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迎接這件文物展出,上海博物館果斷拆掉了大門

為了迎接這件文物展出,上海博物館果斷拆掉了大門

在2017年的時候,上海博物館爆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該館將與山西博物院聯合主辦一次《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本來,物館之間相互交流是很平常的,然而,這次上海博物館卻下了血本。他們在深夜閉館的時候,將南大門拆除,只是為了迎接其中的一幅壁畫入駐展出。

要知道,上海博物館歷史悠久,創辦於1952年,新館也是在1996年建成。迄今為止,館藏豐富,見多識廣的上博,為了一件文物而拆掉大門,這是第一次。那麼,這件文物到底是什麼,有著如此的魅力呢?這又要從2013年說起。

在這一年,山西大學的考古研究生在野外調查時,發現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有一座墓葬。他立即通知了當地的文物部門和自己的導師,後來還驚動了山西博物院的專家。經過仔細勘探,這座墓葬規模非常大,可惜早已被多次盜掘,文物所剩無幾。盜墓賊甚至連墓室中的壁畫也沒有放過,墓道南邊的壁畫早已被人揭去。

根據剩下來的東、西、北三壁及墓室頂部壁畫判斷,這是北朝墓葬。因為墓志銘早已遺失,專家推斷應該是北齊高層貴族的。後來,這些壁畫被稱為九原崗北朝墓葬壁畫,總面積達200多平方米,而東、西兩壁第二層壁畫繪製的狩獵圖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墓葬狩獵圖壁畫,大約為70平方米。

然而,這還不是來參展的壁畫。墓道北壁的壁畫,長為3.2米,高為3.5米,上海博物館拆除南大門迎接的,就是它。

這幅壁畫是什麼內容呢?整體來看,它應該是反映了當時貴族生活的一個片段。壁畫之中,最為顯眼的就是一座房子。它看起來是木製結構,高大巍峨,氣勢雄偉,有門樓,有走廊,重重疊疊,即使不是皇宮,也一定是王府。

正中間的大門緊緊關閉,只有旁邊左右兩扇小門打開了。裡面分別露出兩個女子,她們相互對視,顧盼神飛,顯出悠然自得的神仙風範。有一個女子,拿著一把團扇,更是風韻無比,難以言狀。倒是身邊服侍的侍女,手臂之上橫著一個物品,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翻遍史書,專家們也沒有找到答案。

如果說建築物和女子的圖像,是典型的寫實,那麼在屋頂之上,則是虛虛實實的結合,讓人感嘆不已。屋頂的上方,首先是一個碩大無比的蓮花座,蓮花座之上,則是一個巨大的博山爐。博山爐是漢朝時出現的一種香爐,因為做工精緻,層層疊疊如同仙山,因此往往被認為是微縮版的人間仙境。畫家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對逝者寄予最為美好的祝福。

在博山爐的兩旁,則是一對展翅欲飛的鳳凰。與漢族人墓葬中的鳳凰有所不同的是,它們的體型龐大,並不纖細,而且怒目圓睜,更有氣勢。

根據這幅壁畫,我們可以猜測,下方的圖畫,就是墓主真實生活的寫照,有利於歷史學家對北朝建築、服飾的研究。房屋上方的畫面,則是對死者升天的祝願,這代表了北朝人的對於死亡的理解。從壁畫上來看,與漢族人的觀念大同小異,這也是當時民族融合的結果。

這幅壁畫,飽經了歲月的侵蝕,又在盜墓賊無情的掠奪中倖存下來。它還有許多謎,未能被破解,也許還將永遠存在下去。但是,它的精緻唯美和厚重的歷史感,深深打動了現代人。難怪上海博物館,不惜代價將其請入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作品,卻引發了千年的爭論
此人聲名狼藉,卻憑藉一首詩逆襲,技術性擊倒李白,和杜甫比肩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