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真相是最好的謠言粉碎機

真相是最好的謠言粉碎機

「非常愧疚、極其愧疚,事情是我捏造的,不存在的。」面對記者的採訪,29歲的趙某對自己在網上發布不實消息、圖片造成的惡劣影響悔恨不已。近日,一則「貴州畢節、凱里有兒童被性侵」的消息在網上大肆傳播,引起廣大網民極大憤慨,產生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最終,當地公安機關迅速行動,找到了造謠的當事人,證實這純屬謠言。

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最終被證偽,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但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適度的反省很有必要:為什麼謠言會被那麼多人輕信?無數網民被蠱惑起來的憤怒情緒對公共輿論環境造成了怎樣的破壞,又對一個地域、一個群體、一個行業的聲譽造成了多大傷害?

人們常說真相和謠言是一對孿生兄弟,但二者的關係卻經常是「謠言張張嘴,真相跑斷腿」。炮製和散播一則謠言,可能只需要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和一個突然冒出的邪惡念頭,但受到謠言攻擊的機構和個人卻要無端面對洶湧而至的口水和謾罵,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自證清白」,這對個人精神的摧殘和造成的公共資源浪費,不言而喻。對於某些公眾尤其是「鍵盤俠」來說,輕信和擴散謠言可能只是一次轉發、一個點贊,他們不需要為此付出多少成本,因此往往也就缺乏對真相的敬畏和對情緒的約束,讓非理性的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佔領了頭腦的高地。我們事後可以指責這部分公眾的輕率和不負責任,但指望他們真正提升媒介素養和社會責任感恐非一日之功。事實上,有些人在發泄完不良情緒後,根本就不再關注後續真相的到來,而是拍拍屁股把視線轉向了別處;另外有些人在看到真相後,也只會「哦」一聲,卻不會反思自己之前輕信和散播謠言的不當言行,大多只是以謠言的受害者自居,卻忘了自己也是散播謠言的參與者。

部分公眾面對謠言的態度固然值得批評,但我們更應該牢記一點:當謠言跑得飛快時,真相絕不能落後,而最終能打敗謠言的,也唯有真相。面對謠言,相關機構和個人如果無所作為,任其傳播,顯然是極不負責任的消極態度;但一味捂蓋子反倒可能起到為謠言「背書」的效果。謠言就像一股妖風,它的出現具有偶然性、突發性,可謂防不勝防。在它出現以後,以儘可能快的速度查清和公布事實真相,從而徹底平息這股妖風,才是最好的應對方式。真相是最好的謠言粉碎機,當它出現時,謠言這股妖風自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不要懷疑真相的力量,它可以輕鬆破解一切無端揣測和惡意攻擊。

但是,即便真相及時到場,謠言造成的危害依然是既成事實——謠言過境,遍地狼藉。因此,事後追責必不可少,每一個謠言製造者都要為自己犯下的過錯付出相應代價。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對謠言製造者的打擊依然失之於寬、松、軟。比如,最近與高考有關的謠言屢屢被媒體曝光,四川一考生散布「全省理科前一萬名的考生當中有6300人是復讀生」的謠言,引發軒然大波,但因為當事者不滿18周歲,最終警方只是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了事。如果對謠言製造者只停留於「罰酒三杯」式的懲戒,顯然無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大對造謠者的事後追責力度,以儆效尤。

與此同時,面對謠言,政府相關部門更要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揭露常見的謠言套路,避免眾人被蒙蔽,從而維護公眾權益。今年高考前,教育、網信、公安等三部門梳理匯總了歷年來「冷飯熱炒」的涉及考試階段的謠言。近日,在高考成績公布查詢之際,三部門再次發布關於高考錄取的常見謠言和防範提醒,起到了以正視聽的積極效果。

其實,謠言之所以有市場,往往並不在於造謠者有多高明,而在於不少公眾總是願意相信那些符合他們口味的東西,但事實證明,這種心理傾向經常被謠言製造者利用。平淡的事實和觀點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謠言通常具有聳人聽聞的特徵,面對一則通過非正規渠道發布、缺少權威信源的驚人消息,公眾最好先問一句「是真的嗎?」即便有轉發、分享、評價的衝動,至少也要保持必要的剋制,不盲目做出過激反應,免得真相浮出水面後自扇耳光。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01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縣管校聘」改革紀實:教師動起來,教育活起來
這裡建幼兒園用地不愁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