生前身後名。但更羨慕的是他六下江南的閑情雅緻和網羅天下美食,大快朵頤的一生。

今天還是圍繞「吃」的話題來談談乾隆與美食。

作為霸屏清宮劇的民間美食代言人,能和乾隆帝扯上關係的美食真真假假,實在是數不勝數,幾乎只要是他所到之處,便能出現後人口中他最愛的美食。所以我們就先沿著他南下的那條路,看看途中他究竟邂逅了哪些美食?

第一站——京城,常年久居在宮殿內的乾隆帝對外面的世界自然是好奇不已,尤其是對於吃。按理說不食「民間煙火」的他自然不把宮外的食物放在眼裡,一方面是京城附近的美食宮廷御膳房肯定會提供,另一方面就是沒有嚴苛的審查,乾隆帝未必敢輕易下箸。

但是這裡我想錯了,乾隆帝對於這一路的美食甚是享受,甚至發現並引入了「北京豬肚雞」。

第二站——河北,初次嘗到宮外美食的乾隆帝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在保定,一碟「驢肉火燒」讓他讚不絕口;到了武清,平平淡淡的「豆腐皮」讓他感受到了最簡單的食材也能迸發出最鮮美的味道;經過河間,當地一道「蛤蟆吞蜜」又讓他體驗到地道的麵食代表。

第三站——山東,山東的美食最先想到的當然是海鮮了,雖然不太清楚乾隆帝是否有吃海鮮的品好,但是從後來民間流傳的「濟南烤魚」和「乾隆大碗魚」可見一斑,另外就是游牧民族最愛的「山東肥牛火鍋」了。可見山東一行,乾隆帝的美食榜單中再添新品啊!

第四站——江蘇與浙江,歷經千里迢迢,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江南,這也是民間流傳有關乾隆帝美食最多的地方,我們細細數來。先說江蘇地區的有:宿遷車輪餅、靖江蟹粉包、鎮江鍋蓋面、無錫小籠包、崑山奧灶面、蘇州梅花糕……再來盤點一下浙江的美食代表:西湖龍井蝦仁、松鼠鱖魚、嘉興菱角、酥餅、紹興骨里香、杭州刀魚卷餅、諸暨西施豆腐……說到這裡有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垂涎欲滴?又有多少人迫不及待的想來一次江南遊呢?、

在此隆重介紹乾隆帝生前最愛的菜肴之一——松鼠鱖魚。其實關於松鼠鱖魚的做法,清代《調鼎集》中就早有記載:「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

那麼這道菜又怎麼會和乾隆皇帝扯上關係呢?這還得從一個民間故事說起。

據說,當年乾隆帝第一次微服私訪蘇州的時候,恰逢三月,當時踏青歸來倍感飢餓的乾隆帝便停留在一家名為「松鶴樓」的飯館下,準備就此解決果腹問題。但是由於是私訪,所謂乾隆帝的著裝比較低調,這樣一來就沒能引起店小二的重視,一番忙活後,小二送來的凈是些清湯寡水,缺油少鹽的飯菜。乾隆帝便問道:「難道貴店就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菜嗎?」此時另一位遞菜的小二端著松鼠鱖魚走過,乾隆帝指明讓小二將這道菜上到他的桌上,但是迎來的確是一句「你吃的起嗎?」的羞辱回應。

乾隆帝忍無可忍,隨手抄起碗盤向小二砸去。外面的紛爭驚動了店主,店主一眼便看出乾隆帝獨特的氣質,認定此人非同一般,立馬賠罪道歉,還將準備給母親的賀壽菜肴——松鼠鱖魚,鍋巴菜等全端於乾隆帝。乾隆帝吃後,對這家的松鼠鱖魚讚譽有加,連聲誇好。甚至臨走前(此時身份以暴露)專門討教做法,可見其喜愛程度。

自此松鼠鱖魚也成為松鶴樓的招牌菜,流傳至今。當然這一傳說並沒有可靠的史料支持或者旁證,只能作為野史供各位看官來消消乏,解解悶。但是乾隆帝對於松鼠鱖魚的確是真愛,往後的數次江南之行,他又多次品嘗過這道美食。

然而行程並沒有結束,乾隆的足跡有時深入中部腹地,有時甚至遍布到更遠的廣西,這裡就不一一做介紹了。

說完那麼多宮廷外的美食,我們再來說說那些大清御膳房的美食,看看乾隆帝在自己家都吃些啥?

所幸的是我們還是在史書中發現了部分關於乾隆帝飲食的一些記載,乾隆十九年五月十日早膳記錄:

卯正三刻進早膳,肥雞鍋燒鴨子云片豆腐一品、燕窩火熏鴨絲一品、清湯西爾佔一品,攢絲鍋燒雞一品、肥雞火熏燉白菜一品、三鮮丸子一品,鹿筋燉肉一品、清蒸鴨子糊豬肉喀爾沁咸攢肉一品。上傳炒雞一品,竹節卷小饅頭一品、孫泥額芬白糕一品。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蜂糕一品、老菜一品、醬王瓜一品、蘇油茄子一品。

看完大家就可能會有疑惑:一是區區一個早餐至於這麼奢華嗎?二是說好的120道菜,怎麼就只有八道?我給各位一一解答。

首先就是餐制問題,清代的時候,南北是有差距的,北方一天只吃兩頓,南方才吃三頓。所以早膳是很講究的,不僅要菜品豐富,還要葷素搭配,為帝王提供一上午的能量用來管理朝政,如此一看,八道菜對於帝王來講也沒有過於奢華。

其次就是120道菜,雖然這是眾多清帝的餐飲標準,但是在有些樸素節儉的帝王看來是完全沒必要的,所以也就安排御膳房只用準備平日愛吃的那些就行了。由此也就不難推測出這八道菜確實是乾隆帝日常的最愛。

關於乾隆帝正餐的記錄並不多見,當然此處引用他某日的早膳記錄,只是從側面論證了他那低調而不奢華的日常飲食。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那些乾隆帝茶餘飯後的解饞點心。

清代宮廷點心一向以用料高檔,製作精美而著稱。深受帝王喜愛的豌豆黃、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八珍糕、合歡湯、吉祥果、珍珠翡翠湯圓、蓮葉羹、梅花香餅、香薷飲、玫瑰酥、七巧點心、花開富貴、水晶冬瓜餃等也一直流傳至今。

此處呢,我們再來介紹一種號稱乾隆帝不和他人分享的點心——八珍糕。作為用來健脾消積和增補元氣的八珍糕製作並不繁雜。

原料:党參(去蘆)60克、茯苓60克、生白朮60克、扁豆60克、蓮子肉60克、生薏米60克、生山藥60克、芡實60克、白米面3千克、白糖2.4千克、江米面3千克。製作過程:先將這些原材料研碎然後攪拌均勻;然後將加糖的熱水緩緩倒入,慢慢攪拌,使其粘稠度適當,方便下一步放在模具定型;定型後的八珍糕只需上屜蒸至成熟即可食用。

這是種養生點心,並沒有各位想像中的高大上,古時只能在皇宮中享用,但是今天我們在自己家裡就能吃到當年乾隆帝的點心,應該說還是很幸運的。

說完鬆軟可口的甜品後,再說說那聞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的「爐食」。這些經由烤制的麵食褪去了平日白色的外衣後,轉而以金黃焦脆的模樣現身,你說加班批閱奏章的乾隆帝能不心動?那麼乾隆帝最愛的「爐食」又會有哪些呢?

乾隆六十一年(也是乾隆帝在世的最後一年)三月初六日膳檔記載:豬油到口酥、豬油酥火燒、豬油澄沙餡酥餃子、奶酥油光頭、香油雞蛋麻花等。時年86歲的乾隆皇帝還是對其戀戀不捨,喜食程度可見一斑,當然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他深諳養生之道。

文章的最後,我們以一場為讚頌乾隆帝在位時期國泰民安所舉辦的「千叟宴」結束本次乾隆帝與美食的討論。

乾隆五十年,乾隆帝為表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3000名,既包括皇親國戚和前朝老臣,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已有141歲。也就有了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作對聯的一段佳話: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千叟宴上的每道菜都與一個鄉鎮及特產有關,具體為金玉湯(永福鎮)、壽桃(桃城)、麻菇獻壽(百壽鎮)、果汁雞球(三皇鄉)、佛果釀(龍江鄉)、馬蹄膠(蘇橋鎮)、常安宮丁(永安鄉)、板峽竹魚(堡里鄉)、錦壽麵(羅錦鎮)、福敬親人(廣福鄉)。

這場酒局體現出來的皇家氣派自與民間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廚精心製作的免費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全免。在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們爭先恐後,大快朵頤,狼吞虎飲。據說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病倒的老人均不在少數。

千叟宴這場浩大酒局,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這也不正能體現乾隆帝與民同樂,共享盛世繁華這道「美食」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古人俗語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指的是什麼?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