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征勝利三大紅軍主力會師,為什麼又會出現一支西路軍呢

長征勝利三大紅軍主力會師,為什麼又會出現一支西路軍呢

說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很多網友都有印象,這是紅軍歷史上一段極為悲壯慘烈的記憶。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之後,為了執行戰略任務,一部分紅軍組成西路軍,渡過黃河遠征河西走廊。在4個多月時間中,紅軍西路軍艱苦轉戰,同兇悍的馬家軍騎兵和嚴酷的自然環境進行鬥爭,英勇頑強,不屈不撓,以自己的巨大犧牲支援了河東紅軍的行動,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勛。

那麼就會有人問了,全國紅軍都會師了,為什麼又分出一支西路軍呢?答案既簡單又複雜,這是戰略任務和戰爭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1936年10月,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和靜寧地區勝利會師,全國規模的紅軍長征終於結束。然而,此時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蔣介石見全國紅軍都集中到了陝甘地區,立即調集大批中央軍進入陝甘,配合當地的東北軍、陝軍和馬家軍等地方部隊,準備發起「通渭會戰」,乘紅軍立足未穩之機,一舉將之圍殲。

當時的東北軍統帥張學良和陝軍將領楊虎城都很同情紅軍,但又不能違抗蔣介石的命令,只好一面盡量拖延時間,一面暗通情報給紅軍,要其速做定奪。為了求生存求發展,中革軍委決定紅軍主力向黃河以西的寧夏和甘肅方向發展,力爭打通「國際通道」,得到蘇聯援助的武器彈藥後,整軍經武,再殺回河東,開闢大勢。

為此,中革軍委制定了「寧夏戰役計劃」,決定由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紅四方面軍主力和彭德懷率領紅一方面軍一部組成西征部隊,在10月下旬執行打過河西的作戰計劃。同時賀龍、任弼時率領紅二方面軍擔任戰役掩護任務,並接替紅一方面軍的原防禦任務。

1936年10月下旬,在蔣介石的嚴令下,幾十萬國軍分多路向紅軍發起攻擊,形勢萬分緊張。此時紅四方面軍所屬紅30軍已控制了黃河岸邊的靖遠渡口,正在抓緊時間造船準備搶渡。國軍3個軍已推進至西蘭公路,在飛機的配合下,由南向北直插黃河岸邊。為了保證寧夏戰役順利實施,紅四方面軍擔任後衛的紅4軍、紅5軍和紅31軍堅守界石鋪、華家嶺、寧遠鎮一線,堅決阻擊敵人。但因敵強我弱,兵力火力相差懸殊,紅軍傷亡嚴重,只能邊打邊撤。

危急當前,紅軍渡河已刻不容緩。10月24日夜,紅30軍在靖遠地區偷渡黃河成功,經過戰鬥打垮對岸敵軍,佔領了渡河橋頭堡。紅軍工兵立即在河上架設了浮橋,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及前敵指揮部於27日渡過黃河,後續的紅9軍也於28日渡河成功。

按照原定計劃,紅四方面軍的紅4軍、紅5軍和紅31軍應相繼在靖遠渡河。彭德懷率紅一方面軍一部在打退南線國軍進攻後,應於中衛渡口西渡黃河。然而國軍的推進速度太快,紅軍火力薄弱,無法擊退南敵,只能取機動後退之勢。以致國軍於10月29日推進至靖遠渡口,看守渡口的紅5軍兵少力寡,只好倉促渡河。至此國軍控制了靖遠渡口,正在阻擊敵人的紅4軍、紅31軍已無法渡河,只能同彭德懷的紅一方面軍會合,轉移擺脫危險。

至此形勢完全逆轉,國軍兵強勢大,進展迅速,連續攻佔了黃河東岸的一系列要點,截斷了通往寧夏的要道。彭德懷指揮的河東紅軍失去渡河時機,又無法消滅敵人奪回渡口,與河西紅軍被隔斷聯繫已成定局。也就是說,寧夏戰役已無可能實施。

中革軍委諸首長緊急研究了當下形勢,因敵而變,於11月8日命令彭德懷率領紅一方面軍及紅四方面軍余部退回陝北,已過黃河的紅四方面軍前敵指揮部及所屬部隊21800餘人組成紅軍西路軍,在河西建立根據地,執行直接打通「遠方」的任務,準備以一年完成之。

於是,紅軍西路軍正式編成,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浴血西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塔山阻擊戰,國軍用軍艦大炮助戰,結果只打了20發炮彈
解放軍發動高平戰役,炮兵裝甲兵協同作戰殲滅越軍7個營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