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真的很差勁嗎?用事實說話,當皇帝他絕對是平均水準之上的
一句扶不起來的阿斗,把劉禪釘在恥辱柱上近兩千年。翻爛了三國,二代之後的帝王沒有比得上他的。
都說是三國鼎立,蜀國也一直鬧得挺凶。可魏蜀吳之中,蜀國的體量實在不太夠看,地盤最小,僅有106萬平方公里。是吳國的2/3,魏國的1/3左右。人口最少,據估算400萬人左右,史書上在籍的僅90萬,甲兵不過10萬出頭。不到吳國的一半,不到魏國的1/5。
這麼一個弱小的國家,要不是出了一批牛人,三國早就不存在了。老實說這些牛人中劉禪就該算一個。
首先劉禪知道自己的能耐,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繼位之初,守著一個大牛諸葛亮,他遵從劉備遺命,以父事之。國家交給你了,我用人不疑。這可是很不容易的事。要知道當時的諸葛亮不但軍國大事一手抓,就連劉禪的私生活也是照管不誤,真有點老子對兒子的意思,從擅權的角度說,未必比後來的司馬兄弟差。
看著劉禪對諸葛亮,再想想從前趙國殺李牧,後世崇禎活剮袁崇煥,劉禪不知要英明多少倍。
其次劉禪自己的能力也很強。諸葛亮死後,扶不起的阿斗也沒把蜀漢的天弄塌。反而真正讓國家回到自己手中。他先是廢除了丞相一職,因為沒人能比諸葛亮。改為尚書令、大司馬和大將軍三權分立。再後來,逐漸「自攝國事」,定下了休養生息積攢力量,看著吳國的行動再定蜀國如何北伐的策略。(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
諸葛亮死後,再無一人能約束劉禪,但他仍是小心翼翼,一步步地把權力拿回,避免了突然地動蕩,這不是莽夫或年輕氣盛的人能做到的。
第三當然是善於用人。諸葛亮、蔣琬、費禕與董允合稱「四英」或「蜀中四相」,都是絕對合格的人才。最初,有人告訴劉禪,說魏延謀反,劉禪很詫異,魏延這樣的勇將楊儀怎麼能抵擋,他要造反燒棧道幹什麼?後來魏延身死,劉禪也沒把他一竿子打死:既然定罪了,那就這樣吧。可也不能忘了他從前的功勞,還是要厚葬的。這不但體現了他善用人,還體現了他的政治謀略。即便是後來飽受詬病的陳祇,也是與黃皓虛與委蛇,並沒什麼出格的事兒,而最後姜維雖降,卻仍想著復國,實乃詐降,要是劉禪無德,又怎會如此。
蜀漢最後的失敗,劉禪有問題。終於為他信任黃皓付出了代價。他將大軍交付出去之後,只能聽天由命。奈何鄧艾偷走陰平,最後的希望諸葛瞻又兵敗身亡,即便仍有人希望勤王或做困獸之鬥,在劉禪看來,不過是多傷幾條性命而已。所以他決定頭像。
將劉禪定在恥辱柱上的還有一個典故,就是「此間樂不思蜀」。活脫脫一個貪生怕死的小人形象。
的確沒有證據說劉禪不怕死。但有個悖論,如果不怕死就不該降,如果降都降了,再死有什麼意義呢?別忘了,當時的劉禪已經五十大幾的年紀,臨朝聽政四十多年,太弱智的事情是不會做的。古人說藏拙、示弱,這是劉禪保命的智慧。
無論如何,劉禪是三國期間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超過了41年,這點誰也比不了。
TAG:吳先生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