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王祖賢王菲張柏芝到底誰更美?看完這些封面更難選了

王祖賢王菲張柏芝到底誰更美?看完這些封面更難選了

昨天6月30日,是被稱為「香港天才音樂人」的黃家駒先生的紀念日。

1993年6月24日,Beyond在東京錄製節目時發生意外,主唱黃家駒從台上失足跌落,最終於6月30日離世。

1993年5月Beyond發行的這張專輯——《樂與怒》,成為家駒生前最後一張專輯。

這張封面雖然拍得簡單,但每個人的眼神方向和站位表情,都經過精心的設計。

回想起來,似乎很久沒見過關於「唱片封面」的宣傳了。

如今實體專輯幾乎不發了,數字專輯大家更注重播放量和銷量數字的獎章,哪怕在主頁里,唱片封面的佔比也很小。

想想從前還沒有數碼存儲的膠片年代,每一張照片都很珍貴,每一次攝影都是一次創作。

我認真回憶了一下,也查了資料,計算機大約是2000年左右逐漸普及,PS大概是2003年開始大範圍走進我們的視野並被熟練使用。

但在還沒有這些的條件下,恰恰是唱片行業的鼎盛時期。

今天就跟梨再一起重溫一下,那些充滿了巧思、挖空了心思製作的唱片封面吧!

試想,當你逛唱片行的時候,要買下一張唱片,或到一旁試聽,歌手的名字和封面,至少要有一個吸引你。

那麼,封面都靠什麼吸引人呢?

顏值

直接用歌手本人的照片當唱片封面,是最常見的操作方式。所以長得好看,就是贏在起跑線的。

比如王祖賢,看過這段視頻的人,大概都知道她唱歌在怎樣的水平。

但她的唱片封面,就是美。哪怕睫毛膏有些糊到一起了,也絲毫不影響她的美貌。

那幾年,這樣老天賞飯吃的美人,真是十個手指數不過來。

雖說長得好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事兒,但對唱片封面來說,「顏值」除了長相,氣質也能幫大忙。

比如標誌性小眼睛的林憶蓮,說不上很漂亮,但隨時隨地都風情萬種得兢兢業業。

不管是小露香肩還是裹得嚴嚴實實,都不會影響她的發揮。

也許現在許多年輕人分不清林憶蓮究竟是香港歌手還是台灣歌手,就是從《愛上有一個不回家的人》這張專輯開始的。

這是林憶蓮的首張國語專輯,同名歌曲是那年兩岸三地最紅的。

楊林也很性感,但跟林憶蓮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當時還有任潔玲,哪怕只露出下巴以上,也很迷人。

即便這張專輯裡每首歌都是翻唱,且沒一首唱得過原唱,也不妨礙這張封面獨自美麗。

還有本來可以靠臉的哥哥,非要靠煙,連氣場都很「帥」:

這張精選集里收錄了大多數張國榮的經典曲目,《風繼續吹》《Monica》等30首,只是這樣的拍攝形式,之後怕是很難見到了。

另外一些橫衝直撞的臉龐,撲面而來就青春可愛:

18歲的范曉萱,代表著大多數人心中青春的模樣,青澀但充滿魅力。

一年連續兩張國語專輯,一刀兩斷剪完「短髮」、落淚之後痛快「洗臉」,新清「梁」愛情主義是當年最火的「梗」。

梁詠琪甚至一度成為了短髮的代言人,這兩組專輯照片是那時許多Tony老師見過最多的參考圖。

還有李心潔這張悶頭就撞上來的《裙擺搖搖》,現在夏天聽,剛好!

包裝

梨說的包裝不是物理上的外觀包裝,而是專輯封面製作時,對歌手本人做的「加分項」裝扮。

像鄭秀文這樣的高段位,現在B站的美妝博主恐怕也只能望其項背。

不過在這兩個封面之前,早就有前輩靠妝容出彩了,沒她頻繁罷了。

這個封面的妝容是暖的,但調子是冷的。表情是清冷的,但歌曲風格和聲音是開放豐富的。

王菲的這個經典晒傷妝,前不久才在歐陽娜娜晒傷妝封面出街時被cue,除了是這張專輯封面,當時還是飲料廣告圖。

另外還有一些不好好化妝,在臉上搞怪的:

靠頭髮贏很大的:

或者全套妝發服都用力到極致,華麗得十分認真的:

設計

現在聽起來逼死乙方的一個詞,卻可以從很多方面幫一張專輯「出圈」。

比如字形字體:

或者精巧構圖:

通過剪接拼貼顯得特別的:

或者畫面極簡留白的:

用單一高飽和度色彩衝擊眼球的:

這張專輯裡,好幾首歌都由王菲自己作詞作曲,她還第一次嘗試了說唱。

專輯的封面也是她自己設計的,鮮艷的純色底,只寫上專輯和自己的名字,使用的設計元素比羅大佑還少。

還有通過人物服裝色彩,與環境融合成大面積同一色系的:

或者靠配色吸睛的:

這張專輯的同名歌曲,大約是現在ktv里范曉萱點唱率最高的歌了。

但在當時,「小魔女」范曉萱轉變成金屬、憂鬱又有些頹廢的風格,許多mavis fan並不能接受,這張專輯賣得並不太好。

范曉萱這張封面藉助了夜光的效果,而藍心湄則有些波普意味。

梅艷芳這張也是屬於清爽夏天的,放在現在大概會熱搜的冰淇淋色。

還有藉助特效的,梨猜也算「液化」了吧?

還有充滿未來感、真人和手繪結合的:

或者直接手繪的:

這是一張全台語專輯,是陳淑樺進入台灣樂壇的介紹信。

專輯裡的每首歌名,都很美:月夜愁 /白牡丹 /阮不知啦(我不懂) /秋風夜雨 /走馬燈 /思想起 /河邊春夢 /台東人 /補破網 /孤戀花 /思想起 。

雖然叫「精選」,卻是周蕙的首張專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約定》就在這張專輯裡,一炮而紅。

事實上,這首歌翻唱的是王菲1997年的專輯《玩具》里的版本。當時,唱片公司老闆擔心周蕙的長相影響唱片的銷量,她連續3張專輯的封面都是手繪的卡通版人物。

個性

凸顯「個性」,說實話就是「怪怪的」,在一整排唱片貨架上,顯得格格不入的。

比如遠看是3D立體包裝,近看發現被騙了的:

這是李宗盛個人第一張專輯,傾注了許多「小李」早期的珍貴創作。那時候他還不是「大哥」,卻已經有了大哥坦蕩的義無反顧。

後來萬芳有一張專輯的封面形式跟這張有點像:

還有些封面會拍個風景照,遠看好像在說:「你猜這是誰的唱片?」的,類似這樣:

這是朴樹的第一張專輯,前幾天《樂隊的夏天》盤尼西林翻唱的《New Boy》就出自這裡。

另外一些雖然拍了人,但半張臉掩映在陰影里,必須走近才能看清的:

或者半張臉都不露,只能看字分辨的:

那一年,「魔岩三傑」何勇、張楚、竇唯同時發售第一張專輯。有位豆瓣歌迷說,當年上大學還買不起全部,宿舍同學一人買一張,換著聽。

王菲則是直接用一本雜誌擋住了臉:

最後一種,是不管怎麼看,都一定會看第二眼的:

在那個年代,因為媒介形式的限制,唱片是歌手和歌迷、潛在歌迷之間交流的主要方式。

相比之下,演唱會、電視台和廣播宣傳,交流的機會更少。

而唱片的封面,便是這每一次交流的名片,許多時候,封面比內里的歌,更能直接讓消費者決定購買與否。

甚至唱片封面的表現力,還會影響到歌手的雜誌封面和廣告拍攝的機會。

因此,歌手亦或是唱片公司的製作人,對專輯的封面製作都十分用心謹慎。

每一張專輯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從主題、名字、封面包裝到歌曲風格、演唱曲目,都應該在同一種情緒中。

封面看起來是一張圖,其實是專輯的其中一環。

因為技術的限制,拍攝和製作所需的時間、精力和成本都更多,妝發服道和場景、攝影師每一次按下快門,都十分珍貴而慎重。

如今實體專輯都幾乎沒了,數字專輯的封面也沒有銷量的漂亮數字重要了。

在唱片行業的鼎盛時期,封面都是一張張精心製作的藝術品。

哪怕這麼多年過去,再看看這些封面,還是要感嘆一句,真的美。

而那時的音樂人們,雖然有些不在了,卻永遠值得尊重和懷念。

監製:Roro

編輯/撰文:Ts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己SELF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壞人?章瑩穎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

TAG:悅己SELF |