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在幼兒園遇到的煩心事?
對於中國的父母來說,孩子的事情比天大,而每一對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尤其面臨新的入園季,很多家長都為此擔心憂慮,四處奔走,唯願給孩子選一所理想中的幼兒園。
一位朋友,曾經費了很大力氣把孩子送到一所有名的一級一類公立幼兒園,發現孩子每天都不開心,下午放學經常褲子尿濕了,問為什麼,孩子說:老師拖了地,就不讓我們去尿尿,媽媽,我實在憋不住了......冬天,孩子會感冒,但卻不會吐痰,孩子說:老師不讓我們吐......
朋友經過與其他家長私下交流,孩子們反映情況基本一致,朋友果斷地把孩子轉到一個規模不大但很有特色的私立幼兒園,孩子度過了兒童期開心美好的時光,到現在,孩子還時時念叨當年幼兒園的老師和園長。
這個故事,你會想到什麼?
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無條件的關注?
還是,就你家孩事多,別人家的孩子都沒事?
當孩子在幼兒園出現這些你不希望看到的情況,你會怎麼辦?
我想,考驗的還是親子關係和家庭養育觀念,這是孩子能面對挫折和風浪的基石。
如果能做到第一種,說明你和孩子的親子關係良好,你能從內心真正關注孩子,把TA當作一個獨立於你、並不附屬於你的獨特生命個體,尊重TA,幫助TA。你了解孩子的特長和優勢,能創設條件,使孩在其個性特點基礎上,良好的發展。
如果持第二種態度,就要看你的孩子是什麼類型,如恰好就是天性不敏感、相對順從、適應性較強的孩子,那對於家長來說,的確很省心。但如果你的孩子就是一個敏感、細膩或活潑好動的孩子,或者身體素質又不是那麼強壯的孩子,那家長就要接納並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錢可以迴避很多風險,但卻無法絕對避免,一旦遭遇不理想的外部環境,這類的孩子一定是受傷害最重的。
父母的愛心和關注,才是孩子真正的保護傘。
父母才是孩子的天。
朋友說,當時也有其他家長去找老師甚至校長反映情況的。朋友的判斷是,如果只是老師疏漏是可以溝通的,但如果老師僅怕把地弄髒而不讓孩子們走動,不讓尿尿,不讓吐痰等等,這種主觀故意就較難溝通。
朋友說,的確每年都有一批孩子從那所一級一類的公立幼兒園畢業,也的確有同班的家長與老師溝通未果甚至關係變差的。朋友說,孩子個性和習慣都可以引導和調適,但不想以犧牲基本的生理及心理安全感為代價。即便是當初想盡辦法入到那所幼兒園,最後還是選擇果斷給孩子轉園。看到孩子如今的陽光、自信和獨立,朋友到現在都很慶幸當初的決定。
我們知道,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當低一級的需要滿足時,高一級的需要才會出現。
而自尊是最值得重視的幼兒情緒體驗。低自尊的孩子容易情緒不良,容易產生壓抑、焦慮情緒,進而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高自尊兒童父母教養的特點有四個:
一是溫暖、關愛,積極接納孩子的特點和需求,熱心參與孩的遊戲活動;
二是嚴格要求,要求明確,但不採取強制性管束;
三是民主,對有關孩子事情的決策,給孩子表達觀點的自由,耐心聽取他的意見;
四是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典範。
而每個孩子無論從心理到生理
都是有個體差異的。
有的很敏感,有的則遲緩;有的活潑,有的安靜;有的積極探索,有的則顯得消極被動等。有的比較合群,樂於分享;有的則表現孤獨,顧自己;有的兒童自信、勇敢,有的則自卑、懦弱等。
那麼,你如此愛孩子,你了解你的孩子嗎?
作為父母,是要削足適履地讓孩子一味去適應,還是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地進行教育?作為父母,你能否清晰地判斷,孩子在哪些問題上需要適應環境,在哪些方面又要保持自己的個性?
人們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通過觀察孩子,你又對自己有多深的覺察呢?這些也關乎父母自己的成長。所有家長都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但在具體事情的把握上,卻又常常陷入混沌。對孩子,該堅持的個性沒有幫助其保留,需要鍛煉的地方卻又給予寵溺。
了解孩子,並對自己的深度覺察,
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