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對付乳腺增生,這些中藥很有用

對付乳腺增生,這些中藥很有用

乳癖是發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膿性腫塊,臨床以乳房脹痛和乳房內出現腫塊為主要表現。不同年齡的婦女皆可發生。相當於現代醫學所稱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纖維腺瘤等病。

對付乳腺增生,這些中藥很有用

1

消核湯

【組成】炙僵蠶12克,蜂房9克,當歸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陳皮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和血消堅,調和沖任。

【主治】乳腺小葉增生症。一般服5-10劑可以獲效,如未全消者可續服之。

【用法】日1劑,煎2次分服。

2

乳塊消

【組成】丹參、橘葉各15克,王不留行、川楝子、土鱉蟲、皂刺各10克。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主治】乳腺增生病。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或濃縮製成糖衣片47片,每日服12片,分2次服。3個月為1療程,服1療程效不顯著者,每日劑量可增至24片。

對付乳腺增生,這些中藥很有用

3

乳癖內消丸

【組成】醋煅牡蠣15克,蒲公英9克,橘核葉各9克,大小茴香各24克。

【功效】疏肝散結。

【主治】乳房結塊,皮色不變,或大或小,按之稍痛,推之可動者。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日2次,每次3~5克,陳酒送服。

【注意】孕婦忌服,本品宜長期服用。

4

乳癖湯

【組成】淫羊藿9克,甜蓯蓉9克,玄參9克,白芍9克,橘核葉各9克,廣鬱金10克,陳香櫞20克,當歸12克。

【功效】疏肝和營,壯陽軟堅。

【主治】乳腺小葉增生症。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分服。

對付乳腺增生,這些中藥很有用

5

逍遙蔞貝散

【組成】當歸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瓜蔞15克,貝母10克,半夏9克,南星9克,生牡蠣15克,山慈菇12克。

【功效】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主治】乳癖、乳岩初期、瘰癧等。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分服。

6

乳核消

【組成】旋覆花(布包)、炒橘核、炒枳實、天葵子、赤芍、法半夏、浙貝母、制香附、青皮各10克,夏枯草60克,牡蠣粉、地丁、蒲公英各30克。

【功效】疏肝行氣,化痰滌飲,軟堅散結。

【主治】乳房痰核。症見乳房內單個或多個核狀硬結,形狀、大小不一,堅硬光滑,發展緩慢,多不痛。

【用法】水煎1.5小時,分3次溫服,1日1劑,20劑為1療程,兩療程間停葯20天。

7

活血逐瘀湯

【組成】丹參15?30克,烏葯6?12克,白僵蠶6?12克,三棱9?15克,莪術9?15克,白芥子9~15克,厚朴6?12克,橘紅9?15克,土貝母9?15克,沉香1.5?3克。

【功效】活血逐瘀,軟堅內消。

【主治】腹部包塊、乳房纖維瘤、體表小腫物或寒性膿腫、關節腫脹(鶴膝風)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8

乳中結核方

【組成】歸尾、赤芍、白芍、川芎、貝母、桔梗、紅花各9克,青陳皮、川楝子、連翹、茯苓各12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乳房纖維增生病變。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乳核內消片(湯)

【組成】柴胡、當歸各6?9克,鬱金(或用京三棱)、橘核、山慈菇、香附、漏蘆各9?12克,夏枯草、茜草各12?15克,赤芍15克,青皮、絲瓜絡各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活血,軟堅散結。

【主治】用於乳腺小葉增生病。症見乳房脹痛,有腫塊,月經前癥狀明顯,經至又見好轉者。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調養身體的藥材!你可千萬別錯過
梅雨季,足癬、痱子輪番上陣?皮膚護理有妙招,趕緊收藏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